- 主题:大量90年代硬盘无法读取数据,音乐行业损失惨重
贩卖焦虑的吧。商用存储方案,阵列加冷备已经很成熟了。
“他们接收的上世纪90年代的硬盘中,大约五分之一已经完全无法读取。”,这个表述即便是事实,但不代表硬盘原主人的数据完蛋不复存在了。老旧硬盘只是众多介质其中之一而已。
当然,对没这个意识的家庭用户来说,确实是警钟,就不知道潜台词是让大家买云盘还是建设家庭本地存储方案了。
【 在 tsa300 的大作中提到: 】
: 2024-09-13 13:42:05
: 音乐行业“高龄硬盘”的大规模损坏为整个存储行业敲响了警钟,第一波硬盘损坏导致的数据丢失高峰正在到来。
: 比尔盖茨曾警告说五十年后的人们将无法读取今天的数据格式,但一个更为残酷的现实是,我们的数据甚至可能无法“活到那一天”。
: ...................
--
修改:Dazzy FROM 119.130.154.*
FROM 119.130.154.*
这种事早就出现了。
现在还拿来说,用意面向的不是商业用户,至少不是大中型商业用户。能九十年代存续至今,还能现在才犯老硬盘丢业务数据错误的,也没谁了。
落灰冷门老设备,系统硬盘坏了启动不起来用户才知道里面竟然(!)有硬盘,我倒是多见。
【 在 tsa300 @ [Hardware]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个新闻说的就是数据丢了,靠硬盘存储的数据即使有备份的硬盘也一样丢了数据。
:
: 【 在 Dazzy 的大作中提到: 】
: : 贩卖焦虑的吧。成熟的商用存储方案,阵列加冷备已经很成熟了。
#发自zSMTH@Redmi Note 11
--
FROM 119.129.238.*
用硬盘很正常。但重要数据没有备份的,不正常。
【 在 tsa300 @ [Hardware] 的大作中提到: 】
:
: 企业选择硬盘存数据很正常,出发点就是硬盘保持数据起码比ssd时间长得多得多,ssd 放30年,数据早就蒸发得一个bit都不剩了。
:
: 【 在 Dazzy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种事早就出现了。
#发自zSMTH@Redmi Note 11
--
FROM 119.129.238.*
数据备份了,甚至已经为承载数据的介质做扩容顺道迁移了,原来的旧介质死不死,就对那个数据集存续不相关了。九十年代,都是用软盘,或者早期硬盘过来的人了,备份意识比现在的人还要强。
这种收破烂公司的统计,毫无意义。
【 在 tsa300 的大作中提到: 】
:
: 新闻里写了,备份了依然丢数据,硬盘坚持不了那么久。
:
: 【 在 Dazzy 的大作中提到: 】
: : 用硬盘很正常。但重要数据没有备份的,不正常。
#发自zSMTH@Redmi Note 11
--
FROM 119.129.238.*
定期检查备份的可靠性,是制度。有必要的话,翻录或者说介质迁移,得做。这也是为什么企业核心数据存储解决方案贵的原因。
硬件可靠性都一般的年代过来的人,哪里来的自信,对硬盘数据长时间不闻不问。做不到的公司,早爆雷了,哪等到这个公司现在来数远古硬盘有效性。现在能被记为损失的,也不过是一直无人问津的扑街货,丢了就丢了。
另外,这也是24x7阵列的重要性,定期scrub.
除了磁带,还有你应该不陌生的光存储。
【 在 tsa300 @ [Hardware] 的大作中提到: 】
:
: 除非你定期翻录这些已经归档的数据,通过翻录给数据续命,否则就是新闻里的下场
:
: 备份是当场存两份、三份、多份,原盘挂了,当时备份的盘也一样会挂
:
#发自zSMTH@Redmi Note 11
--
FROM 119.129.238.*
有意识备份,却过了这么久,还没从桌面系统之类的同类设备故障,意识到存储设备的原生可靠性问题,这种机构没能上升层次正规化,就是草台班子,不因丢数据,也会因别的事情完蛋。
我更愿意相信是收破烂公司,就像某些安全公司吹嘘自己战绩一样,制造焦虑。
全世界老化死掉的设备(不仅限于硬盘)海了去,也没见各行业崩溃。没有新陈代谢机制,跟不上时代的个体,早该死掉了。九十年代至今才会被人拿来说事,不寻常。
【 在 shoc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里音乐行业大多数就像音乐工作室一样,没几个人,跟没人懂it备份这些事情了,没备份很正常。
--
FROM 119.13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