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seea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因为打输了。
: 秦军深入上党才是败笔。
: 随便拿张地图看看就知道了。
: ...................
长平之战赵国换将的重新考量
秦赵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伤亡最多的战役, 它不仅决定了秦赵两国的命运, 也深刻影响了当时中国的历史走势。公元前260年, 以赵孝成王赵丹为核心的赵国领导层决定以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代替廉颇为赵军统帅。由于赵括上任后改变了廉颇的持久防御战略, 主动出击, 随即赵军被秦国尉白起指挥的秦军全部消灭, 赵括因此被视为“纸上谈兵”的典型, 赵国换将也被后世视为重大决策失误。比如, 宋元之际历史学家胡三省就认为:“赵之祸不在于受上党, 而在于用赵括” (1) 。
对于这一历史事件,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 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 代廉颇。” (2)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 曰:‘秦之所恶, 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 廉颇易与, 且降矣。’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 军数败, 又反坚壁不敢战, 而又闻秦反间之言, 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3)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昭王用应侯谋, 纵反间卖赵, 赵以其故, 令马服子代廉颇将。” (4) 由此开始形成赵国换将的“反间说”, 认为赵王换将是中了秦国反间计。
后世相关著作大多沿用这一说法, 比如三国蜀汉名儒谯周云:“长平之陷, 乃赵王信间易将之咎” (5) 。范文澜所著《中国通史》载:“赵王中秦反间计, 果然令赵括代廉颇为主将。” (6) 杨宽所著《战国史》载:“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的反间计, 听信了赵奢儿子赵括的夸夸其谈, 起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 (7) 沈从云等所著《赵国史稿》载:“赵孝成王听信秦国间谍‘秦之所恶, 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 且降矣’的谣言, 对廉颇产生怀疑, 派赵括为将替代廉颇。” (8) 靳生禾、谢鸿喜所著《长平之战》载:“赵括为人, 善于‘纸上谈兵’而无实战经验, 贪功逞强而刚愎自用。赵孝成王惑于秦廷反间, 偏拜他为主将, 给了他丧师误国以机会” (1) 。其余相关著作观点基本雷同, 多认为赵孝成王是听信秦国间谍的谣言才以赵括替换廉颇, 赵国换将的“反间说”由此遂成定论。
笔者经过综合考证各种史料和深入思考, 认为赵国换将并非因为秦间谣言。长平之战中以赵孝成王为核心的赵国领导层不顾临阵换将的大忌以赵括替换廉颇, 主要不是因为秦国用间, 而是基于经济状况、军事抉择、国内政治等方面的综合考虑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一、经济状况是迫使赵国换将的根本原因
