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明代的状元们混出来的也是少数啊
历史上最有名的状元是文天祥吗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位能到六部及以上的已属少数,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名字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读书和做官之间差别太大了,研究人的学问比研究书本难多了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3」
--
FROM 183.157.162.*
王阳明他爹也是牛人啊
--
FROM 36.18.180.*
我是说还有很多入阁当了大学士或者官至尚书的这个表里面没有标出来。
【 在 gongtsinese 的大作中提到: 】
: 杨慎还是不出名,不信你街头问问三国演义片头曲也就是临江仙谁写的,十个有九个会说罗贯中。
: :
--
FROM 218.109.200.*
明朝尚书权大 没有正式宰相
兵部可以调兵 吏部四品以下的直接说了算,三品上面还要廷议
【 在 bonycamel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是副国级,其实六部尚书比现在的副国级稀缺很多。
: 【 在 donry 的大作中提到: 】
: : 尚书相当于现在副总理了。哪是什么局委。
: ...................
--来自微水木3.5.5
--
FROM 123.147.250.*
最出名的是没有标注的杨慎吧?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位能到六部及以上的已属少数,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名字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读书和做官之间差别太大了,研究人的学问比研究书本难多了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3」
--
FROM 36.112.179.*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位能到六部及以上的已属少数,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名字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读书和做官之间差别太大了,研究人的学问比研究书本难多了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3」
状元混出来的少
六部尚书
内阁
大部分都得出身翰林院吧
--
FROM 223.104.42.*
古代是大部制,中央才六部。六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政治局委员的地位,如果位登首辅,地位相当于政治局常委
即使没有混那么高,能够当上地厅一级的干部,也已经十分的稳拿了。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位能到六部及以上的已属少数,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名字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读书和做官之间差别太大了,研究人的学问比研究书本难多了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3」
--
FROM 222.85.214.*
王阳明是明朝灭亡的三大罪魁之一。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学二代是叻色,果不其然。
【 在 hitmanman (Adam) 的大作中提到: 】
: 王阳明他爹也是牛人啊
--
FROM 112.47.158.*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官位能到六部及以上的已属少数,能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名字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读书和做官之间差别太大了,研究人的学问比研究书本难多了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3」
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能读书到顶尖的,基本上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读书了,做人的学问基本从小就没学过,让他进入社会重新学?很难!而且这种学术顶尖的往往过于清高,人情世故一塌糊涂,想做好官反而更难!
曾经看过一个研究,一般一个班里混的最好的是第十名左右的,而不是第一名那种学霸!道理同上,学霸好面子不服输拉不下面子,往往越混越孤立,过于清高!反而是第十名这种,他能长期混在第十名说明他的智商是足够的,同时一般这种人人缘好混得开,反而能够更成功!
--
FROM 123.127.36.*
你咋不说 陈圆圆 更出名?
【 在 gongtsinese 的大作中提到: 】
: 杨慎还是不出名,不信你街头问问三国演义片头曲也就是临江仙谁写的,十个有九个会说罗贯中。
: :
--
FROM 58.24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