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书籍篡改其实还好,远古没有印刷术,甚至造纸术都没推广,版本迭代慢。
明清印刷术时代,无名氏文人洗稿小说简直丧心病狂。四大名著很可能最初作者都不是现在认为的那四个。
比如水浒传,最初版本大概就30多回,没有现在的前十三回半,也就是时文斌升堂前的部分,没有武十回,没有大聚义后情节等等,大概就只有生辰纲-杀阎婆惜-清风山-祝家庄-大聚义。无数文人在几百年时间在不同书商哪里反复洗稿,这些文人都不愿意留名字,因为写小说是下九流。不同的洗稿版本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的迭代淘汰更新,最初的四大名著和现在的相比差得很远的。
比如水浒传最初的版本早就在市场上消失了,以最初版本的质量也成不了四大名著,现在只能靠大数据分析用词习惯等认为水浒传至少6个主要作者,其中最厉害的作者应该是明朝中期洗稿水浒传、写了水浒传前13回半和武十回前半段的无名氏落魄文人,但我们也许永远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和身份信息了。
【 在 alanju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 绝智弃辩 改成了 绝圣弃智
: 绝智弃辩 和 绝知弃辩 之间
: 或为通假,或为新汉字。
: ...................
--
FROM 118.1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