有学者认为:“秦军远道而来, 粮刍辎重补给维艰, 又有好战嗜杀所谓‘虎狼之国’之名, 在上党可谓‘失道寡助’;赵军则以逸待劳, 补给可源源而来, 又有上党吏民的全力支持与合作。这就决定了秦军利于速战速决, 赵则利于持久之战” (2) 。这一结论看似合理, 但深入分析则会发现并不成立。持久作战最基本的要求是补给充足, 条件有二:物资储备充足、物资运输顺畅。战国时期进行持久战所需物资中最重要的是粮食。这两个方面中第一个是根本前提, 没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就无所谓运输, 更无所谓持久战, 而当时赵国的粮食储备远不如秦国。
长平之战前秦国已拥有关中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和河东四大粮食产地, 耕地总面积和粮食产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史书对当时秦国的富庶给予高度评价, 《史记·高祖本纪》称:“秦富十倍天下” (3) , 《汉书·地理志》称:“故秦地, 天下三分之一, 而人众不过什三, 然量其富, 居什六。” (4) 反观赵国, “赵国主要粮食生产区在冀州。” (5) 主要包括晋阳为中心的太原盆地和邯郸为中心的漳滏流域。从耕地面积而言, 赵国与秦国相去甚远。就耕地质量来说, 《禹贡》评价关中:“厥土为黄壤, 厥田为上上” (6) , 而将赵国所在的冀州评为:“厥土为白壤”, “厥田为中中” (7) 。
就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而言, 赵国也不如秦国。商鞅变法将“耕战”确立为秦国国策, 将农业生产提高到最高战略位置。赵国长期执行的则是商农并重、多种经济形式复合发展的经济政策 (8) , 赵烈侯、赵武灵王变法都未涉及农业的内容, 而商业则相当发达。后世评价赵国:“商家错于道, 诸侯交于路。然民淫好末, 侈靡而不务本。田畴不修, 家无斗筲, 鸣琴在室。” (9) 真实反映了赵国商业发达, 但农业相对滞后、民间粮食储备不足的状况。综合耕地面积、耕地质量和农业政策三种因素, 导致的结果就是:赵国的粮食储备远不如秦国。
在物资运输方面, 秦都咸阳到长平前线的直线运输距离是赵都邯郸到长平前线的两倍多, 赵国的粮食运输损耗要低于秦国, 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粮食储备不足的差距, 但如果具体考察则会发现并非完全如此。
第一, 河东到长平的运输距离相对较短。公元前290年魏国将河东400里之地献给秦国, 河东是春秋霸主晋国起家之地, 本是当时著名的粮食产地, 又经过秦国30年的苦心经营, 到长平之战前已成为秦军在晋东南与韩、赵作战的后勤基地。从河东向长平前线运输粮食, 距离不足两百公里, 与邯郸到长平距离相当, 而交通状况则要好很多。
第二, 秦国具有水运优势。仅靠河东的粮食储备无法供应前线的数十万大军, 大量的粮食需要从关中地区运往前线。秦国的优势在于粮食运输的大部分路段可通过水运完成。靳生禾、谢鸿喜经过考证指出, 秦军的进军路线应是沿渭、河、汾的河东道前进。这是秦国当时所能选取的最高效的运输路线, 长平之战后白起即派王龁攻占河东道的重镇皮牢以解除后勤威胁, 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而且秦国具有水运的传统和优势, 公元前647年为救济晋国饥荒就动员了大量船只, 通过渭、河、汾向晋国运粮, 被史书称为“泛舟之役”。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10万大军攻楚, 曾以大船1万艘运输士兵和粮食。平阳君赵豹反对赵国接受上党时言:“秦以牛田之水通粮”, 说明秦国的水运优势在当时已为各国所熟知并认可。水运优势大大提高了秦国的粮食运输效率, 减少了由于远距离运输所造成的粮食损耗。
