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系树位置:
https://www.apsytree.com/tree/O-MF60645研究线索
冯姓是排名中国第二十八位的人口大姓,当今全国冯姓总人口约有818万,其中广东为冯姓第一大省,约占冯姓总人口的11%。
在23魔方祖源数据库广东冯姓群体中,约有18.75%的人隶属于O-F8*(排除现有下游)类型,是O-F8*在广东水平(0.79%)23倍多。
在父系属于O-F8*类型的广东群体中,冯姓用户占22.5%,是冯姓广东水平(0.85%)的26倍多。
我们据此推测O-F8*下游存在一个以广东冯氏为主体的晚近家族。
研究设计及结果
我们随机筛选了隶属于O-F8*类型下,分布于顺德、番禺、阳江、佛冈、新会、阳春、高州、普宁等地的9个冯氏家族进行细化研究。
![单击此查看原图](//static.mysmth.net/nForum/att/History/2009412/2357/middle)
结果发现除了普宁冯氏以外,其余8支冯氏均归属于O-F8类型下的一个新分支---MF60645支系。
MF60645支系是一个形成于并快速发展于南北朝时期(距今1570年)的一个支系,先是形成两个分支,紧接着MF61678分支有进行了快速的多叉分化。
由此可知,MF60645支系是一个形成于并快速发展壮大于南北朝时期的一个以广东冯氏为主体的晚近家族。
结论
由于MF60645等下游位点发现较晚,尚未被设计至芯片中作大范围的人群筛查,因此该类型的人口数量,地区分布、姓氏组成等情况暂无详细数据。不过基于随机细化获得的家系树形,和既往其他家系研究的参照,初步估计O-MF60645大约占到中国人口的万分之六左右。该类型主要分布在广东及附近地区。其中冯姓人群可能占到该类型人口的20%左右。
综上可知,O-MF60645是一个形成并快速发展于南北朝时期,主体分布于广东地区,以冯姓为主体的晚近家族。
附注
根据该类型用户的家族溯源问卷及广东地区的冯氏家谱信息的搜集分析,发现该支系可能对应为当地较为出名的冯氏大宗----岭南北燕冯氏家族。
据广东《冯氏家谱》载:“宋文帝元嘉十三年,冯业由北平龙城南迁番禺,·····,粤东始有(冯)氏焉。二世祖(冯)谊,三世祖罗州刺史(冯)融,四世祖高凉太守(冯)宝,淑配冼夫人。”
广东冯氏源于北燕冯弘之后,最早见于《隋书·卷八十·列传第四十五·谯国夫人传》,传中记载:“梁大同初,罗州刺史冯融闻(冼)夫人有志行,为其子高凉太守(冯)宝娉以为妻。(冯)融本北燕苗裔,初,冯弘之投高丽也,遣融大父业以三百人浮海归宋,因留于新会。自(冯)业及(冯)融,三世为守牧。”
广东冯氏后世见于史册的有:冯盎、高力士(冯元一)等人。
--
修改:ymsw FROM 120.42.54.*
FROM 27.15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