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春节回乡见闻
我家是豫中地区村里的,算是丘陵地区,交通比较便利,火车坐京广线,开车走京港澳,下高速后再走30多公里的国道就到家了,还是比较便利。
我每年都会回家两三次,一般是过完年暖和点了回去一趟,十一回去一趟帮家里收收秋,过年期间好几年没回去了。
这几年村里的环境比之前好很多,乡村搞了村村通工程,大路小路都是水泥路面,家家户户院子里基本也都硬化了,整体比较干净,只是北方冬天的树上没有一片叶子,显得比较萧条,还有旱厕,在外面长大的娃万不得已就不去厕所。
先说一下走亲戚。我感觉过年期间走的亲戚是以走舅家为主,比如我父亲要去他舅家,两边的老人都不在了,他每年初一都会带礼物去坐会,我要去我舅舅家,我还要带孩子去媳妇家;我爷爷的外甥要来我家,我妹妹家的孩子要来我家,现在农村汽车都快普及了,很多亲戚还是让下一辈走,不少都是把礼物放下就走了,也不在亲戚家吃饭,走亲戚已经没有以往的那种亲情劲了。走亲戚也要一笔不小的花销,我爷爷兄弟五个现在都不在了,下一代我父亲他们堂兄弟5个,我姑奶家的孩子来就得带5家的礼物,过年走亲戚一般带两样,一提纯牛奶(100块钱左右),一提火腿肠或者法式小面包之类的(70块钱左右),他们来一趟就要800多块钱,第二天我家就得派人早早的去回节,把礼物赶快给他们回过去,别耽误他们走别的亲戚。我们家族这5家,谁家出嫁的姑娘,初二来都是要带5家的礼物,初三再分别安排人回过去。今年我五爷家的两个姑娘初二来,结果他家没人回节,初三上午我哥开着车跑这两位姑娘家。初二我们去媳妇家,在镇上超市买礼物,超市都把牛奶、火腿肠、小面包这些畅销货摆在路边,收银台也挪到了外面,看见有一次买十来箱的,肯定是有好几个舅舅的。
再说一下喝酒、打牌。以前过年,特别是家里条件比较好的、亲戚比较多的,喝酒划拳跟吵架似的,四邻八户都听的到,过年在家没有听到一声划拳的,现在走亲戚很多不吃饭就走,开车来的也不能喝酒;还有打牌,我们村一直打牌的就比较少,现在也是打牌的不多,在村里小卖部门口有一个排摊,都是老头在赢些糖块。
接着说说放烟花爆竹。可能是因为城市限制的太严,放烟花都转移到农村了,村里大年三十晚上、初一晚上放了很多大烟花,就是一个火球发射到空中然后炸开那种,特别是在外面挣了钱过年回来的,放了很多。初一晚上去邻村我同学家串门,他们村一个在外面搞装修的老板买了几万块钱的烟花,组织村民看,在村子广场放了快1个小时。我父亲给孩子买了点鞭炮和小烟花放着玩,院子里冒气狼烟,如果城市放开,消防问题、污染问题真是受不了。
再说一下村民的状态吧。按说过年的气氛是欢乐的,但农村真正欢乐的家庭并不多,电视里一家人欢聚一堂欢声笑语的场景是很少的,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农村老人的养老还要靠儿女,退休金一个月100多块钱,了胜于无,在外面打工人的工也不好打,做生意的钱不好挣,还有上大学的学生对前途也没有太大的希望,过年期间村里也看不到很多人,大都在家猫着。村来还有好几个非正常死亡的人,有时候说起怎么过年没见某某人出来,结果这个人已经不在了。
再说说婚育。现在男孩子找对象难度比较大,女方都会要求在县城买房子,否子女孩子就不考虑;以前村里几乎没有离婚的,现在离婚的有好几个;二婚女的即使带孩子也愁嫁;我一个大爷说,以前我们这一门每年都有孩子出生,这两年一个都没有。
最后说一下天气。今年虽然是暖冬,但到晚上还是比较冷,有点事忙乎起来还好,没啥事吃完晚饭坐会就觉得冷,在家这几天睡觉基本没有超过九点的,不过也挺好,也能睡得着;老家的房子层高有4米多,窗户还比较大,又是单层玻璃,密封也不好,屋里圈不住热气,早上起来衣服都是凉的。
再啰嗦一下物价吧。超市里卖的工业生产的东西,跟城市一个价,像牛奶、火腿肠、牙膏、牙刷、洗衣液、洗发水、烟酒这些,自己加工的比较便宜,像镇上的饭、农具、菜这些比较便宜。
最后的感受是,农村生活比以前有改善,与城市的发展进程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农民可能都想不到城市精英的收入水平。
--
FROM 124.65.198.*
难得写这么长,这么真实的描述
【 在 ustb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是豫中地区村里的,算是丘陵地区,交通比较便利,火车坐京广线,开车走京港澳,下高速后再走30多公里的国道就到家了,还是比较便利。
: 我每年都会回家两三次,一般是过完年暖和点了回去一趟,十一回去一趟帮家里收收秋,过年期间好几年没回去了。
: 这几年村里的环境比之前好很多,乡村搞了村村通工程,大路小路都是水泥路面,家家户户院子里基本也都硬化了,整体比较干净,只是北方冬天的树上没有一片叶子,显得比较萧条,还有旱厕,在外面长大的娃万不得已就不去厕所。
: ...................
--
FROM 106.120.115.*
真实
没有太多负能量
能感受到时代在变迁
#发自zSMTH@MHA-AL00
--
FROM 124.127.66.*
嗯,我也写了个河北的,观察角度基本一致,但是结论基本相反。
--
FROM 114.253.38.*
十年就变化大。
【 在 ustb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家是豫中地区村里的,算是丘陵地区,交通比较便利,火车坐京广线,开车走京港澳,下高速后再走30多公里的国道就到家了,还是比较便利。
: 我每年都会回家两三次,一般是过完年暖和点了回去一趟,十一回去一趟帮家里收收秋,过年期间好几年没回去了。
:
: 这几年村里的环境比之前好很多,乡村搞了村村通工程,大路小路都是水泥路面,家家户户院子里基本也都硬化了,整体比较干净,只是北方冬天的树上没有一片叶子,显得比较萧条,还有旱厕,在外面长大的娃万不得已就不去厕所。
#发自zSMTH@MI MAX 3
--
FROM 124.64.17.*
说得挺真实。尤其是婚育问题,现在农村的大龄男,没文化,没啥好工作,父母也不给力的,眼睁睁看着就要打一辈子光棍了
--
FROM 124.127.214.*
差不多,不过我老家没啥人了
--
FROM 114.246.237.*
没提让老人头疼的压岁钱啊,尤其没有收入的老人,还要给子侄辈的孩子们发压岁钱,一人100,都是不小的开支啊
--
FROM 202.122.36.*
真实感强
【 在 ustb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是豫中地区村里的,算是丘陵地区,交通比较便利,火车坐京广线,开车走京港澳,下高速后再走30多公里的国道就到家了,还是比较便利。
: 我每年都会回家两三次,一般是过完年暖和点了回去一趟,十一回去一趟帮家里收收秋,过年期间好几年没回去了。
:
: 这几年村里的环境比之前好很多,乡村搞了村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咣当一声」
--
FROM 180.98.41.*
去舅家正常,姑舅就是最亲的,很多时候超过堂兄弟,不过我们那儿好像没有太严格的回节,小时候好像也会,现在没啥感觉了
--
FROM 119.4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