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燕子趣谈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82岁高龄的乾隆皇帝撰写了《十全记》,记录了登基以来的十项伟大成就,即所谓的“十全武功”,按照乾隆的说法:
"十全者,平定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乾隆皇帝的所谓“十全武功”,水分居多,也为历史学家所诟病,其中“降缅甸”就是典型的例子,清朝与缅甸前后进行了4次战争,其中前3次都是缅甸大获全胜,最后一战也只是打了个平手,才保住了“天朝上国”的颜面,即便是乾隆本人也不得不承认: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甸这桩不算成功。
要说到清缅战争,我们就要大概说一下当时的背景:
缅甸历史较为悠久,在形成统一的国家之前一直都处于邦国林立的状态,到11世纪中叶的时候才形成了第一个统一王朝,蒲甘王朝,缅甸的历史和我国历代王朝更替差不多,到了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时候第二个王朝东吁王朝灭亡,经过一系列混战建立了第三个王朝——贡榜王朝,贡榜王朝的第一代国王雍籍牙是个野心勃勃的人,在统一了缅甸后就开始逐渐往清缅边界用兵,由此清朝与缅甸之间产生了许多摩擦。到了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时候,贡榜王朝的王位传到了孟驳手上,而孟驳也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上位后对清缅边界的用兵就更为频繁了。而清廷方面,由于长久以来乾隆对缅甸方面的事情一直不太重视,也就间接地放任了清缅边界事态的不断扩大。
第一次交锋
当时中缅边境上有很多归属清朝的土司部落,孟驳为扩张领土就对这些土司部落采取了剿抚并用的策略,不断骚扰云南边境。乾隆三十年(1765年),孟驳出兵入侵云南西双版纳,在遭到当地土司抵抗后撤走。之后,孟驳派人找各土司部落索要贡赋,不少土司拒绝向孟驳缴纳贡赋,于是孟驳再次出兵云南,面对这种情况云贵总督刘藻急忙调兵对付缅军,但缅军作战非常机动,清军只俘获缅军5人,战果甚微,却被刘藻报成了“大捷”上奏清廷。
不想到了当年10月,缅军卷土重来,再次入侵云南,这就彻底激怒了乾隆皇帝,乾隆便正式下达作战旨意,命令云贵总督刘藻跟缅军开干。只是在乾隆的旨意中,他将缅军称为“莽匪”,而不是“缅军”或是“孟匪”,所谓的“莽匪”其实是指的东吁王朝,这就说明乾隆对缅甸的情况知之甚少,甚至都不知道这个时候贡榜王朝早已取代了东吁王朝的事情。
在这种严重误判之下,乾隆没有从内地调兵遣将支援云南前线,只是将战事交给刘藻全权处理了事,而刘藻又不懂军事,在指挥上也是一塌糊涂。
刘藻在接到乾隆的旨意后,调集绿营兵3000余人,会同当地的土司兵一起出剿缅军,面对清军的进攻,缅军采取了诱敌深入的策略,主动放弃了很多地方,清军虽然收复了不少失地,但没有什么战果,反而不断地遭到缅军袭击损失惨重。清军将领们为了邀功,不断谎报“大捷”,刘藻也没详查就上报了清廷。就在“捷报”频传之际,在当年的12月21日,清军参将何琼诏、游击明浩所部的600多绿营兵在澜沧江遭到缅军伏击,死伤近百人,全军溃败。这一事件引得乾隆大怒,将刘藻降为湖北巡抚,刘藻内心恐惧,自杀身亡。
第二次交锋
在遭遇了挫败后,乾隆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了,便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命杨应琚为云贵总督,全权负责对缅作战事宜。杨应琚是汉军正白旗人,出任过两广、闽浙、陕甘总督等职,以“能干”著称,乾隆将他派往云南自然是希望他能尽快结束战事。
杨应琚来到云南后,陆续收服了当地许多土司部落,这一举动惹怒了孟驳,当时缅军主力正在进攻暹罗,孟驳将部分缅军主力从暹罗调回用以对付清军。在暹罗方面的缅军调回后,孟驳便组织起数万大军杀向云南。
杨应琚对于缅军的反扑一开始并不重视,只派出了部分清军迎敌。10月份,缅军先头部队3000余人攻打新街,赵宏榜率清军七八百人拼死抵抗,在血战了两天一夜后由于兵力悬殊,清军溃败,永顺镇都司刘天佑战死。
新街失利对于杨应琚来说可谓是当头一棒,杨应琚急调云南各地兵马攻击14000余人对战缅军,在边境各处与缅军展开交战,双方互有胜负,总的来说清军败多胜少,却经常谎报“大捷”,有时候甚至是讳败为胜。
对于杨应琚上报的“大捷”,乾隆并不相信,他也从其他渠道获悉了前线不利的情况,于是派亲信福灵安到云南明察暗访。福灵安到了云南后很快就摸清了情况,并汇报了乾隆,乾隆大怒,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将杨应琚革职查办,后赐自尽。杨应琚死后,乾隆换上了明瑞接替云贵总督。
就在乾隆替换西南战事负责人的时候,清缅战争还在继续,同年五月缅军继续在云南边境发动进攻,在取得了一定战果后,鉴于其主力还在暹罗,便主动撤退,清缅第二次交锋结束。
第三次交锋
