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不仅夏朝没有发现文字,早商也没有发现文字
个人觉得,没必要对这类“华夏文明西来说”有什么情感抵触。
如果真能证明,华夏文明起源于古埃及,或者美索不达米亚,那是好事儿啊。
这说明华夏文明就是人类文明的正槊,是几千上万年连续传承的唯一文明,是所有人类文明,包括欧美文明的源头,欧美文明都是华夏文明残片演化变迁形成的,只有华夏文明才是正统。
当然,对这种学说也没必要鼓励,免得和棒子似的,搞出一堆假玩意儿出来。
【 在 netseaman (大力水手) 的大作中提到: 】
: 希望考古能早日实证夏朝,有些民科还认古埃及的僵尸为爹呢,比如这个锑元素入脑的刘光保写了贻笑大方的认爹之作:《鹰蛇之夏·发现夏朝》
--
FROM 1.202.112.*
大概率甲骨文、金文是人类的原初文字。
华夏有“仓颉造字鬼神惊”之说。仓颉是颛顼部落族人,颛顼“绝地天通”。
圣经故事里则说,上帝看到人类有了统一的语言文字,集合力量建造巴别塔,大吃一惊。于是用神力把塔干倒,并变乱了地上的文字,导致人类没法集合力量再干这事儿了。
没发现这俩东西方的神话传说不谋而合么?搞不好是同源的。仓颉造字(汉字),就是人类最初的统一语言,颛顼就是上帝(咱们叫天帝),“绝地天通”就是把巴别塔(通天塔)给干倒了。
与之类似的,还有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华夏传说,大禹是父子两代奉天帝之命治水,并救助百姓。诺亚则是得到了上帝使者的指示,造方舟逃难。这俩时间也基本吻合,大概率上帝就是天帝,大禹治水,保护中央富庶繁华之地,其他的穷乡僻壤散居的野人,诺亚之类的,就给发个通知,让他们造船逃难就是了。
【 在 arxdtz (arxdtz)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周围更发达的文字-汉字可以借鉴,还有韩文,
: 商人抄谁的?
--
修改:runfast FROM 1.202.112.*
FROM 1.202.112.*
那有什么神?都是人而已。
古埃及法老称神,估计和这个类似。华夏上古帝王自称天帝,部分残破的故事传到圣经编撰者耳朵里,就成了上帝了。
另外,圣经里有些篇章里的上帝,也可能是指所有华夏族人,因为人称代词用的是复数。
【 在 arxdtz (arxdtz)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神论者
--
FROM 1.202.112.*
如果能形成证据链,完全可以拿来讨论啊。
从尚书《盘庚迁殷》一节不难看出,殷商是经常性的迁徙的。古埃及是夏,被殷商推翻后,殷商辗转迁徙到华夏,并非不可能啊。
【 在 netseaman (大力水手)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能是没有读过这个民科的奇葩理论,
: 人家号称已经实证了如下颠覆性的惊人事实:
: 大禹就是第一王朝第一位法老美尼斯。
: ...................
--
FROM 1.202.112.*
按照这个设想的逻辑,古埃及就是夏,并不迁徙。夏桀完蛋,殷商兴起,才开始迁徙,然后花了几百上千年从北非一直迁徙到中原。
类似的民族大迁徙,可以参看被汉击溃的匈奴,一路向西入侵罗马,一共才花了多少年?
目前,与汉朝争锋的匈奴人和与罗马争锋的匈奴人,其母系线粒体已经被证实是有非常紧密的亲缘关系了。
【 在 netseaman (大力水手)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想想5000年前啊,这么一大群人沿路迁徙要多少年?要死多少人?
: 路上会遇到多少变故和内乱,路上可是经过了多个和古埃及气候差异极大的气候区。
: 比唐僧取经还要远得多呢!
: ...................
--
FROM 1.202.112.*
我一直也没说古埃及(夏)迁徙啊。
是尚书“盘庚迁殷”一节,证明殷商有比较浓厚的迁徙传统。
至于迁徙途中有多少史诗流传,看看匈奴西迁的历史就知道了,目前除了母系线粒体序列方面的证据,基本找不到其他文化民俗方面的证据。
至于亚历山大东征,那是东征,不是迁徙,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 在 netseaman (大力水手) 的大作中提到: 】
: 匈奴人是游牧民族。古埃及人是农耕民族,古埃及人没有游牧民族那种迁徙能力,反而沿路会遇到游牧民族的阻扰。
: 类似这么大动静的民族大迁徙,沿路会有坟墓等遗迹、也有史诗、歌谣流传的(包括沿路的其它民族的,比如亚历山大东征,在阿富汗就有不少遗迹和传说)。
: 事实是沿路没有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古埃及手法的木乃伊出土,各民族也没有相对应的史诗、歌谣流传。
: ...................
