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如果让您来做一道选择题的话,那么,究竟是元军打得差呢,还是明军打得好?
李新峰:关于这个问题,不妨具体探讨一下,
第一步。明军集中二十五万人,由江入淮,利用舰船优势,溯运河而上。此时元朝强兵多在西部,明军目标应该就是大都了。但明军至下邳弃船,偏师沿原路北进,徐达率主力向东穿越沂蒙山地,攻取了山东。这应该是出乎元朝意料的。
第二步。明军据山东,向西北威胁大都,但突然利用黄河的掩护,转向西南,横扫汴梁、洛阳,直至潼关。目标似乎为关中,又隔河威胁扩廓,不再进军大都。至此,元朝无法判断明军意图,关中军阀与扩廓帖木儿皆只能徒劳地在内部调整重心,而不敢轻动。
第三步。朱元璋到汴梁与徐达会商后,明军东还集结,在汴梁渡河,沿太行山麓向大都步步推进。明军意图明确,就是正面攻击大都和扩廓。但行至广平,全军突然东转,到临清会合山东守军上船,沿运河兼程北进,仅用七天就抵达通州。明军避开了扩廓来自山西的威胁,而元朝中央政府突然陷入了绝境。
第四步。徐达在通州修筑了三天工事,才进攻大都,而元顺帝已经率众北遁,明军追击无果。在民间故事中,不乏徐达故意放跑元顺帝的段落。这到底是徐达贻误战机?还是明军按既定方针行事?还是过于顺利故格外谨慎?无论如何,这静默的三天,也是元朝想不到的。
第五步。明军在北平,扩廓帖木儿在太原,遥遥相对。徐达南下真定,扩廓帖木儿北上大同,双方互袭,而扩廓半途回师,双方在太原相持,对明军的真正考验降临了。但战事进行得近乎荒唐:明军派出精锐小分队,夜袭扩廓营帐,元军大溃。此前,徐达在北平留下三万人,固守无虞,令放手一搏的扩廓陷入被动,此时,明军以戏剧化的手段,花最小的代价,击破了元军主力。至此,北伐大局已定。
由此可见,明军在北伐中的每一次抉择,都以优势兵力做出意外举动,一步步化优势为胜势,几乎兵不血刃占领了华北。如果回答上面那个选择题,我的答案是:不是元军太无能,而是明军太狡猾。
【 在 deathknell 的大作中提到: 】
: 错了,在通州激战,通州输了的消息传到北京,元顺帝说本青才不做宋徽宗,赶紧跑路
--
FROM 140.24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