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古代很多文人很神奇,读完书,就治国平天下
这样的人历朝历代都有
春秋战国尤其多,留下很多成功案例,苏秦张仪....总之举不胜举,读完书,就拜将入相开始治国平天下了
很神奇,读书和实际操作完全不是一码事,实操有太多实际问题要解决,方方面面,都可能造成失误。
然而,就是有那么多人,读读书,甚至更进一步拜个名师,结果就能执掌天下了,一转身不要太华丽
当然,也有失败案例,赵括,马谡,之流
--
修改:breezing FROM 183.198.154.*
FROM 183.198.155.*
举例不恰当,打回去重写
实际上,读书是保证见识的一个条件
普通人,书都读不起,根本什么都见识不到,就皇帝用金碗,吃饼能卷个葱的水平
能读得起书,好歹能见到个先生,家里有点资产,能多长些见识
具体成果比较大的,比如你的不恰当的例子里的袁督师,他在读书时,就会找辽东退役过来的,了解局势,锻炼身体,能在房顶上乱窜救火,自然到了辽东,立刻做出很大贡献,连续挫败后金军主力
就说你吧,书都不看,不知道在哪里看点啥,就敢非议
--
FROM 106.47.237.*
袁那叫半瓶晃荡
最终误国
别逗了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举例不恰当,打回去重写
: 实际上,读书是保证见识的一个条件
: 普通人,书都读不起,根本什么都见识不到,就皇帝用金碗,吃饼能卷个葱的水平
: ...................
--
FROM 183.198.155.*
逗的是你
三战都击退了敌人,你还想咋滴?
【 在 breez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袁那叫半瓶晃荡
:
: 最终误国
: ...................
--
FROM 106.47.237.*
才具不足?懂不懂?
比之打几场胜仗,导致整个战局失利,孰轻孰重?没那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在其位谋其政还要担那责任,担不了就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担
明亡他要负重要责任的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逗的是你
: 三战都击退了敌人,你还想咋滴?
--
FROM 183.198.155.*
对,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检验理论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举例不恰当,打回去重写
: 实际上,读书是保证见识的一个条件
: 普通人,书都读不起,根本什么都见识不到,就皇帝用金碗,吃饼能卷个葱的水平
: ...................
--
FROM 223.104.20.*
除了孙承宗没人能摆平辽东,他能扛几年不错了,帮大明续命了。大明的治理能力较唐宋都是倒退,不被建虏弄死就被农民军弄死。
【 在 breezing 的大作中提到: 】
才具不足?懂不懂?
比之打几场胜仗,导致整个战局失利,孰轻孰重?没那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在其位谋其政还要担那责任,担不
--
FROM 101.84.206.*
苏秦一开始也是读了很多书,结果出去转一圈发现根本不够。后来又回去继续苦读,读的是否跟原来的一样就不知道了
【 在 breez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的人历朝历代都有
: 春秋战国尤其多,留下很多成功案例,苏秦张仪....总之举不胜举,读完书,就拜将入相开始治国平天下了
: 很神奇,读书和实际操作完全不是一码事,实操有太多实际问题要解决,方方面面,都可能造成失误。
: ...................
--
FROM 180.129.8.*
你举这什么例子呀,人家出名是嘴炮出名,史记里面,也是给列入嘴炮列传了吧。
又不是实干流的。
最神奇的是韩信,谁也不知道他老师是谁。
历史书本来就是文人写的,吹的那些人物和事例,倾向于关注嘴炮流事件。
就连当过国家总理的司马光,写我最喜欢的资治通鉴,都有人考据说司马光是个军盲,也就比其它历史学家高一线。可见其它历史学家什么样子了。
--
FROM 59.109.178.*
很简单 必要非充分条件 你只看到成功的 还有大批书呆子你忽视了
【 在 breezing (罗杰)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的人历朝历代都有
: 春秋战国尤其多,留下很多成功案例,苏秦张仪....总之举不胜举,读完书,就拜将入相开始治国平天下了
: 很神奇,读书和实际操作完全不是一码事,实操有太多实际问题要解决,方方面面,都可能造成失误。
: ...................
--
FROM 73.22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