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诸葛亮躬耕襄阳根本就没有争议
诸葛亮最初跟住叔父在襄阳寓居,叔父死后到南阳躬耕,有什么不妥吗?
如果是躬耕襄阳,人家直接写躬耕襄阳了,何必写南阳呢?诸葛亮又不是傻子,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哪儿种地吗,用得了你们瞎操心。
至于是不是躬耕于南阳宛城,那不得而知,反正宛城边上正好有个地方叫卧龙岗,诸葛亮正好号卧龙先生,不号隆中先生。
南阳历史上远比襄阳知名,标注南阳郡在今襄阳一带就有点无耻了。
襄阳晚报《隆中对》复出的背后一文报道,当时襄阳市委书记五进北京,30万元公关人教社改教材,
2003年就有了南阳郡在今襄阳一带标注。有钱能改历史,有钱能改教材。
--
FROM 178.233.16.*
诸葛亮号卧龙先生,卧龙岗在今南阳宛城市郊,这点毫无争议。
为什么要扯什么隆中呢,隆中是个子虚乌有的地方,现在在哪儿也不知道。
况且根本没有什么隆中对,只有草庐对。
为了让隆中对重登教材,襄阳人做了大量工作,甚至前后5次到北京找人教社公关。
至于送没送黑钱不得而知,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干,因为隆中景区在襄阳,保住了隆中诸葛亮跟襄阳才有关系。
--
FROM 178.233.16.*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句话就不妥。
: 你缺乏基本的事实了解。
: 如今南阳市宣传的卧龙岗,就在南阳市,也就是当时的宛城。距离襄阳150公里。
: ...................
不知道你想说啥,诸葛亮躬耕地跟距离襄阳多远有关系吗?
诸葛亮早年寓居襄阳,在襄阳有一帮同学故旧也很正常,这跟躬耕在哪儿有关系吗?
打仗的是宛城,卧龙岗在城西郊外八里处。况且诸葛亮出山前只是一个在城外种地的布衣老百姓,又不是刘备或者刘表的核心幕僚,根本不是重点攻击目标。照你的说法,北方的农民都得跑襄阳种地才行吗?
--
FROM 178.2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