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毛文龙的养孙们怎么这么厉害
其实是你搞错了。楼主其实是启发式思考,是提问题的,不是证明问题的。
跟你一样打个比方,好比牛顿看到苹果掉到了地上,月亮却没有,你看到了不同点,觉得没啥,该吃吃该喝喝玩去了,牛顿呢就提出了问题,这是为什么?
换到毛文龙和岳飞这事也一样,为什么岳飞的部下就没叛变,毛文龙的就都叛变了?
【 在 perfectdai 的大作中提到: 】
: 隔壁刘大吃了块牛腩,噎死了
: 王婆也准备吃牛腩,看出问题么(王想自杀)
: 这是你逻辑
: ...................
--
FROM 36.36.16.*
很简单,就是兵为将有,还是兵归国家的区别。关宁军,岳家军,其实朝廷都有控制权,比如关宁军就有文官参与军权和控制后勤,而毛家军不是,生杀自专,朝廷想安插个眼线都不能,去了就是莫名其妙的挂掉。
一个军队,有了地盘有了粮,钱和人事都自专,监管没有,这就是事实上割据一方的军阀。他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这块地盘的利益。典型的,就是抗战时期的TG。同样可以解释,为啥毛文龙的手下只忠诚于毛文龙,而不是明朝,因为他们吃的是毛文龙的饭,而不是明朝的饭。
当年陈炯明那么进步,后来与孙中山的矛盾也变得不可调和,就是因为陈只想联省自治,不想北伐。这其实不是陈炯明一个人的事情,他自己这块地盘的利益已经和他手下们的利益连在了一起,没了这些一起出生入死的手下的支持陈也不用混了,所以即使陈炯明的智囊邓铿被刺杀,也改变不了陈的选择。
毛文龙这个情况,属于事实上的独立状态,稍稍透漏点要对付他的风声,他就带兵带地盘投敌了。崇祯回复袁崇焕的奏疏里就说了,毛文龙"节制不受""雄行跋扈,显着逆形"。
至于毛文龙和后金的议和信件,虽然是虚与委蛇,但是也说明了一些东西。第一,这个议和是边塞将领自作主张,朝廷不知道。就好比抗战时期,如果TG和日本私下偷偷摸摸搞个和平共处协定,你让国军怎么想。第二个,这是毛文龙为自己留后路。毛在东江,离战场十万八千里,主要目的其实就是和朝鲜后金的三方走私。崇祯等都心知肚明,说他靡饷。尤其是崇祯,苦于财政问题,看毛文龙的东江一直不顺眼,想拿下他但又没有过硬的证据和理由。毛文龙跟后金的联络,其实就是留下这么一条后路,以备万一。没想到袁崇焕太猛,上来就把他砍了,没来得及用上。
【 在 Asensio 的大作中提到: 】
: 岳飞被杀了 他的手下都没有投降金军或者伪齐;
: 毛文龙被杀了,他的养孙们都投降了满清。
: 能看出点什么问题来吗?
: ...................
--
FROM 36.36.16.*
你这个也有一定道理,但是对崇祯来说要求有点高。他当时才18岁,还是个半大孩子吧。
因为具体干过活的人都知道,很多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看历史,说当年只要搞土地革命,搞马克思主义就行了,但是你看那28个布尔什维克,差点就断送了中国革命。
最重要的一点,并不是袁崇焕可不可以杀,毛文龙可不可以杀,而是能不能杀。考察一下张居正,后世的文人批评他品格很差,家毁人亡咎由自取,但是换成道德淳厚的大儒来做张居正的事,不得罪人行吗?想保持完美的人格就难。只要他做事,就很难完美,就一定会被别人抓住把柄,个人的失败就是必然的。关键是,皇帝或者掌权的人要明白,什么时候该杀,什么时候该留着你。魏忠贤、袁崇焕、毛文龙都有N多可杀之罪,可不可杀,要由当权的人权衡利弊,掌控全局。
己巳之变,崇祯任性抓了袁崇焕,结果把小十万的机动力量都送了出去,太不值了。后世有曾国藩把同僚得罪光,操兵引起士兵哗变,几次三番被太平军当经验包刷,早该死几回啦。彭老总那也有错杀王佐和袁文才丢失井冈山根据地,攻关家垴伤亡惨重,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的时候计划歼灭敌军几个整师,结果却是一八零师被包圆的大败。当时的领导如果像崇祯那样没有定力,可能损失会更大吧。