简而言之, 粮食运输方面秦赵各具优势, 但在粮食储备方面, 赵国完全无法与秦国相比。《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王建立六年, 秦攻赵, 齐、楚救之。” (1) “赵无食, 请粟于齐, 齐不听。” (2) 证明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后期本国粮食储备已不足以供应前线, 被迫向齐国求援。而赵军垒壁的重要据点大粮山, 相传廉颇在此唱筹量少以迷惑秦军 (3) , 也从侧面反应了赵军前线粮食的匮乏。
综上所述, 如果秦赵进行持久战, 首先坚持不下去的将是赵国而非秦国。从纯军事角度而言, 廉颇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 避敌锋芒, 持久防御以后发制人或许是可取的, 但遗憾的是赵国的经济状况, 主要是粮食储备无力支撑这种战略。正如恩格斯在《暴力论》中指出的, “军队的全部组织和作战方式以及与之有关的胜负, 取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 (4) , “装备、编成、编制、战术和战略, 首先依赖于当时的生产水平和交通状况。” (5) 经济状况是促使赵国换将以调整军事战略的根本原因。
二、军事抉择是赵国换将的直接动因
长平之战是秦国筹划已久的战略决战, “秦不遗余力矣, 必且欲破赵军。” (6) 因此, 赵国虽遣使赴秦媾和, 但以失败而告终。对于公元前260年的赵国而言, 和平的希望已不存在, 其在军事上有三种选择:自行撤军, 持久防御, 主动攻击。
首先赵国难以撤军。将大军撤回太行山以东, 依托壶口关、滏口陉、井陉天险防御, 固然可以较少兵力抵挡秦军, 从而将动员的军队和转输民夫解散以减轻经济压力, 但这意味着赵国将失去太行山以西的大片领土, 其中包括赵氏的发祥地赵城和赵国起家的晋阳, 这是赵国所不能接受的, 战败的结果也不过如此。更重要的是,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动员全国兵力进行的战略决战, 秦赵大军中除少量训练有素的常备军外, 大部分士兵都是临时征召而来的平民和低级官吏。而敌前撤退这样高难度的军事行动, 不仅对将领的指挥能力有很高要求, 对于军队全员的军事素质要求更高。分析战国时期历次大战, 除了败退均无敌前撤退的记载。即使以诱敌深入著称的马陵之战, 齐军也不是敌前撤退, 而是刚进入魏境不久, 距离魏军数百里的时候, 就向齐国南境撤退 (7) 。并非战国名将缺乏指挥敌前撤退行动的能力, 而是因为临时征召的军队, 虽然数量庞大, 但组织度很低, 敌前后退极易导致军心涣散、阵形混乱, 一旦敌乘势追杀, 将一败不可收拾, 甚至全军覆灭, 典型战例就是秦灭楚之战和淝水之战。
如坚持持久防御战略, 一方面赵国粮食储备无力支撑, 更严重的是, 如僵持到粮食储备消耗一空, 则前线大军将因无粮而不战自溃、不战自败。所以就赵国的军事抉择而言, 国家经济状况无力支撑持久防御, 撤退则很有可能不战自败, 相反主动攻击或有一线胜机, 即使战败也可大量消耗敌有生力量, 远胜不战自败。因此, 对此时的赵国而言, 主动攻击虽不是最佳选择, 却是从国情、军情、敌情出发综合衡量较为有利的军事抉择。《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赵使廉颇将攻秦”, 《史记·秦本纪》载:“四十七年, 秦攻韩上党, 上党降赵, 秦因攻赵, 赵发兵击秦”, 说明一开始赵国赋予廉颇的战略使命就是主动攻击。秦赵主力接触后, “赵军士卒犯秦斥兵”, 证明赵军在实战中也是在执行主动攻击, 但后来赵军在秦军猛攻下节节败退, 廉颇根据战况调整为持久防御。
