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明代的状元们混出来的也是少数啊
- 官位能到六部及以上的已属少数,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名字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读书和做官之间差别太大了,研究人的学问比研究书本难多了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3」 - -- - FROM 123.114.172.*  
- 考试得第一,并不说明学问第一。更何况八股文章。
 
 即使今天,名校毕业的大多工薪族,老板们很多没上过大学。
 因为自以为高人一筹,爱惜羽毛,不肯冒险。
 就象本版经常有人间:某某历史人物,如何不死,如何不受苦。
 只想安安逸逸,不敢担风险,如何出人头地?如何青史留名?
 
 所谓,心不诚,则事不成。
 光靠钻营人际关系出头,最后只会遗臭万年。
 比如秦桧。
 --
 FROM 120.204.183.*
 
- 这些尚书基本相当于局委,加学士入阁就是常委。这比例相当高了。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位能到六部及以上的已属少数,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名字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读书和做官之间差别太大了,研究人的学问比研究书本难多了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3」
 --
 FROM 31.18.17.*
 
- 90个里,有17个到了六部尚书或者入阁,接近四分之一,已经很厉害了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 官位能到六部及以上的已属少数,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名字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读书和做官之间差别太大了,研究人的学问比研究书本难多了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3」
 --
 FROM 73.77.186.*
 
- 比例很高了啊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位能到六部及以上的已属少数,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名字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读书和做官之间差别太大了,研究人的学问比研究书本难多了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3」
 --
 FROM 125.92.126.*
 
- 杨慎虽然最后小官都做不成,但依然算混出来了,竟然没标注
 --
 FROM 3.15.122.*
 
- 早期好多是江西/福建
 中期开始,逐渐是苏松+我浙+徽京附近多
 清晰的体现了经济对政治的作用
 --
 FROM 3.15.122.*
 
- 李春芳和魏藻德也是内阁首辅 图里没有列
 还有王阳明父亲是南京六部尚书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位能到六部及以上的已属少数,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名字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读书和做官之间差别太大了,研究人的学问比研究书本难多了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3」
 --
 FROM 223.104.159.*
 
- 当官靠的不全是学问
 纪晓岚当官不如和珅
 【 在 decent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考试得第一,并不说明学问第一。更何况八股文章。
 : 即使今天,名校毕业的大多工薪族,老板们很多没上过大学。
 : 因为自以为高人一筹,爱惜羽毛,不肯冒险。
 : ...................
 --
 FROM 223.104.159.*
 
- 文科生?
 混回来的比例远高于普通三甲了。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位能到六部及以上的已属少数,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名字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读书和做官之间差别太大了,研究人的学问比研究书本难多了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3」
 --
 FROM 211.9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