【 在 Crusade 的大作中提到: 】
: 笑死,崇祯笨蛋不能驾驭而已
: 孔耿尚三人带枪投靠满清,以及后来的吴三桂,照样是军阀
: 蜻蜓前能利用之,后能剿灭之
--
FROM 36.36.16.*
我之前分析过,袁杀毛肯定是崇祯和大臣的授意。当然你可以说是袁崇焕忽悠了他们同意。
理由有若干点,第一个是袁崇焕还没上任就嚷嚷说要杀毛文龙。
第二个,是袁崇焕去双岛杀毛文龙之前特地写奏章向朝廷请用尚方剑随行,朝廷同意了。
第三个,是杀了毛文龙后朝廷的回复,根本没有半点批评或申诫之类的话,是完全肯定的态度。
第四个,杀了毛之后,从来没给毛平反过,而且对东江的态度在袁死后变本加厉,袁在的时候还给东江加饷,袁死了全废掉,粮食都断了。
【 在 Crusad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藩之乱时,康熙也就才19岁
: 袁不该杀毛,崇祯不该杀袁,都是胡搞
--
FROM 36.36.16.*
你提起的这个话题很好。“崇焕死了,他的手下才反明投清”。“毛文龙死了,他的手下就反明投清”。
我还能加一句,"崇祯死了,他的文臣们才投清",怎么样。智商低下的才会做简单的类比,高智商的会深入分析。就好比负责人的医生,绝不会看一眼是发烧,就都给退烧药打发走。
事实上明朝的天下沦陷于满清,后来所有的汉人都降清了。所以光是指责降清是不够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袁崇焕的手下,也就是关宁系统,和毛文龙的手下,也就是东江系,在投清上的本质区别。
关宁系统的,都是最后迫不得已,投降了满清。祖大寿把自己的亲属都扔给后金了,仍然回锦州守城,城里都饿死的差不多了,才投降。吴三桂也是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投降满清的。
而东江的,基本上是还有余地的情况下投靠的。比如孔有德,孙元化一直再努力争取他让他回头,可他还是投敌义无反顾。对比吴三桂,可以说迫不得已降清,而且还有条件,“毋伤百姓,毋犯陵寝,访东宫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至少还有点羞耻之心。投降当了汉奸之后,吴三桂一直没有和南明政权作战,先是追击李自成,后来回防锦州,然后又去西北剿灭李自成余部,最后去四川剿灭张献忠余部。对付的一直都是明朝的流寇。直到顺治十四年,基本上清朝入主天下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吴三桂开始进军云南,花了四年时间剿灭桂王,做为自己最后的投名状。
对比孔有德,当了汉奸后,先把明军的火炮献给后金,然后立马做为向导,偷袭占领旅顺。何其急也!“从攻锦州,有德等以炮攻下戚家堡、石家堡及锦州城西台,降大福堡;又以炮攻下大台一,俘男妇三百七十九,尽戮其男子”;(其他攻陷炮台无数,就不抄书,略了) 六年,率兵更番围锦州,破明师杏山。...八年,从取中后所、前屯卫。....移师下江南,克扬州,取明南京,攻江阴,有德皆有劳。江阴、扬州这几个地方大家都很熟悉吧,有名的清军屠城的地方,孔有德皆有劳啊。
江阴城守50天,清军死了那么多人也攻不下来,最后调来孔有德炮队立马解决了问题,炮火打得城头上不能站人,只能在下面眼睁睁地看着清兵上城。
后来去湖南,所作所为更是罄竹难书,屠城的事情仍然没少干,节省篇幅我就略了。孔在湖南的一项业绩为“更获明宗室桂王子尔珠等二十七人”“复获明宗室荣王子松等四十馀人”
孔有德,指挥炮队,轰开了几百座明军堡垒是他,轰开扬州城的是他,轰开江阴城的是他,参与屠城的也有他,在湖南从长沙一路杀到桂林,其他二个矿徒尚可喜耿有明,一起和孔有德行动,好歹有一次不随孔有德行动了,尚可喜耿继茂就来了个广州大屠杀,屠杀12天,死70万.