公元前260年, “廉颇坚壁以待秦, 秦数挑战, 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 (1) 赵孝成王反复督促军事统帅廉颇主动攻击, 面对赵王的谴责和督促, 廉颇坚持持久防御战略不变, 赵王在多次督促无效后决定换将以恢复主动攻击战略。其情形与朝鲜战争中美国联邦政府撤换麦克阿瑟相似, 都是国家领导层与前线指挥员在军事战略问题上发生根本冲突又无法调和后, 领导层通过人事调整来贯彻自己的战略意图。而“知兵之将, 生民之司命, 国家安危之主也。” (2) 赵国领导层特地从众多文武大臣中挑选赵括接替廉颇为军事统帅, 指挥全国军队与秦军决战, 将国家命运和数十万将士的性命托付于他, 绝非只因为他会贯彻领导层的战略意图, 而是因为赵括的确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要客观评价赵括的军事才能, 主要依据是长平之战秦赵两军的总兵力对比和伤亡对比。秦军总兵力史书没有记载, 靳生禾、谢鸿喜认为“至少亦当双倍于赵达百万左右” (3) 。武国卿、慕中岳认为在35万到50万之间 (4) 。路遇、滕泽之认为应当超过50万 (5) 。笔者认为秦军总兵力最多50万, 该数字除参考各位专家的观点外, 还因为公元前224年王翦统兵攻楚, “空秦国甲士” (6) 才得60万, 但那时秦国已消灭韩、赵、燕、魏四国, 可动员的人口数量远非长平之战时可比。因此, 长平之战秦国除驻防边境和各地的军队外, 出动50万大军应是最大限度。关于秦军的损失, 战后白起明确讲:“今秦虽破长平军, 而秦卒死者过半, 国内空。” (7) 即长平之战秦军大约战死25万到30多万人。秦军阵亡人数一部分是王龁指挥秦军攻破赵军两道防线时产生的, 但从秦军进攻势如破竹可以估算阵亡人数当不会太多, 绝大部分阵亡当是赵括接替统帅后, 指挥赵军发动总攻, 秦赵两军在丹河两岸拼死决战造成的。已发掘的永录1号尸骨坑内60具个体 (完整尸骨) 中, “发现8例头部有砸痕或钝器致伤的标本。D2.1号个体颈骨前有砂石块, 长13厘米、宽7厘米、厚7厘米, 类似大小的砾石1号坑内已发现10余件, 可能与施暴有关。” (8) 说明秦赵两军中很多将士因武器损坏丢失, 而用石块等物击杀对方, 可见决战之惨烈。丹河两岸流传至今的地名血泊、血山、血昏河、骨头坡等, 也间接佐证了这一点。
关于赵国的伤亡,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使武安君白起击, 大破赵于长平, 四十余万尽杀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 因此赵国的伤亡非常明确, 前后被杀45万人。但是, 自“秦用商鞅计, 制爵二十等, 以战获首级者, 计而后爵, 是以秦人每战胜, 老弱妇人皆死, 计功尝至万数, 天下谓之上首功之国。” (9) 因此秦军斩首的45万人中当包含数万甚至更多的当地平民。所以赵军总兵力不可能有45万。赵武灵王以倾国之力攻灭心腹大患中山国, 总兵力是20万 (10) , 长平之战前赵国的领土比当时增加不到一倍, 而其中的云中、九原等北部疆土地域广大, 却人烟稀少, 所以除去驻防边境和各地的军队, 赵国当时所能出动的最大兵力大约是30万左右, 加上原韩上党太守冯亭率领的残余军队, 总兵力应在35万左右。
“四月, 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赵军士卒犯秦斥兵, 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 陷赵军, 取二鄣四尉。七月, 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 取二尉, 败其阵, 夺西垒壁。” (1) 说明换将前赵军在廉颇指挥下, 丢失两道防线, 折损一将六尉。从赵军高级指挥员大量损失, 廉颇因而坚守不出, 赵王“怒廉颇军多失亡” (2) 来看, 赵军的伤亡应当非常大, 至少损失几万将士。因此, 赵括接替统帅时赵军最多有30万。唐代杜佑在《通典》兵七中指出:“其时马服子与锐卒自搏战, 秦军射杀之。军大败, 卒20余万人降, 皆坑之。” (3) 即赵军被坑杀的有20余万人。综合以上数据, 故赵括是以战死10万人的代价, 杀死秦军20多万人。
