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还记得老家河南的求学经历吗?
感谢回复,目前雄安大搞基建,希望北京迁过去的学生不要像你一样。
【 在 yangqiu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学在天津读的,那几年正赶上大搞基建,到处都是尘土飞扬,好像一晃就过去了
:
--
FROM 36.113.64.*
信高是神一样的存在。
【 在 fix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奇哈, 为啥猜是信阳高中的?河南比信阳高中更好的高中还有不少吧。
:
--
FROM 124.228.201.*
往事不堪回首,既面对升学压力,还得面对生活的困苦。
【 在 qht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是河南的,初中大通铺,高中三层铺,楼道里永远都是水,脚长鸡眼是常事
: :小学。我是九十年代初上村小,小学五年制,没有幼儿园。那会没有升学压力,是自由生长。小学那会离家远的孩子会在学校食堂吃饭,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24.228.201.*
你这县高实力太强了
每年都有清北
当时有知名高校的大学生支教,很吃惊穷山沟里面也能考上一些知名大学。
更别提清北了,后来是有考上清北的。
【 在 ganymede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应该比你早几届,我们那时候还是标准分
: 我也是进的县高中,但感觉我们县高比你们县高应该好一些
: 每年固定有几个清华北大
: ...................
--
FROM 124.228.201.*
怎么看出来的?
吃大米?
【 在 jingxi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楼主信阳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124.228.201.*
对啊,河南主食吃米饭的地方不多
【 在 xfckxfck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看出来的?
:
: 吃大米?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121.25.239.*
郑大与河大就不错了
【 在 xfckxfck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学。我是九十年代初上村小,小学五年制,没有幼儿园。那会没有升学压力,是自由生长。小学那会离家远的孩子会在学校食堂吃饭, ...
--
FROM 223.104.194.*
查了一下2023年达到清北线人数,信高32人,郸城一高41人,光山二高21人。信高在信阳一直都是神一样的存在。光山二高是次神。
【 在 xfckxfck 的大作中提到: 】
: 信高是神一样的存在。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112.22.226.*
re
感谢支撑河南版。
版面多出来的积分总算是找到地方发放了:)
【 在 xfckxfck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学。我是九十年代初上村小,小学五年制,没有幼儿园。那会没有升学压力,是自由生长。小学那会离家远的孩子会在学校食堂吃饭,依稀记得他们只需要带一些大米交给学校,大概也就几个学生中午可以在学校和老师一块吃,其他大多数孩子都回家吃午饭,来回都是结伴而行,从没有
: 页そ铀停颐看位丶衣飞弦宦沸∨埽蟾判枰20分钟左右,吃完午饭再回学校上课。学校有食堂,煮饭需要柴,所以春秋两季每个学生都必须砍柴交给学校,年级不同,重量也不一样。五年级任务最重每学期大概是湿柴75斤,干柴50斤,然后往低年级依次递减重量。当然冬天的时候早晨冷
: ,老师也会在教室或者室外烧火为学生们取暖,大家围在一起朗朗读书,有时我们也会带一些红薯,晨读结束还能吃烤红薯。有一次我记得带班级同学去山上采蘑菇,下午上课进教室迟到了,被班主任狠狠地用竹尺打了一顿,训诫我带头不学习出去贪玩。秋收时节,老师们需要回家收割庄
: ...................
--
FROM 122.212.159.*
re,写的很好看。
【 在 xfckxfck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学。我是九十年代初上村小,小学五年制,没有幼儿园。那会没有升学压力,是自由生长。小学那会离家远的孩子会在学校食堂吃饭,依稀记得他们只需要带一些大米交给学校,大概也就几个学生中午可以在学校和老师一块吃,其他大多数孩子都回家吃午饭,来回都是结伴而行,从没有
: 页そ铀停颐看位丶衣飞弦宦沸∨埽蟾判枰20分钟左右,吃完午饭再回学校上课。学校有食堂,煮饭需要柴,所以春秋两季每个学生都必须砍柴交给学校,年级不同,重量也不一样。五年级任务最重每学期大概是湿柴75斤,干柴50斤,然后往低年级依次递减重量。当然冬天的时候早晨冷
: ,老师也会在教室或者室外烧火为学生们取暖,大家围在一起朗朗读书,有时我们也会带一些红薯,晨读结束还能吃烤红薯。有一次我记得带班级同学去山上采蘑菇,下午上课进教室迟到了,被班主任狠狠地用竹尺打了一顿,训诫我带头不学习出去贪玩。秋收时节,老师们需要回家收割庄
: ...................
--
FROM 171.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