正如古人所言 :如贰臣者或为祖大寿,不言不为,或为李成栋,幡然悔悟,大义晚成。而孔有德背主负恩,天良泯灭,为虎作伥,作恶西南,残害同胞,逼杀抗清英雄瞿式耜、张同僘等,实为千古败类,人所不齿。
一样是汉奸,关宁军的祖大寿算是贰臣,不言不为;吴三桂至少前面的表现还有点起码的羞耻之心,大多数时间里面没有把枪口直接对准自己人,最后也雄起了一把差点干翻满清;东江系统的,则完全是千古败类了,连人类都算不上。退一万步,就算你当铁杆汉奸效忠新主子,就算袁崇焕伤害了你们,这些冤死的江南的无辜百姓怎么得罪你们了?
所以,我特别不理解的是,某些人到底是哪边的,对铁杆汉奸各种开脱,对抗清做出真正贡献的反而各种求全责备。只要罔顾史料和逻辑,想一下当年岳飞都能被翻案成军阀,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提到袁崇焕,就是袁崇焕死了,他的手下才反明投清。
: 提到毛文龙,就是毛文龙死了,他的手下就反明投清。
: 看出什么问题了么?
: ...................
--
FROM 202.65.196.*
屁股歪的是你吧。曾国藩和毛文龙有可比性吗?曾国藩至少努力和太平军作战,虽然是屡败屡战,你说他观望并没有过硬的证据,他是保存有生力量也好,为了战略大局牺牲局部也好,都可以解释。但毛文龙干啥啦,除了吹牛逼,就是走私。第一次宁远之战,他的全部牵制就是几个人派了几个人跑到沈阳周围的山上放了个大炮仗,“东山上放炮去讫”。后来袁都督讽刺他,“孰知毛文龙径袭辽阳,旋兵相应。使非毛帅捣虚,锦宁又受敌矣!”小白们看书喜欢断章取义,就到处显,说这是袁都督都认可毛文龙的证明!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屁股就太歪了。
: 毛文龙和曾国藩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 曾国藩还观望浙江沦陷,等满洲督抚大员,八旗部队都死光了,才让左宗棠收复浙江,还有过那么多其他想法呢。
: ...................
--
FROM 202.65.196.*
当年讨论到袁崇焕下狱,祖大寿的关宁军哗变东归。一大帮人在谴责这些士兵没有职业道德。意思是每月给你发几两银子的军饷,你就得把命卖了。其实关宁军这些士兵之前做的还可以,当年北京很冷,护城河都冻住了能走骑兵,不让关宁军进城,只能在城下露宿,一路追着后金军过来,尽量轻装啥都没带,刚到城下因为入夜了不给通传,加上官僚交接问题,冻饿了两天。然后就是广渠门大战,伤亡过千,战死者暴露无棺,伤残者呻吟满地,袁崇焕申请入城找个民宿安置这些人也不准。到此还算正常。后来根据祖大寿的奏章所言,自从关宁军通敌的谣言起来,城上的士兵市民整天那石头砸关宁军,被打死一两个,伤无数。有时突然城门打开,杀出一帮人拿刀捅死一两个关宁军士兵然后又回去了。吃饭是从城头槌下,结果城上的守军先把好的吃了,然后扔两把沙子吐两口吐沫等凉了再送到城下给关宁军士兵吃。
所以大道理好讲,高调容易唱。完全讲职业道德的话,那么前两年,老板动不动让职工下跪打耳光的,职工就应该接受,谁让你拿了人家发的工资呢?明末的农民就应该老老实实在土地上饿死,造反就是没有职业道德。
说到底,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当预期损失大到一定程度后,他是可以选择单方面违约的。
空谈职业道德,就好比儒家那些说教,道理都对,但是仍然阻止不了武将叛变是不?所以要考虑人性和利益,从实际出发才行。遗憾的是,那个时代,道德人风看得极重,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唱高调空谈一个比一个厉害,没人考虑东江那些人的生存需求,以为有了儒家学说约束,这些士兵就可以任意摆布了,没想到他们还有一个选择,就是违约,投奔死敌后金。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个人也还是不一样的
: 最近看抗战部分,比如说衡阳保卫战,要求十天到两周坚守,有援军
: 实际一个半月后,也没援军,最后弹尽粮绝,守军剩千把人,投降了——这种是军负君?还是君负军?
: ...................