赵括的对手白起是战国时期的绝世名将, 前后指挥秦军击败楚、韩、魏、赵等强敌, 斩首近100万 (有学者考证, 秦统一前秦军总共斩首180多万 (4) ) , 拓土数千里, 为秦国最终统一天下奠定基础。他的才能、声望、战绩远超同侪, 战国名将无人能望其项背。白起作为主将先后指挥了新城之战、伊阙之战、光狼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陉城之战、垣城之战、长平之战等重大战事。分析这些战事可以发现, 长平之战是白起指挥的所有战事中秦军损失最惨重的, 也是战国时期秦国所有战事中损失最惨重的。长平之战后, 秦国连续遭遇邯郸之战、河外之战、新中之战的惨败, 被迫“放弃了以前侵占的魏地河东、赵地太原、韩地上党” (5) 和河外、陶邑等大片领土, “秦军退回河西” (6) , 对外扩张受到重大挫折, 长平之战的惨重损失当是重要原因。
长平之战中赵军能予秦军前所未有的巨大杀伤, 固然是因为赵武灵王军事改革后赵军强悍的战斗力, 赵军统帅赵括的有力指挥同样功不可没。须知伊阙之战、光狼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等战事中, 暴鸢、公孙喜、芒卯、贾偃与楚顷襄王熊横领导指挥的韩军、魏军、赵军、楚军虽被白起杀死、淹死数十万, 却无一能给秦军造成重大损伤。更不要说鄢郢之战、华阳之战, 白起是以少胜众, 鄢郢之战白起甚至以几万人孤军深入, 就攻陷了楚国数十万大军防守的核心城市别都鄢和都城郢, 淹死杀死楚国军民数十万, 夺取楚国经营数百年的基业江汉平原, 迫使其东迁, 楚国从此一蹶不振。两相对比, 赵括能以对方一半多的兵力, 面对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天才白起和兵力占优的强悍秦军, 而能在野战中杀敌过半, 虽兵败身死, 也虽败犹荣。
不仅如此, 指挥数十万大军作战在任何时代都绝非易事, 特别是在指挥手段落后的古代。汉高帝刘邦以一亭长起兵反秦, 指挥大小战事不计其数, 韩信对他指挥能力的评价也只是“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7) 。赵括能指挥30万赵军与50万秦军鏖战两个月, 杀敌过半, 军事指挥能力自不待言。简而言之, 赵括的军事才能肯定不如白起, 但在与白起交手的所有将领中他是表现最出色的, 远胜暴鸢、公孙喜、芒卯、贾偃等当时名将和楚顷襄王, 绝非所谓“毫无实践经验, 只会夸夸其谈” (8) 的无能之辈, 赵国用其为将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并非听信间谍谣言的“轻虑浅谋” (9) 、盲目决策。
三、国内政治派别斗争是赵国换将的推动因素
大将是一个权力巨大、地位崇高的关键职务, 对它的争夺是牵涉到各方势力变动、利益调整的重大政治问题。赵国换将还牵涉到官僚派和宗室派两大政治势力的斗争, 是各方势力博弈的结果。
在赵国政坛上宗室一直具有很强的势力, 赵国历史上多次发生宗室叛乱, 先后有桓子之乱、武公之乱、公子朝之乱、公子緤之乱、公子胜之乱、公子绍之乱、公子范之乱等。不仅如此, 赵国有任命宗室为将统兵作战的传统, 赵武灵王攻中山, 即以公子赵章将中军, 宗室赵袑将右军, 宗室赵希将胡、代兵马, 此外宗室为将著名者有赵疵、赵渴、赵何、赵梁、赵奢、赵括、赵葱等。
