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运行下来,65GB 内存可以把磁盘的热点数据都填到内存了啊。还是很划算的。
我感觉有很多文件系统还没有适应大内存。比如 chrome 浏览器经常会生成大量的小文件。写入完成后文件系统会做 fsync() 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些小文件丢失后都无所谓。文件系统应该允许给应用程序设置某个目录是 cache 目录,可以忽略 close() 时候的 fsync() 减少实际发生的磁盘 IO,如此这般,操作系统还可以更快一些。
【 在 heideggerr 的大作中提到: 】
: 边际效益会越来越小的,换句话说,到了某个数值之后,你再无论怎么增加内存,你的使用体验也不会进一步明显提升了。普通家庭应用,我感觉这个数值就是16G。
--
FROM 59.6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