--
FROM 202.65.196.*
我没看到哪里说孔有德杀了尚可喜一家老小。尚可喜自己的宗谱说法都是溺亡,尚可喜的两个夫人等一起投海。但是尚可喜这个事情还是有些蹊跷之处。说一下。
尚可喜的个人相关经历,主要是两本书,也即他还在世时于康熙十二年委托他人作的《元功垂范》,又于十四年主持修《尚氏宗谱》,两书都详著他个人的戎马生涯。谱书一般来说多是"为传者讳",当时容易查证的事一般不会做假,但是有些不好的事情会故意不写,或者利用一些相关人不在世死无对证之机曲笔误导,所以辨伪存真比较重要。
首先,东江军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投降后金当汉奸也不是人人都愿意的。比如沈世魁就一直坚持到最后,拒绝投降。尚可喜没有第一时间叛变,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是他父亲战死于后金之手,有家恨;第二,尚可喜的是水军,和孔有德的陆军不是一个兵种,双方可能缺乏联系。第三,是他的家属都在旅顺,实际上是属于人质。按尚氏宗谱的描述,他大致上和耿仲明他们一样,和东江系统陈继盛沈世魁这种靠干女儿美色上位的商人集团尿不到一起。
这里说一个人物黄龙。我认为这个人称得上是一个英雄,可惜运气不够好。他一个小校出身,一步步积功到参将,在收复滦州时功第一,迁副总兵,我估计他可能属于有胆有谋略的那种。这时正好皮岛刘兴治叛乱,他被派去趟这个雷,虽然安抚了刘兴治,但皮岛实权仍然是分成两部分,刘兴治一派,商人沈世魁一派,黄龙虽然是东江总兵,实际上权力有限。后来刘兴治再次作乱,沈世魁杀了刘兴治。又过了半年,饷银不济,营卒哗变,把黄龙的鼻子耳朵都削了,腿打断,乱兵推举沈世魁为首领。
按照尚氏宗谱的说法,整个兵变都是沈世魁的阴谋,他想替代黄龙,当这个东江镇的总兵。然后水军尚可喜等回师,镇压了乱卒,救出黄龙。谱书的说法就是,沈世魁阴谋没得逞,尚可喜跟沈世魁结下了梁子。
但是黄龙上报的说法则不同。黄龙把沈世魁列为平叛有功人员之首。起因是黄龙整顿东江事务,发现之前东江的财务主管耿仲明((之前耿仲明孔有德等去了登州))留下的班底李梅通洋(大致是海上走私),然后耿仲明的弟弟耿仲裕主使,以闹饷煽动士兵哗变。登州那边孙元化弹劾黄龙克扣军饷致兵哗,这边黄龙的奏章解释经过,然后说耿仲明是主谋,进一步要求惩处主谋耿仲明。结果那边耿仲明联络孔有德发动了登州兵变。1632年正月,耿仲明在登州城内为内应,孔有德破登州城,然后以此为据点招揽皮岛中诸将,当时很多东江系统的都过去了,包括旅顺副将陈有时、广鹿岛副将毛承禄等皆往从之。
从这个节点起,黄龙身残志坚,突然爆发了小宇宙,他把东江的各路水军都抓到自己手下,大规模整治兵马。黄龙带着尚可喜、金声桓等抚定诸岛,到处安抚人心,诛叛党,纵火焚其舟。叛党高成友据旅顺,黄龙令游击李维鸾偕尚可喜等击走之,即移驻其地。当时黄龙的家小在登州,母、妻、子都被叛军抓住,以之威胁,黄龙不顾,最终全家被杀。
崇祯六年(1633)二月,孔有德、耿仲明屡为巡抚朱大典所败,航海遁去。黄龙邀击之。孔有德几乎被生擒。斩叛将李九成子李应元,生擒毛承禄、苏有功、陈光福及其党高志祥等十六人,获首级一千有奇,夺还妇女无算。帝大喜,斩毛承禄等,传首九边。毛承禄是毛文龙族家子也。尚可喜因功升至广鹿岛副将,统辖五个岛。
孔有德等大恨,放弃经由旅顺投降后金的路线,改走镇江。黄龙的水师追击到鸭绿江,一时回不来。孔有德等侦知旅顺空虚,于是担任向导引后金军偷袭旅顺。黄龙拼力抵抗,杀死一堆有名有姓的后金将校。但是众寡不敌,他和他一堆部下都战死。尚可喜的妻妾和家族都投海溺死(我怀疑是在船上,舟覆或者被烧)。但其实还有27人被后金俘获,后金以此招诱尚可喜。
