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诸葛亮躬耕襄阳根本就没有争议
躬耕于哪其实是很难考证清楚的
因为居住地不会留任何实物证据的
但襄阳赶时髦的事情真不少
比如立个黄蓉和郭靖站在襄阳城楼上
全然忘了当年谁在守襄阳
一点都不尊重历史
又比如改名这种事情
名字有个阳好听就赶快改名叫襄阳
给人感觉襄阳现在
是努力当一个网红,哪红往哪靠
全然没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沉稳大气
包括隆中武侯祠前立个碑说
我才是真的躬耕地
一般真的都不会这么矫揉造作的
类似的还有复制岳飞给南阳武侯祠书写的出师表
一切都显得襄阳很不自信
【 在 zim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支持襄阳一说
:
: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8 Plus」
※ 修改:·emoney 于 Apr 4 21:07:53 2021 修改本文·[FROM: 101.84.74.*]
※ 来源:·最水木 客户端·[FROM: 101.84.74.*]
修改:emoney FROM 101.84.74.*
FROM 101.84.74.*
车轱辘来车轱辘去
鸡同鸭讲
谁都无法实际证明自己的观点
应当尊重诸葛亮先生
躬耕于南阳
襄樊不要再乱改名了
立个郭靖的像在城楼上显得自己多么的浮躁
把自己的文化底蕴弄得很浅
【 在 shujuku 的大作中提到: 】
: 而且,刘弘、李兴在隆山这个地方缅怀诸葛亮,还是当时国家的命令,不单是他们俩的私人行为,是“天子命我”的。“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8 Plus」
--
FROM 101.84.158.*
两市领导没有能力
举办辩论会炒热这个话题
以后大家都不去成都武侯祠了
举办个马拉松
【 在 imTa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拢共一年几万块的旅游收益,吵来吵去搞得跟希腊似的。以前安钢效益好的时候,从来没人care这个那个的,一到大下岗以后,和临漳争起来谁是邺了,曹操墓在哪里了,这些有的没的。纯粹就是人穷志短,灯头火也要抢着烤。
:
: 【 在 ssava (萨瓦)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8 Plus」
--
FROM 101.8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