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啥南宋能坚持百年,南明却寥寥几天?
不好意思,记错了
不过清军没有增兵是没错的哈
另:
-------------
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清军分南北两路进攻大顺军:北路由英亲王阿济格、吴三桂、尚可喜率领经大同、榆林、延安南下,南路由豫亲王多铎、孔有德率领经河南进攻潼关。同时,肃亲王豪格率领的一部清军业已占领河南、山东一些地方。翌年(1645年)正月,多铎在潼关击败大顺军,李自成率主力连夜撤回西安。潼关为清军所占,入陕门户洞开。阿济格部清军进入陕北后,以一部分兵力围攻据守榆林、延安的李过、高一功部大顺军,自己领兵南下西安。自此,李过、高一功部被切断了往西安的退路,被迫放弃陕北,取道汉中,由四川入鄂。在清军两路重兵合击下,李自成不得不放弃西安,取道商洛、豫西,转入湖广襄阳。 [69]
——————————————————————
据此,清军入关后,主力追击李自成,但豪格去打山东河南,清军还是分兵了的
当然你说的清军集合,我是认可的,因为山海关大战时,清军并未全部到位,后续肯定是赶过来很多的
但总数是差不多知道的。倒是第一批赶到山海关的有多少,还得考虑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吴三桂部啥时候扔回去的,要不再查一下?
--
修改:allwar2 FROM 111.33.78.*
FROM 111.33.78.*
没有啊,核心就是别胡乱攻击别人,先看看自己
制定标准,按标准套事情,然后进行评价
否则很丢人
扬州十日,没啥值得洗的啊,正常改朝换代中,几乎无法避免的,一次屠城事件
倒是“拿2000年前被淘汰的伦理,来洗白300年前的不知廉耻”,这句话有些意思——我上个帖子里那个人说的,按你这改下就好多了
大概就是,我汉族之开化时间,远早于满族——这个是没啥大问题的
至于屠杀,这开化的早了,还不知道好不好呢。
日本搞了个珍珠港,美国就一直炸炸炸,最后核弹收尾。美国整个二战,死了不到三十万;一个东京轰炸就干死五十万。。。
我们二战死亡两千万,还把日本人很多送回去了,开化了嘛——挺窝火!
当然,这个规模的标准,我正在琢磨,你肯定定不出来啦,不过建议想想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你又来混淆是非了吧。
: 为了给扬州十日洗地,就攻击西方的政治正确。
: 拿2000年前被淘汰的伦理,来洗白300年前的不知廉耻。
: ...................
--
FROM 111.33.78.*
顺治18年,康熙二十来年才over的吧
【 在 luosifu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投降时才二十?没那么小吧
--
FROM 111.33.78.*
得,我又有我不知道的论点了。。。
扬州十日我认为是真的,这点没啥好讨论的——就算有人认为不是真的,类似的事儿也干不少这点不容置疑
至于和其他民族或者国家的关系,还是以国家政策为基准吧
否则中了敌特的计都不自知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你还是中了跪族的毒。
: 一边拿美国彻底清算日本当标杆,同时痛恨于民国对日惩治不力。
: 一边又深刻反思,为什么还有人不允许对扬州十日真假的讨论呢?
: ...................
--
FROM 111.33.78.*
啥立场》?你是装傻,还是装傻?五十六朵花知道不?又说五十五朵花,一朵刺?
过日子,就好比结婚,过就好好过,想点好的,不过就离。象你这般一边过,一边给自己找拧巴,是不是傻?
我国历史上数次动荡,人口损失都一半甚至更多,大致算一下,我们身边的人,都有很大可能,在某次动荡中,互相杀死过某个人的亲戚——一般来说当时杀回去,乱世大家也不说啥;盛世的话,当时杀回去,也得进去。。。几百年后,还念念不忘的话,就得考虑下目的了。
我也上网看过,清军在扬州杀过人是没有疑问的,多少人确实是值得考虑的。
比如这个:
————————————————————————
现在扬州古城所在的扬州市广陵区,面积比古城大五十几倍了,才54万人。
————————————————————————
这个你咋解释?
至于“有人来挑拨这事,让大家陷入细节而忽视大义,这不是敌特分子么?”,这个说起来,某些细节还真的很重要,因为战争必然是要死人的,但不是杀了人就定为“战争罪”的——你要讨论就讨论,不讨论自己high也没人有意见,和你意见不一致,就敌特了?那你呢?煽动民族矛盾,目的何在?是不是敌特行为?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方的立场是什么立场?
: 官方的立场是让大家一起来讨论扬州十日到底是真是假,还是讨论到底死的人是80万还是8000?还是因为数字不能考证所以这事就是假的,像日杂讨论南京大屠杀一样混淆视听?