黄龙一死,东江总兵由沈世魁接任。此时尚可喜在旅顺西边的长山列岛,而沈世魁在皮岛,沈世魁就招下面众将去皮岛开会,尚可喜走到一半,没看到平日关系好的人的信息,疑心沈世魁要对付自己,就掉头联络后金,然后叛变了。
再说一下沈世魁。他目不知书,”状貌狞恶,言语凶悖“(往好里说是“性鲁而质直”),有权谋,练兵打仗不太行。但他对于皇太极的劝降却从不理睬,大节无亏。此时历经多次变乱,东江兵马只剩下五千,但是仍然尽心保守皮岛,每次清军入塞的时候,皮岛就出兵骚扰丹东一带,虽然效果有限。崇祯九年(1636年)十二月,皇太极亲征朝鲜,史称丙子胡乱,翌年二月朝鲜降清后,四月清军在充分准备之后发动了第二次皮岛海战,皮岛明军兵败,沈世魁被生擒。朝鲜人的日记中说,清军主帅阿济格面前,沈与另一清将马福塔“同坐而箕踞”,毫无惧色。马福塔说:“你怎么不跪下?”沈世魁说:“我怎么会跪下?快杀了我吧!”马福塔叫他脱衣服,沈世魁说:“我凭什么要脱衣服?你们的一贯做法就是杀其人、穿其衣,杀了我之后你们就可以穿我的血衣,我为什么要为你们而脱衣服呢?”马福塔大怒,下令将沈世魁推出斩首,枭示旗下。朝鲜仁祖听说沈世魁死节的经过后,对他刮目相看,大加称赞道:“沈世魁发身于商贾之中,终至死节,甚是忠义之人也!”“有逃生之路,而效死不去,中国可谓有人矣!”然而,明朝方面没有对沈世魁有任何褒奖。直到清乾隆年间,清廷为表彰“胜朝殉节诸臣”而追赠沈世魁谥号为“烈愍”。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就是尚可喜和黄龙的说法哪个是对的?我严重怀疑尚氏家书对尚可喜的叛变做了美化,所谓沈世魁阴谋策划皮岛哗变的事情是尚可喜的一面之词,因为都是无可查证的事情,沈世魁本人也早就死了。目的就是为了塑造自己和沈世魁的矛盾,各种说辞都是尚可喜为自己叛变找的借口。
黄龙的鼻子耳朵都被割没了,如果真是沈世魁策划的,直接把黄龙杀了不就行了,何必留黄龙一条命呢?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黄龙毕竟在岛上呆了不短的时间,事后有心追查早晚能查到蛛丝马迹。问题是事后黄龙怎么可能还把沈世魁功劳推第一?就算当时不知道,后来黄龙为围追堵截叛逃的孔有德、耿仲明时,沈世魁被委任署理东江总兵,要么说明沈世魁演技太高超瞒过了黄龙,要么说黄龙这人为了国家放下了自己的私仇。而且说实话沈世魁这人挑选的不错,虽然军事能力不足,但当时孔有德叛乱后,东江下属已经没有几个可以相信的了,忠心是第一要求。而且以皮岛残存的五千军兵,已经不可能有啥作为了,沈仍能坚持N多年,拒绝后金的百般招揽,尽最大努力骚扰后金,最后死战不降,说明了黄龙的眼光不错。
如果只是为了安抚沈世魁找替罪羊,那么黄龙没必要继续追杀耿仲明。而如果耿仲明是冤枉的,凭他和孙元化的关系,可以自证清白,当时崇祯的回复就是说孙元化和黄龙各执一词,需要认真查清真相。总之何必与孔有德叛乱呢?他当时他们没有战船,叛乱几乎是死路一条。后来他们从海路逃回后金也是运气,当时天津裨将孙应龙自夸与仲明兄弟善(耿仲明当年在辽西呆过好几年),能令缚有德以降。巡抚郑宗周使将二千人自海道往。仲明伪为有德首,绐之开水城,延使入,猝斩之,歼其众,得巨舰,以为舟师“。也就是说崇祯五年(1632年)四月,耿仲明将计就计,骗杀了孙应龙,得到了明军的大型战船,并组成了水师。
尚可喜品格如何?从后来其他的史书描述,不怎么样。第一,性贪好利,在广东垄断了盐矿等贸易,“每岁获银不下数百万”,时称”平南之富,甲于天下“。第二,好色,子女多达69人(女人应该非常多)。以当时底层如土匪海盗流行的妻子如衣服的观念,死两个妻妾还真不算什么。第三,无仁爱之心。正是他主使了广州大屠杀,居民几无噍类,死者70万。
