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对老虎称呼的发音 何时从tu2变成hu3的?
汉中也和楚没关系啊
【 在 Tsch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忘了刘邦在汉中呆了多久
:
--
FROM 223.104.5.*
哈哈,好吧。这个方向上继续洗的话,可以这么看:
楚国的主体民族和古蜀国的主体民族,都属于百濮。因而他们都可能有相同或相近的语言。这也表现在对老虎的称呼上……
【 在 fei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战国时期张仪在今天的成都建了一座楼,名字就叫“白菟楼”,为成都城少城西门楼。
: 而我国古代有天之四灵“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各正四方,其中白虎为西方之神。
: 这个“白菟楼”不至于是“小白兔之楼”或者某个结构件或者形状象小白兔的意思吧?
: ...................
--
FROM 116.243.231.*
【 在 feiy (万事皆相通) 的大作中提到: 】
: 战国时期张仪在今天的成都建了一座楼,名字就叫“白菟楼”,为成都城少城西门楼。
: 而我国古代有天之四灵“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各正四方,其中白虎为西方之神。
: 这个“白菟楼”不至于是“小白兔之楼”或者某个结构件或者形状象小白兔的意思吧?
: 若解释成“白虎楼”却很符合主西方之意。
: 可张仪却是魏国人,主要在秦国做官和飞黄腾达。而成都也不曾是楚国的地盘。
这条“证据”一样不靠谱。
龙凤虎这三个字,从甲骨文开始,直到楷书,字形是一直沿续的。
五行方位青龙白虎,无论流传书籍还是出土文物,白虎没有写成白菟的。
如果张仪真的以五行方位给楼命名,一定是写成白虎,不可能是白菟。
如果你真的认为虎字在某段时期读为荼,那恐怕你还必须说明那时兔字的读音。
日语、汉语、英语中,兔虎两种动物读音相差甚远。
我相信所有的人类语言里,兔虎两种动物读音都不会太近,否则讲那种方言的族群在狩猎采集阶段就被自然淘汰了,活不到后来。
而与虎字有关的合成字,如虖,虚,明显与hu读音相近而与tu读音很远。
这也从侧面证明虎字不会发与tu相近的音。
回到你这条证据。
我看到的说法,白菟楼在少城西南而非正西,与五行方位不太对的上。
此外,如果张仪真得那么在意五行方位,那么他应该把东门楼北门楼南门楼分别命名为青龙楼、玄武楼、朱雀楼才对。这三楼既无遗迹又无传说,如何能让人信服白菟楼就是白虎楼呢?
记载蜀中地理的名著李膺《益州记》:“成都有百尺楼,后名为白菟楼。”
说明,此楼原本的名字叫百尺楼,后来才叫白菟楼。
茶荼本为一字,池沱也本为一字,说明声母ch-t的读音相近容易变化。
我看就是原本的百尺楼变成了读音相近的白菟楼而已。
--
FROM 120.244.62.*
呃这个可能的确不是这样。“百濮”和“百越”的区分是比较明显的。楚人到了越地,语言并不相通,比如《越人歌》。
而另一方面,古蜀人的族属及其与江汉平原、南阳盆地的居民的关系也有一些线索。传统上的“百濮”的聚居区到还真不是俺杜撰的……
当然,如果您能在未受楚人影响之前(因为越地是楚国后期重点经营的地区)的越人语料中找到“虎/菟”的用法,那的确对我前面的说法构成一个反例。
【 在 feiy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如何可以再继续洗下去,洗到整个南部还包括以古越为主的地区,再进一步洗到整个中华文明区域。最后只好用如下假设来解释:
: 其实秦汉以前,中华文明区域并行着两大族群体系,一类是纳入了文明和统治阶层视野并被历史主线记载的统治/平民/奴隶族群,一类是所谓的“野人”族群,不被关注和记载。战国秦汉之际或是“野人”族群开始融入走进历史并最终继承和取代原阶层并而成为主体族群的过程,虽然强势的三代原中华文明被得到了继承,但之前的“野人”阶层的一些称谓依然会在这个替换阶段的一段时期得到留存。
:
--
FROM 223.104.3.*
《牧誓》中就有濮人了啊,是周武王的盟军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呃这个可能的确不是这样。“百濮”和“百越”的区分是比较明显的。楚人到了越地,语言并不相通,比如《越人歌》。
: 而另一方面,古蜀人的族属及其与江汉平原、南阳盆地的居民的关系也有一些线索。传统上的“百濮”的聚居区到还真不是俺杜撰的……
: 当然,如果您能在未受楚人影响之前(因为越地是楚国后期重点经营的地区)的越人语料中找到“虎/菟”的用法,那的确对我前面的说法构成一个反例。
: ...................
--
FROM 27.1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