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明代的状元们混出来的也是少数啊
感谢挑了这个话题,让大家有了正确的认识、清晰的认识。
【 在 tcwyzhf (整天瞎想的青椒一枚)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位能到六部及以上的已属少数,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名字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读书和做官之间差别太大了,研究人的学问比研究书本难多了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3」
--
FROM 182.18.89.*
江西吉安真猛。
【 在 tcwyzhf (整天瞎想的青椒一枚)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位能到六部及以上的已属少数,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名字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读书和做官之间差别太大了,研究人的学问比研究书本难多了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3」
: --
--
FROM 223.104.212.*
还要多高?
你直接算算当皇帝的比例得了
【 在 decent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考试得第一,并不说明学问第一。更何况八股文章。即使今天,名校毕业的大多工薪族,老板们很多没上过大学。因为自以为高人一筹, ...
--
FROM 223.104.38.*
魏德藻是内阁首辅怎么没写?
后来北京城破后
死的很惨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位能到六部及以上的已属少数,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名字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读书和做官之间差别太大了,研究人的学问比研究书本难多了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101.87.104.*
那内阁大学士个个都是高考全国前几名的说明什么?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位能到六部及以上的已属少数,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名字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读书和做官之间差别太大了,研究人的学问比研究书本难多了[img=https://static.mysmth.net/nForum/att/History/2022173/1602/large]
来自 Redmi Note 8 Pro
--
FROM 183.15.206.*
对了,研究人的学问最难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位能到六部及以上的已属少数,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名字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读书和做官之间差别太大了,研究人的学问比研究书本难多了
:
--
FROM 120.245.71.*
资料不准确,其中的秦鸣雷,一大堆头衔,我记住的其中一个头衔是"太子左喻德",在明朝印刷的书《月令通考》他写的序签名中可查他的全部头衔。
应该说是全部混出来了——明朝的举人做官都是县级父母官了,不然怎么叫"考功名"呢。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位能到六部及以上的已属少数,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名字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读书和做官之间差别太大了,研究人的学问比研究书 ...
--
修改:Elijah FROM 39.144.35.*
FROM 39.144.35.*
八股并不好些
【 在 decentWay 的大作中提到: 】
: 考试得第一,并不说明学问第一。更何况八股文章。
:
: 即使今天,名校毕业的大多工薪族,老板们很多没上过大学。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7 Plus」
--
FROM 117.136.0.*
江西浙江两广比例很大,北方很少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位能到六部及以上的已属少数,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名字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读书和做官之间差别太大了,研究人的学问比研究书本难多了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7 Plus」
--
FROM 117.136.0.*
殿试动不动停办十几年是啥意思?
【 在 tcwyzhf (整天瞎想的青椒一枚)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位能到六部及以上的已属少数,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名字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读书和做官之间差别太大了,研究人的学问比研究书本难多了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3」
--
FROM 223.7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