最后,尚可喜在旅顺黄龙战殁之战发挥了什么作用?他的回忆录对此根本没写,我怀疑不是很光彩,李维鸾等一大帮都战死了,就他逃走了。回忆录说他在旅顺陷落后他先逃到登州,但是登州不接纳他,他只好又回到广鹿,然后广鹿守将谗于岛帅沈世奎。具体啥原因没说,总之我还是怀疑尚可喜在旅顺之战有什么把柄,导致他自己的岛的守将都要向沈世魁打小报告。另外,尚氏家族并没有都在旅顺之战死光,后金还是俘获了27个人,然后大约继续施用老伎俩,试图招降尚可喜一行。
然后沈世魁召他去皮岛开会,他跟沈世魁没啥交情,半路上疑神疑鬼,认为没啥前途,之前的黄龙有能力还值得效忠一下,沈世魁一个商人而已。他借口风大(跟孔有德当年的借口一样),半路上拖拖拉拉,一边派人和后金联络,他知道这个时候才能争取到最好的卖价,比无路可走的时候强。他从后金那里拿到了最大利益后立刻掉头叛变,这点上看他身上倒是有点毛文龙的影子。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间发生了什么事都不知道,就来扯淡。
: 你知道尚可喜一家老小是被谁杀光的么?
: 就是孔有德。
: ...................
--
修改:minotaurking FROM 202.65.196.*
FROM 202.65.196.*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这里面有一个可能性还没排除,就是孙元化说黄龙贪污军饷引起东江系统哗变的奏章。
首先,先说一下背景。己巳之变,袁崇焕下狱,明朝为了应付破口的后金军焦头烂额,明朝廷以兵部尚书梁廷栋为首的,力主东江迁镇,措施就是不给粮饷。结果导致了刘兴治之乱。后来收复关内四城,招抚了刘兴治,策略又变成用岛,但是粮饷不再从宁远走,还是回归到登州了。
黄龙是孙承宗手下,在收复四城之战多次见记载,立了不少功。另外,根据督师计略,孙承宗有一个长久的收复辽东的两路进取计划,就是旅顺方向和大凌河方向。大凌河方向不谈,这边孙承宗派黄龙主持东江,黄龙果然不负其所望,作为一个来自关宁系统的外人,他把东江搞得风生水起,抓住了最关键的水军的指挥权,赶走了刺头,还把战略重心转到了旅顺。
东江系统实际上是比较排外得。孙承宗不好直接空降黄龙,他就让登州巡抚孙元化上疏请黄龙来。实际上可能孙元化和黄龙可能并不太熟。结果孙元化和黄龙在用岛上发生了分歧。孙元化作为山东供粮饷方面,他是坚决主张撤岛的,而黄龙在岛上转了一圈,了解了岛上的诉求,不赞成撤岛,主张继续保留皮岛。之后就发生了粮饷不及时的问题。
然后黄龙在岛上整治军务,他认为沈世魁为首的商人集团是更重要更值得信任的,而毛文龙那些义子们战力有限,有奶便是娘。所以他依托沈世魁,把东江岛上的孔有德耿仲明等一点点地排挤到了登州,主抓水军,把尚可喜等一干人等都牢牢抓到手里。最后,他从财务突破,追查东江的走私问题,抓住了一个关键人物李梅。
所以这里就解释了我之前没想通的问题,为什么哗变的士兵要把黄龙的鼻子耳朵都割下折磨他?很显然,他们不是要什么承诺,你把人家的鼻子都割了,即使做了承诺将来也会反悔。
答案就是他们是想从黄龙那里拿回黄龙找到的证据。但是黄龙这个人非常的硬气,这点上可以从后来孔有德等拿黄龙的全家要挟,黄龙都不退让可以看出。所以黄龙耳朵鼻子都被割掉,腿打断,也没屈服。很难相信,一个贪污军饷的人心智会有这样坚强,因为这样的人利益至上,至少也会和孔有德虚与委蛇一下吧。总之,孙承宗等千挑万选的去主持东江的黄龙,担任重大的干系,绝不会是一个分不清时机的孬种,他在东江岛连根基都没扎牢,怎么可能上来就去贪污。
最后,大明的第一号汉奸应该是孔有德。登州之变,"是明清鼎革战争中胜负的重要关键之一"。如果没有孔有德带给后金的西洋火炮,那么旅顺就不一定那么容易被攻破,大凌河也不至于惨败,那么孙承宗的两路堡垒攻辽策略就还能成立,一旦与后金相持住,明朝的边防就能稳住,大明还能续命。后来的南明至少也能划江而治,扬州什么的城墙也不至于在西洋火炮面前不堪一击。所以教训有二:
