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儒家、佛教这些是如何解释伦理道德的理论依据的?
现代社会对伦理道德解释主要有两派:
一、一神教观点:道德是上帝规定的,上帝说谋杀不对,所以谋杀不对。
二、无神论观点:道德是社会发展决定的,谋杀会影响社会运行,所以谋杀不对。
不讨论鬼神的儒家是如何解释道德的理论依据的呢?
另外佛教这种讲究轮回的宗教是怎么理解道德的?
--
FROM 221.216.150.*
天理是怎么得出来的呢,圣人如何判断某件事情符合天理与否?
【 在 marquis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学是以天理作为伦理道德依据的
: 圣人体悟天理,然后传播出来
--
FROM 117.136.0.*
现实中,人人平等这个道德是从神创论中推导出来的。
不知道这一条能否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条原则推导出来。
【 在 INCEP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人理解,儒家的道德是从人与人的关系推导出来的,孟子说的四善端,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你希望他人如何善待你,你就如此对待他人,就是道德。佛家的道德是自利利他,要更高级一点,需要智慧找到同时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利的那个方式,当然这里的利不是指世俗的利益。其实儒家佛家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是兼顾个体与集体的。神和社会规定的道德,其实是要求个体牺牲自己来迎合外界,本质是一种压迫,会带来伤害,是不道德的,只能叫无理规定,离道甚远。
--
FROM 221.216.150.*
假如假以时日,儒家自身能发展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有人政治权力应该平等”、“所有人人格应该平等”这些观念么?(PS:法家那个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不是一回事,内涵意思可是完全相反的)
另外等级制度和长辈晚辈领导下属不是一回事吧。那些不推崇等级制度的文化里,也没见他们把父子关系搞得很肤浅吧。
【 在 INCEP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身就暗含自己和他人平等的意思,否则为什么勿施于人呢?基督教的平等,是因为神高人一等,人作为神的创造物本身就是低贱的,平等是作为被造物一样低贱罢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两个前提,第一人和人情感是互通的,让我难受的他人也会难受,第二他人与我一样重要,所以我要在乎他人的感受。但平等的原则并不等于平等的现实,我想你的问题是儒家为什么强调等级制度。事实上等级是必然存在的,现代社会也一定有长辈晚辈,有领导下属。我理解的儒家,正是提倡在客观存在的等级之中,每个人要恪守自己的道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人人都是君子,高位者仗势欺人更常见。父不慈却要求子孝,君不君却希望臣臣,这种属于儒家标准中的小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父亲需要思考如果我是儿子希望父亲如何对我,儿子思考如果我是父亲希望儿子如何对我,这是真正的平等。平等并不是儿子不像儿子,老子不像老子这样幼稚,也不是直呼姓名这么肤浅。
: 发自「今日水木 on 你要唠这个我可不困了啊」
--
FROM 221.216.150.*
我觉得在等级制度这个问题上,你陷入了只有0和1的思维困境。
人类永远做不到在实践中等级制度成分为0(追求理想社会只会造成灾难),也实现不了法家推崇的那样绝对等级的社会。但不同社会、不同年代等级制度的成份差别还是很大的。在观念上否定等级,需要一套理论依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许是个不错的基础,但也得看到,弱肉强食丛林法则受欢迎的程度也不低(尤其是在强势的那一方)。从理论上如何让大家接受前者而不是后者呢?我感觉假如古代的儒家要论述这个事情,恐怕确实得从理学研究的天理作为出发点。当然,考虑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整体研究水平确实相对普通,理学家可能并没有给出过很理想的答案。
【 在 INCEP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不能发展出来,取决于咱们这些后辈继承者的才能。基督教的继承者即可以发展出黑暗的中世纪,也可以发展出资本主义普世价值。儒家提倡的是礼,本质是秩序,是一个社会原则,并不拘泥什么方式。哪有不推崇等级制度的文化?西方的资本主义,种族歧视,王权贵族,哪个不是等级制度?
: 发自「今日水木 on 你要唠这个我可不困了啊」
--
FROM 221.216.150.*
叔本华怎么看人除了恻隐之心还有干坏事之心呢
【 在 niaofeiyuyue 的大作中提到: 】
: 叔本华想从基督教以外寻找道德的来源,认为来源于人的同情心。本质上就是儒家说的恻隐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光凭这一点基督教哲学家和西方哲学家,就认为孔子是一个顶级的跟苏格拉底这种一个级别的异教哲学家。
--
FROM 221.21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