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个风土人情与自己生活环境截然不同的地方旅行
记得刚回国的第一年,非常不适应曾经生活了十来年的城市
居住空间的狭小,视线所及的短距离,钢筋水泥绿色匮乏
那一年每周末我都带着孩子去郊区
夏天我们去怀柔的妫水河边乘凉吹风
冬天我们爬上小山,山下的城市一览无余
这么大概一两年后,随着孩子学业的加重、兴趣班的增加
我慢慢也适应了城市的生活,变得非常宅
我们再不去郊区了,车放着一两个月开不了一次
周末的时间就是写作业、学习、上琴课、练琴
没有时间也没有力气开车去郊区了
去郊区太累了,往返都是我开车,中午在车里眯会都不踏实
因为孩子练琴,也因为家务繁重,更因为出行劳累
我们清明、端午这样的三天假期,劳动节国庆节也都不出去
就是练琴、写作业、学校的事情、周边吃个饭
孩子是愿意的,每次我问她假期要不要出京旅游,她就说“那练琴怎么办”
看到孩子都这么主动要求天天练琴,想到节假日出行人山人海
我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陪她在京,做家务做饭招呼她练琴学习
但是问题在于,她有寒暑假可以出去旅游,我却没有
过去的这一年多,在生病之前,我没有一个晚上不在家里睡觉的
生病之后,才出京玩了一次,不在家了两个晚上
上周末去了郊区,不在家一个晚上
带孩子旅行又花钱又花时间,耽误孩子练琴和学习
全部是自己操心又十分累,就懒得出去
之前她不在的时候我没有长假,也没想过自己出去玩
我知道一种人,是从不出去玩的,不离京
空闲时间就收拾家里,市里转转,又省钱又省事
康德一生没有离开生活的小城,依然过的很好
时间省下来思考教书写作,成了大哲学家
我是应该修炼身心像他们那样高效的生活,
还是花钱花时间甚至牺牲对孩子的陪伴支持带她出去玩呢?
不管我带孩子出去玩,还是不带孩子让她爸看着她我自己出去玩,都感觉没有做到最好
带她出去玩,浪费她的时间,因为主要是我想去玩
不带她让她爸看着,陪伴质量肯定没有我高,是我能更高质量陪伴她而没有陪伴出去玩了
又想到孩子小的时候也就这几年,现在不好好陪伴,以后孩子大了也不愿意让陪伴了
最好的一种情况是,和她一起出去旅行,这个以后每年寒假都能做到
或者她爸在假期带她出去旅行时,我自己也出去旅行,这个之前没有想到以后要想着去做
而她不旅行的时候,我就好好的陪着她、支持她学习、学琴
--
FROM 120.24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