1.很多迪庆YY的科技救国可以歇了。你就算把核武器带给明朝,在明朝那个政治下,也不过是做了运输大队长,第二天就出现在后金的战斗序列里。
2.革命队伍的忠诚度最重要。我党我军一直抓思想教育,个人服从组织,绝不允许无组织无纪律的苗头。毛文龙的养孙们发动的吴桥兵变和后来的登莱之乱,网上都炒作为“一只鸡的血案”。但是细细研究起来不是那么回事。明末那种混乱的局面下,那只部队没受过一些委屈,闹饷兵变之类的事情也不少,但是受点委屈就全体叛乱的官军还是不多见的。叛乱就叛乱吧,可是毛成禄、陈有时这两位以及诸多留守在登州的东江军没受啥委屈,却也跟着叛变,结果叛军一下从几千扩充到几万,这就跟那一只鸡没啥关系。
直到这时,明廷里主张招降东江军的声音还很强,朝廷也确实招降过东江军。可是换来的只是一再被耍弄,比如登莱巡抚谢琏与登州知府朱万年就曾出城招抚叛军,朱万年被杀,谢琏被执后不久也被杀,东江军一直顽抗到被剿灭,残部叛逃满鞑,也不接受招安。其实明朝对毛文龙的养孙们也算不错,又给洋枪洋炮,又给配洋教习,东江军就算和登莱本地的百姓有仇恨,但是叛乱后大肆杀戮一番仇也应该报了,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农民起义军一般也接受招安投降了。东江军为何对朝廷仇恨这么大,非要坚持顽抗到底呢?
其实很简单,他们不是恨明朝,而是有奶就是娘。他们就跟那些从小没有家教的孩子一样,任性惯了,平时没有组织纪律性约束,只追求念头通达,为了一只鸡就大闹。对比一下,关宁军追击后金军,饥饿交加,一个士兵拿了农家一个饼就被斩首示众。作为从未管束过的人,闹完了,他们又害怕惩罚,怎么保证都不相信对面的承诺,所以他们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那么他们去了满鞑那边怎么样了呢?后金可不惯着他们,发现他们有啥问题就处罚,有私藏人户的,斩;有乱杀无辜的,斩;耿仲明刚投后金没两天就被罚了纹银千两。后来耿仲明南下攻打广州之前,部下犯了逃人法,私藏了三百多逃人,他吓得自杀。问题来了,他当初跟大明斗的时候怎么就没想到自杀,当初的勇气哪去了呢?
【 在 minotaurk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看到哪里说孔有德杀了尚可喜一家老小。尚可喜自己的宗谱说法都是溺亡,尚可喜的两个夫人等一起投海。但是尚可喜这个事情还是有些蹊跷之处。说一下。
: 尚可喜的个人相关经历,主要是两本书,也即他还在世时于康熙十二年委托他人作的《元功垂范》,又于十四年主持修《尚氏宗谱》,两书都详著他个人的戎马生涯。一般来说这种谱书多是"为传者讳",当时容易查证的事一般不会做假,但是有些不好的事情会故意不写,或者利用一些相关人不在世死无对证之机曲笔误导,所以辨伪存真比较重要。
: 首先,东江军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投降后金当汉奸也不是人人都愿意的。比如沈世魁就一直坚持到最后,拒绝投降。尚可喜没有第一时间叛变,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是他父亲战死于后金之手,有家恨;第二,尚可喜的是水军,和孔有德的陆军不是一个兵种,双方可能缺乏联系。第三,是他的家属都在旅顺,实际上是属于人质。按尚氏宗谱的描述,他大致上和耿仲明他们一样,和东江系统陈继盛沈世魁这种靠干女儿美色上位的商人集团尿不到一起。
: ...................
--
修改:minotaurking FROM 202.65.196.*
FROM 202.6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