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ai的回答,年代太久了,资料不充分,估计都是些纸质资料,网上没有,没法训练到知识库里面去
要确定第一款采用每柱面扇区数不同(通常称为“区域位记录”或ZBR技术)的3.5英寸IDE硬盘的具体型号颇具挑战性,因为缺乏详尽的关于所有1980年代末期型号确切发布日期的档案资料。
然而,有证据表明,首批具备此功能的3.5英寸IDE硬盘大约在 1988-1989年 间开始出现。
以下是一些最早在3.5英寸IDE硬盘中采用ZBR技术的型号和制造商:
Quantum ProDrive系列 (AT/IDE): Quantum是80年代末期重新引入ZBR技术的先驱之一。其3.5英寸SCSI接口的ProDrive型号,如ProDrive 40S和80S,在1988年就已经包含了ZBR技术(根据1988年6月的宣传册,其中指明了拥有不同扇区数量的多个数据区域)。因此,这些硬盘的IDE (AT) 版本,例如 ProDrive 40AT 和 ProDrive 80AT,很有可能在相近时期(1988年末或1989年初)发布时也整合了ZBR技术。一份1990年针对ProDrive AT系列(42AT, 85AT, 105AT等)的Quantum产品手册明确证实了“区域记录 (ZBR)”的使用。
Conner Peripherals CP系列: Conner是另一家迅速采用IDE接口和ZBR技术的主要制造商。
Conner CP-4021 型号是一款1989年为康柏LTE笔记本电脑制造的3.5英寸IDE硬盘,有明确文档记录其采用“记录方法: RLL 2,7 (ZBR)”。
其他早期的Conner IDE型号,如 Conner CP3044 和 Conner CP3104,也应用了ZBR技术。
ZBR技术通过在磁盘较长的外部磁道上记录比内部较短磁道更多的扇区,从而实现了更高的存储密度。这标志着对以往每磁道固定扇区数方法的重大改进。支持ZBR技术的磁盘控制器芯片的出现,例如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的DP8459(其应用笔记发布于1989年1月),推动了硬盘制造商对这项技术的采用。
总而言之,虽然难以绝对地指认某一个“最早”的型号,但来自 Quantum ProDrive AT系列 和 Conner CP系列 大约在1988-1989年间的型号,属于首批提供每柱面扇区数不同的3.5英寸IDE硬盘之列。
【 在 kirbyz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肯定先问过啊,但AI没拿出什么靠谱考据来。
:
--
FROM 60.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