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芜史
古人过生日,往往也要举办宴会,“亲表聚集,因成宴会”,
到了唐宋时期,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无不崇饰此日,开筵召客,赋诗称寿”,
虽说是心意更为重要,但为主人祝寿的人,几乎没有空着手来参加宴会的。
而在文人众多的北宋时期,常见的寿礼有两种:
一种,是寿星图;另一种,便是诗文。
这样的寿礼寓意好,又很高雅,起初“寿星”们也是眉开眼笑的,
但是,久而久之,问题就来了——送寿星图的人实在太多了,
而且画作内容也都是千篇一律,
于是有人就公开表示:只收诗文,画作一律原封不动地退回。
近世长吏生日,寮佐画寿星为献,例祗受文字,其画却回。
但是,也有人偏不,这人不是别人,正是王安礼。
说起北宋小县官王益的三个儿子——王安石、王安国、王安礼,真是各有各的诗情,各有各的特色。
即使王安礼,不如兄长王安石知名度高,但是他从未活在王安石的光芒下,
他敢于仗义执言、不畏权势,是北宋秉公执法的一位好清官,
就连宋神宗都忍不住夸赞他“安礼能勤吏,骇动殊邻,于古无愧矣!”
王安礼也因其雷厉风行的作风,官位一路扶摇直上,
元丰年间已拜尚书右丞,后迁左丞(副相),
宋神宗为了重用王安礼,还曾假装过自己“失忆”——“上默然久之”(宋神宗好可爱)
为他顶住了来自宰相王珪的阻碍。
元丰间王岐公作宰相,王和父安礼尹京,上眷甚渥,且将大用。岐公乘间奏曰:“京师术者,皆言王安礼明年二月作执政。”神宗怒曰:“执政除拜由朕,岂由术者之言。他日纵当次补,特且迟之。”明春安礼果拜右丞,圭曰:“陛下乃违前言,何也?”上默然久之,曰:“朕偶忘记,信知果是命耶。”——高斋漫录
但是,好景不长,
三年后,王安礼终因多次谏阻攻打西夏之事,跟宋神宗闹崩了,被贬回地方,
先后任扬州、青州、蔡州、舒州等知州、永兴知军。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王安礼在舒州任知州时,在他生日宴上,
发生的一起官场老油条的“翻车”事件。
这一天,是时任舒州知州的王安礼的生日。
按照旧例,当地的大小官员纷纷带着寿礼,到王安礼家中祝寿,
大家带的寿礼也没什么创意,都是“寿星图”和“诗文”老两样,
也正因为这样,寿礼出了纰漏。
怎么回事呢?
原来,官员们都是顺手拿了个“寿星图”就出门了,几乎没人打开画轴看过,
这些“库存”也多是他们过生日时别人送来的“寿礼”,
因为太多了,从来没人打开一一看过。
哪想到这位王知州不按理出牌,
在宴会现场突发奇想,命人把字画作启封,挂在厅堂里展示,
并且命人把献字画人的名字标注在画轴下面。
然后.......招呼大家一起来观赏.......
可是,现场气氛为什么突然变得很“诡异”?
官员们的脸上各个写着大写的“尴尬”二字,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怎么回事呢?
再看厅堂中挂着的那些“寿星图”:
有的是佛像,有的是神鬼,
扫遍全场,竟没有一幅寿星图......
唯独一幅崔白画的两只猫,还算个像样的“寿礼”。
.......就这样,一群官场老油条们不约而同地集体“翻车”。
王安礼看到这样的情形,惊得目瞪口呆.......
但让他崩溃的事还在后面,
小吏手里还拿着一个绣囊,都不敢挂出来,
王安礼脸色一抽,问小吏怎么不打开,心里也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小吏吞吞吐吐地说:“回大人,绣囊里装着一份墓志铭.......”
王安礼:呃.........
许久,无言以对。
近世长吏生日,寮佐画寿星为献,例祗受文字,其画却回。王安礼自执政出知舒州,生日属吏为寿,或无寿星者,但以他画轴红绣囊缄,谓 必退回。王忽令尽启封,挂于厅事,标所献人名,引客共观,其间无寿星者,或佛像,或神鬼。惟一兵官乃崔白画二猫。或云,时有囊缄墓铭者,吏不敢展。——萍洲可谈
--
FROM 221.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