但沙丘宫变中赵成、李兑领兵围宫, 饿死赵武灵王赵雍和公子赵章, 此后相国李兑专权, 长期把持国政, 并对宗室进行打压迫害, 官僚派一时占据优势。赵惠文王成年后重用弟弟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等宗室以对抗李兑的势力。赵孝成王即位后, 赵胜成为相国, 宗室派的势力逐渐占优并不断排挤官僚派。长平之战中接到韩国上党太守冯亭要献上党于赵的消息后, 赵孝成王主要咨询了宗室赵胜、赵豹、赵禹的意见, 前往上党受地的也是赵胜。即使秦赵进入决战阶段, 同样可以看出宗室派对于官僚派的不信任。《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四十七年, 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 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 以按据上党民。四月, 龁因攻赵。赵使廉颇将。” (1) 即赵军虽早已进驻长平接应上党军民, 但当时的统帅并不是廉颇, 廉颇是四月秦军开始攻打赵军后才紧急担任统帅掌握指挥权的, 这也是战国名将廉颇在战略决战阶段前期作战中损失惨重的重要原因。史书没有记载此前统兵驻扎长平的赵将是谁, 但廉颇在决战开始后才紧急接任统帅, 至少说明关于大军统帅的人选, 一直到决战前赵国内部还存在争议。廉颇接任军事统帅后, 在他的指挥下, 赵军连战连败, 损兵折将, 连续丢失城鄣垒壁, 不断败退, 只能依托坚壁不出, 这样糟糕的军事表现加上拒不执行领导层的战略指示, 最终促使赵国领导层下决心撤换廉颇。在以赵括替换廉颇的决策过程中, 表示反对意见的赵国大臣就是官僚派的代表人物蔺相如, 其他主政大臣赵胜、赵豹、虞卿、乐乘等的态度, 史书没有记载, 很可能是表示支持或者默许。
赵括的任命既是宗室派对官僚派的胜利, 一定程度上也是二者的妥协。因为在赵国政坛上赵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政治人物。《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对于赵奢的情况只做了简单记述, 具体情况特别是早期情况不详, 但从他的姓氏来看, 当为赵国宗室。
赵奢自称“尝抵罪居燕, 燕以奢为上谷守” (2) , 由此推测, 赵奢很有可能在沙丘宫变后因李兑的迫害逃往燕国, 并因才能和出身被燕国任命为上谷太守, 李兑失势后又返回赵国。赵奢回国后担任田部吏等低级官职, 因敢作敢为而受到赵胜举荐, 负责治理国赋, 后为将成功指挥麦丘之战、阏与之战, 因功封为马服君。从赵奢的事迹可以看出, 他既是宗室出身, 又因赵胜举荐而得重用, 与宗室派关系密切。同时, 又是从小吏一步步干起, 凭事功而得崛起, 是官僚中成长起来的精英, 与官僚派有着相同的经历。因此, 他是一个较能得到双方认可的人物, 赵奢的这种特殊政治资本一定程度上也被他的儿子赵括所继承, 并成为赵括继廉颇为大将的重要政治原因。
综上所述, 赵国换将的实质是领导层通过人事变动来贯彻战略意图, 对军事战略进行调整。促使赵国换将的内因和主因是其国家经济原因、军事斗争原因和国内政治原因, 其中国家经济原因是根本原因, 秦国间谍的谣言只是可有可无的外因, 不论秦国是否实行“反间计”, 赵国都要换将以调整军事战略, 二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反间说”听似有理, 但并不成立。
--
FROM 168.70.102.*
【 在 seease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因为打输了。
: 秦军深入上党才是败笔。
: 随便拿张地图看看就知道了。
: ...................