--
FROM 1.202.112.*
你这是在大中国呆习惯了,对世界有多小没概念。
从北非迁徙到中原,实际上路途最长的一段儿,都在中国境内,找个地球仪看看就知道了。
至于是定向迁徙,还是开枝散叶,这个没什么讨论的意义。因为哪怕是开枝散叶了,其他方向杀出去的,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这一个方向上的绵延不绝,那就跟定向迁徙没啥区别。
【 在 Braun (Wernher von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逻辑?
: 能从北非到中原?
: 真能迁徙么?
: ...................
--
FROM 1.202.112.*
其他传承都断了,唯一幸存的分蘖被称作是正朔没毛病。
【 在 whih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不叫正朔,叫分蘖....
:
--
FROM 117.136.0.*
考古挖掘,挖出东西来是偶然,挖不出来才是大概率事件。类似生物进化的化石证据,缺失大量的中间态等待后人一点一点补充,才是常态。
考古方面尤其是游牧部落,如果没有墓葬传统等一些很特殊的习俗,基本是没法留下什么有价值的考古遗迹的。
这里,只说可能性,在缺乏足够证据的情况下,没法论证任何的必然性。
因为缺乏“中间态”这个事儿,不只是中华文明西来说缺,中华文明本土说同样也缺。
当然在华夏本土,挖出过很多文化遗迹,什么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但都没法确证,这些文化遗迹就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因为没有文字。
然后华夏文明的标志性符号,甲骨文一出现,就是一种异常成熟的文字体系,好像突然从历史长河中蹦出来的一样。甲骨文的前体,既不曾在中国和伊拉克之间被发现,更没有在华夏本土被发现,这就很让考古学家头秃了。
再另外,还需要考虑一个政治因素对考古活动的影响。我这里说的不是政治风向让考古业界造假的问题,而是一个区域的政治统一度,经济繁荣度对考古的影响。乱世藏金盛世挖宝,只有在经济发达,社会昌明的国度,考古发掘才会井然有序,能挖出真东西。华夏至伊拉克这段,基本都是贫困战乱的内陆国家,哪怕就算有甲骨文这样的惊人的历史遗迹,恐怕也很容易被人忽略。像两河文明遗迹被挖掘出来这事儿,完全是偶然中的偶然,考古学家当年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才发生的事儿。
现在,非常希望一带一路能给这一地区带来经济的繁荣,届时也会带来考古发掘的热潮。到时候搞不好目前华夏文明西来说这张大拼图缺失的部分就该被人发现了。
当然,这还仅仅是一种可能,是一种开放的假说。目前无力证否,同样也无力证明,只能说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罢了。
【 在 lxku (lxk)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键是,这些外来说法更不靠谱啊,首先是没有在中国和伊拉克之间发现任何古文明的中间态,古人总不可能一下子就走了几万公里来到中国吧?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象形文字从没有在中亚和中国西部发现过,他们总不会是突然就来到河南了。
--
FROM 1.202.112.*
问题就在这儿。
咱俩都认可一点共识,那就是甲骨文的前体文字,大概率是写在沙地、泥地之类,无法长时间保存的介质上的。我们暂时无法达成共识,也缺乏证据各自论证自己的主张的,是这个没保存下来的,写着甲骨文前体文字的载体,究竟应该出现在华夏本土,还是华夏文明西来的路上。
然后另外呢,在甲骨文出现之前几千年,西亚还出现了象形文字,和甲骨文一样也是方块儿字儿。这些象形文字有可能是甲骨文的前体,也有可能不是,因为暂时还没找到两者之间的中间过渡态。
综合来看,目前没有结论,但“中华文明西来说”在文字这个问题上,是占了少许上风的。
【 在 lxku (lxk)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华文明从河南安阳的甲骨文一直到今天都是一脉相承,周边的那些古文明都是被灭掉了,或者被大洪水淹没了。甲骨文之前的中国文字是写在沙地和泥地上的,没法保留下来。直到中国开始有了金属刀具,可以在骨头上刻画文字,才留下了甲骨文。所以甲骨文一出现就非常的成熟,
--
FROM 1.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