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全球这么多民族,是因为他们的祖先基因不同么?
说几个“基因不同”的原因
1、每个人的基因都有不同
2、有性繁殖,染色体各种排列组合或重组
3、地理隔离和其他自然条件导致特异性选择
4、基因在突变
当然,在另一个层面,“民族”本身是一个政治概念。血缘只是民族认同的因素之一。
【 在 no1id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是好奇,为啥都是非洲出来的,基因就那么多种类呢。
--
FROM 223.71.51.*
嗯,以现在全球化和跨国/区域人口流动的规模而言,在可预见的将来,恐怕还到不了“全世界人种趋同”的程度。更何况现在还有一些逆全球化的动因。
中短期来看,恐怕相对来说,更可能的是各区域内进行的整合。不只是基因/血缘层面的,也有政治、文化和社会层面的。然后就更有亨廷顿那套的调调了。
当然,在更久远的未来,也许是有“全世界”那一天的,不过具体是怎么一个发展历程,还不好说。
【 在 wyid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现在的趋势是全世界人种趋同,以前的气候环境导致的变化慢慢被空调暖气等设备的普及以及全球的大移民逐步改变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像法国慢慢以后变成黑人和中东人国家,美国就是各种黑不黑白不白黄不黄的混血民族
--
FROM 223.71.51.*
几个比较容易想到的理由:
1、追逐猎物的迁徙
2、原聚居地自然条件的改变
3、被其他族群驱离
4、对更好生活环境(食物更丰富、气候更温和等)的追求
可能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
【 在 dqxl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类走出非洲可以理解,但是扩散到全世界的动力是什么?按理说采集文明对于那时的人口来说,到出跑,并没有什么好处。
--
FROM 223.71.51.*
这个不好一概而论。不好说每个族群每个时代都是“动物事物只是补充”。另外,某地采集的食物会被采集完,然后就迁移到另一地。但再之后,可能迁徙回去,也可能是迁徙到更远的地方,新的地方可能有新的食物来源。。。
【 在 dqxl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介绍采集文明,食物来源主要还是植物,动物食物只是补充。那么设想一下当时的场景,采集植物还是在居住地附近周围几十公里熟悉的环境更好,应该不会为了追逐动物而远离居住地。
--
FROM 223.71.51.*
专门有一个“追逐动物的时期”貌似不大可能。。。
已目前对于晚期智人旧石器时代的遗址的发掘情况来看,基本都会有相当数量用于狩猎和处理肉食的工具。虽然各遗址这类工具的比例可能不同,不过很少发现没有的。。。
再一个,陆地面积是在变化的。适合当时人类生存的陆地面积也是在变化的。。。
【 在 dqxl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不是人类在采集时代前,还有个追逐动物的时期?如果是这样比较合理。查了下资料地球陆地面积1.489亿平方公里。而人类分布在全世界时人口数量不到100万人。看动物世界美洲野牛数量有6500万头。相对于地球面积来说,人分布如此之广,而数量有如此之少,相对于其他动物来说,原始人有些不可思议的力量。
--
FROM 223.71.51.*
即便是前面三个阶段,人类也一样有采集经济模式。人是杂食性的动物,光吃肉是不行的。。。
不过,这里提到的第三阶段、第四阶段以及更晚近时期的转变,俺挺赞同的。以目前旧、新石器时代的转变的研究来看,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发生的一个重要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需要面对人口压力(当然,这应该是内因之一,还有会其他内因和外因)。而“人口压力”与可狩猎食物的相对短缺肯定是互相影响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类开始探索农业生产和牲畜驯养。与之相应的,便是定居生活方式(开始建造房屋)以及更精细的工具的发明(如磨制石器)。当然,在多数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狩猎、采集和农业的生产方式应该是并存的。
【 在 dqxl 的大作中提到: 】
: 知乎上看了下,据说棕色人种渔猎为生,所以沿着海岸最早扩散到全世界。
: 海登把整个旧石器时代的资源开拓分为四个阶段,最初人类以零星地获取低回报率的小动物为主,随着捕猎技术的发展,开始有效狩猎以大中型食草动物为代表的高档猎物(个体生长缓慢、体型大、可多次繁殖、生命周期长)。到莫斯特时期即旧石器时代中期,几乎所有大型动物都能被捕猎,直到旧石器晚期这类资源逐渐耗竭。旧石器时代末到中石器时代是第四阶段,面对人地关系失衡引发的食物危机,人类大量利用低档食物(个体生长迅速、种群数量增长快、体型小、生命周期短)。在两种资源储量不太悬殊的地区,就出现了食谱宽度的大幅拓展,即“广谱革命”,弗兰纳里等认为广谱革命是农业产生的先决条件。
--
FROM 223.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