乾隆换上明瑞出任云贵总督,就标志着他已下定决心要与缅甸大战一场。明瑞是满洲镶黄旗人,大学士傅恒之侄,曾参加征讨阿睦尔撒纳、霍集占、小伯克赖黑木图叛乱等战事,多年来战功赫赫,是当时清廷中为数不多的一员悍将。
让明瑞出战,说明乾隆要的已不是边境的安定,而是对缅甸的征服了,虽然此前与缅甸作战并不理想,但乾隆依旧把缅甸看作是“蛮夷小邦”,对征服缅甸一事信心满满。
为了支持这次作战,乾隆调集3000满洲八旗兵、8000四川绿营兵、1万贵州绿营兵和5000云南绿营兵一齐出战。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9月,各项准备工作完毕,清军兵分两路大举进攻缅甸,一路由明瑞亲自统领,另一路由额尔登额统领。
听闻清朝大军来袭,孟驳决定坚壁清野,暂避清军锋芒,待清军疲敝再伺机歼灭。这个时候缅甸征服暹罗的战事已经结束,孟驳得以调集大量部队回防本土,清军要面对的是比先前强大得多的对手。
11月12日,明瑞率清军主力进攻缅甸重镇蛮结,缅军在蛮结的兵力有说法是9000,也有说法是2万,在经过数日激战后,到12月2日明瑞大军攻克蛮结,获得了一场实实在在的胜利。但相对于明瑞这路主力,另一路进展并不顺利,在连续作战不利后撤回了国内。另一路的撤退并没有引起明瑞的重视,他还沉浸在蛮结大胜的喜悦中,执意继续率军前进。
12月16日,明瑞大军攻到了邦海,距缅甸首都阿瓦(今曼德勒)仅70里,但当大军来到邦海的时候后勤补给已跟不上,缅军又实行了坚壁清野的策略,清军很快就陷入了困境。到了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正月初二,缅军切断了明瑞大军的后路,彻底断绝了清军的补给。明瑞大军在归路被切断后,缅军开始集结主力对其展开围攻,经过连续多日的作战,明瑞的这支清军最终崩溃,到2月10日明瑞在绝望之际自杀身亡(就算回去了估计也活不了),仅有少量残部辗转逃回国内。
明瑞战死,乾隆震怒,将负有战败责任的额尔登额凌迟处死。
第四次交锋
明瑞战死后,乾隆就不得不出动手上的王牌了。他任命傅恒为经略,阿里衮、阿桂为副将军,舒赫德为参赞大臣,鄂宁为云贵总督,先后调集京城八旗军6000人、荆州、四川八旗兵4000人、贵州兵9000人、京城火器营4500人、健锐营2500人、福建水师2000人及其他兵马,准备再次出征缅甸。
傅恒时任军机大臣,在大金川、准噶尔等战事中屡立战功,是乾隆的股肱之臣,除傅恒外,阿里衮、阿桂、舒赫德、鄂宁也都是素有战功和政绩的功勋文臣武将。建起这样一支豪华阵容,乾隆势必要与缅甸大战一场了。
这次乾隆也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了,此前曾有人建议联合暹罗一起出兵进攻缅甸,但乾隆觉得“天朝上国”要求助于人有些没面子,就没去联合暹罗。但上次明瑞大败,这次又下了血本,便重拾了联合暹罗的计划。不过阿桂和两广总督李侍尧都认为这个时候暹罗已被缅甸灭了,乾隆也就放弃了这个计划。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虽然暹罗已为缅甸所灭,但这个时候暹罗人民反抗缅甸统治的斗争已愈演愈烈,郑信领导的暹罗吞武里王朝已经崛起,由此可见清廷对外部世界也是一无所知。
面对着暹罗人民的反抗浪潮,孟驳为避免两线作战,希望与清廷议和,为了表示诚意还将8名被俘的清兵放回了云南。不过已经大动干戈的乾隆岂会就此罢休呢?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7月,清军分两路进攻缅甸,一路由傅恒率领出万仞关,经猛拱、猛养进攻;另一路由阿桂统领经野牛坝、蛮暮水路并进。清军全军31000人,为了防止缅军迂回包抄,傅恒留下了近万人驻扎各要口,实际投入进攻的只有2万多人。
清军一路行进,所经之处的地方土司都不敢与清军交手,因此进展十分顺利,到9月29日的时候两路大军在哈坎会师,到10月20日到达老官屯,孟驳在此设了重兵,两军便对峙了起来,期间各有胜负。后来孟驳调集了越来越多的部队来此阻截清军,而清军因水土不服而大量染病,不仅士兵大量病死,将领们也纷纷倒下,连副将阿里衮也染病身亡。激战期间,主帅傅恒也身染重病,卧床不起,清军远离本土作战,不仅不能适应环境,对方的援军和物资还不断地抵达前线,到后来曾一度达到5万多人,清军获胜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眼见获胜无望,傅恒将情况写成奏折呈送乾隆,根据傅恒的奏报,其下属清军大量战死病亡,已仅剩13000余人,乾隆看后也知道取胜无望,不得不下令撤军。就在清军打算撤退的时候,缅军主动派人前往清军大营和议,至此清缅战争在事实上已宣告结束。
根据清朝官方的记载,双方议和内容如下:
1、缅甸向清朝称臣纳贡;
2、释放清军被俘人员;
3、缅甸永不犯清朝边境。
不过事实上缅甸既没有称臣也没有纳贡,回了封书信给乾隆也没啥客气说的,乾隆虽然看了窝火但也无可奈何,到了这个地步也只好找个台阶下了。战争结束后不久,傅恒病情加重,不久就去世了,至此,清廷与缅甸四次交手,主帅没有一个活下来的。
--
FROM 218.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