有学者认为:“秦军远道而来, 粮刍辎重补给维艰, 又有好战嗜杀所谓‘虎狼之国’之名, 在上党可谓‘失道寡助’;赵军则以逸待劳, 补给可源源而来, 又有上党吏民的全力支持与合作。这就决定了秦军利于速战速决, 赵则利于持久之战” (2) 。这一结论看似合理, 但深入分析则会发现并不成立。持久作战最基本的要求是补给充足, 条件有二:物资储备充足、物资运输顺畅。战国时期进行持久战所需物资中最重要的是粮食。这两个方面中第一个是根本前提, 没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就无所谓运输, 更无所谓持久战, 而当时赵国的粮食储备远不如秦国。
长平之战前秦国已拥有关中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和河东四大粮食产地, 耕地总面积和粮食产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史书对当时秦国的富庶给予高度评价, 《史记·高祖本纪》称:“秦富十倍天下” (3) , 《汉书·地理志》称:“故秦地, 天下三分之一, 而人众不过什三, 然量其富, 居什六。” (4) 反观赵国, “赵国主要粮食生产区在冀州。” (5) 主要包括晋阳为中心的太原盆地和邯郸为中心的漳滏流域。从耕地面积而言, 赵国与秦国相去甚远。就耕地质量来说, 《禹贡》评价关中:“厥土为黄壤, 厥田为上上” (6) , 而将赵国所在的冀州评为:“厥土为白壤”, “厥田为中中” (7) 。
就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而言, 赵国也不如秦国。商鞅变法将“耕战”确立为秦国国策, 将农业生产提高到最高战略位置。赵国长期执行的则是商农并重、多种经济形式复合发展的经济政策 (8) , 赵烈侯、赵武灵王变法都未涉及农业的内容, 而商业则相当发达。后世评价赵国:“商家错于道, 诸侯交于路。然民淫好末, 侈靡而不务本。田畴不修, 家无斗筲, 鸣琴在室。” (9) 真实反映了赵国商业发达, 但农业相对滞后、民间粮食储备不足的状况。综合耕地面积、耕地质量和农业政策三种因素, 导致的结果就是:赵国的粮食储备远不如秦国。
在物资运输方面, 秦都咸阳到长平前线的直线运输距离是赵都邯郸到长平前线的两倍多, 赵国的粮食运输损耗要低于秦国, 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粮食储备不足的差距, 但如果具体考察则会发现并非完全如此。
第一, 河东到长平的运输距离相对较短。公元前290年魏国将河东400里之地献给秦国, 河东是春秋霸主晋国起家之地, 本是当时著名的粮食产地, 又经过秦国30年的苦心经营, 到长平之战前已成为秦军在晋东南与韩、赵作战的后勤基地。从河东向长平前线运输粮食, 距离不足两百公里, 与邯郸到长平距离相当, 而交通状况则要好很多。
第二, 秦国具有水运优势。仅靠河东的粮食储备无法供应前线的数十万大军, 大量的粮食需要从关中地区运往前线。秦国的优势在于粮食运输的大部分路段可通过水运完成。靳生禾、谢鸿喜经过考证指出, 秦军的进军路线应是沿渭、河、汾的河东道前进。这是秦国当时所能选取的最高效的运输路线, 长平之战后白起即派王龁攻占河东道的重镇皮牢以解除后勤威胁, 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而且秦国具有水运的传统和优势, 公元前647年为救济晋国饥荒就动员了大量船只, 通过渭、河、汾向晋国运粮, 被史书称为“泛舟之役”。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10万大军攻楚, 曾以大船1万艘运输士兵和粮食。平阳君赵豹反对赵国接受上党时言:“秦以牛田之水通粮”, 说明秦国的水运优势在当时已为各国所熟知并认可。水运优势大大提高了秦国的粮食运输效率, 减少了由于远距离运输所造成的粮食损耗。
简而言之, 粮食运输方面秦赵各具优势, 但在粮食储备方面, 赵国完全无法与秦国相比。《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王建立六年, 秦攻赵, 齐、楚救之。” (1) “赵无食, 请粟于齐, 齐不听。” (2) 证明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后期本国粮食储备已不足以供应前线, 被迫向齐国求援。而赵军垒壁的重要据点大粮山, 相传廉颇在此唱筹量少以迷惑秦军 (3) , 也从侧面反应了赵军前线粮食的匮乏。
综上所述, 如果秦赵进行持久战, 首先坚持不下去的将是赵国而非秦国。从纯军事角度而言, 廉颇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 避敌锋芒, 持久防御以后发制人或许是可取的, 但遗憾的是赵国的经济状况, 主要是粮食储备无力支撑这种战略。正如恩格斯在《暴力论》中指出的, “军队的全部组织和作战方式以及与之有关的胜负, 取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 (4) , “装备、编成、编制、战术和战略, 首先依赖于当时的生产水平和交通状况。” (5) 经济状况是促使赵国换将以调整军事战略的根本原因。
--
FROM 168.7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