: 有人来挑拨这事,让大家陷入细节而忽视大义,这不是敌特分子么?管理者封杀这些敌特ID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 ...................
--
FROM 111.33.78.*
你可算了吧
改朝换代各次死了多少人,占比多少,数据来源,你有吗?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来你比爱理科*曾强点,知道扬州十日是个错事。
: 但扬州十日及背后的一系列屠杀,不但是错事,同时也是个“不正常”的事。改朝换代杀戮这么多,已经是量变引起质变了,很明显金、元、清这种杀戮不是一个量级的,其性质跟正常的改朝换代不是一样的。
--
FROM 111.33.78.*
嗯,你没有用2022年10月29日晚,韩国首尔龙山区梨泰院的人口密度来估计,还是比较厚道的。。。
只要站好了就能活,出去某个区域就死,有人维持的话,人口密度其实比梨泰院还能再大一点
不过这个和古代城市人口规模有啥关系?我国古代城市人口过百万的大概一共就不到十次城,你知道八十万人口在古代意味着什么?
————————————————
明洪武八年(1375年),北平城市居民1.8万户,7.1万人,加上城市驻军及其眷属7.2万人,总计14.3万人。而嘉靖到万历时期,北京城市居民总计13.4万户,其中内城8.46万户,外城4.94万户;总人口67万,其中内城42.3万人,外城24.7万人。
到了明代后期,北京城市军民已有18万户,85万人。可见,明代北京的人口基本也是逐年递增的。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5213991748848863&wfr=spider&for=pc
————————————————
当然,北方凌乱后,南方人口增加,是完全可能的,不过换个角度说,有人质疑,那更是非常正常的
广州的,我也没有研究,不多说了,不过倒是有人从康熙朝稳定后的人口,倒推过清初的人口,毕竟四亿人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各朝各代也差不多,初年人口都报的少,反而用稳定后人口的倒退更准确些。
如果你这些都不懂,那恐怕还真是中了敌特的诡计呢
最后,我精神正常,完全没有问题。我痛恨日本人的屠杀,恨国人不能报之,这是我。我支持国家政策,不会破坏大计去平自己的愤怒,也是我。苟利国家生死以,何况屈屈愤怒?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你也来讨论扬州到底多少人时,你就从无知变成了坏。
: 南京大屠杀时,拉贝安全区一共3平方公里土地,保护了20多万人。
: 今天拉贝安全区所在的南京大学周边地区,总人口也就四五万人,你看你要不要去讨论一下拉贝安全区不存在?
: ...................
--
FROM 111.33.78.*
佐证?佐证不应该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啥的?不然卫星田也不是没见过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噗,李闯的命令措施,还有时人记述的佐证,都给你上了。是你拿不出足够硬的料来质证,只能东拉西扯咯
--
FROM 111.33.78.*
我去,确实
忘这事儿了。。。
你说的有道理。。。
行吧,这个话题我木兴趣了,该说的也说了,剩下的,网友自己判断吧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另外大清还把宣府 大同等镇的原明军降兵收编了,另外阿济格走北线路过蒙古,也有向当地部落抽调驼马。
--
FROM 111.33.78.*
首先,谢图喽,这个图还是很不错的
然后,也麻烦你说的我上贴:改朝换代各次死了多少人,占比多少,数据来源,你有吗?
按绝对人口来说,你说的没毛病;但如同清代人口上升的原因一样,这是生产力提升带来的
绝对人口的提升,必然导致类似灾难中,死亡绝对人口数量的上升——所以,我还问了你比例了?比例来看,是不是就没那么吓人了?
还有,数据来源。明末人口数据颇多,巅峰期两亿是有人提出,但一亿的也有,具体有没有那么多,其实没那么简单
明史记载张献忠在四川啥的人,好像是六亿?大家都知道不可能,但作为一部严谨的,评价还行 的史书,为何被采纳?因为这是第一线数据:张献忠的人汇报的。不然谁也不可能信,也知道别人不可能信,写上去,是给自己抹黑?
最后,清代明,是个很长的过程,主角不止明清。我不反对把大头算到清头上,不过都算清头上,是不是也不合适?
评价人和事,都不能非黑即白啊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这人口图,很明显吧,唐末、元末、清末都明显没有波谷。唐朝建立以后的4次人口大锐减都是异族造成的。
: 看着这图,还在跟着那些不要脸的清粉一起洗地什么,以前也有大屠杀,所以屠杀是正常的,那就有点x了。唐朝以后,汉人内战对人口影响很小了。尤其明灭元、民灭清,是真正的吊民伐罪;金灭北宋、元灭宋、清灭明是完全的灾难。
: [upload=1][/upload]
--
FROM 111.3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