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古代的扶余人最后跑哪儿去了?
沃沮,秽陌,是不是都是扶余人?高句丽和百济灭亡后好像他们就彻底从历史上消失了。
东北彻底成了肃慎系民族的天下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119.80.164.*
据说跑日本去了…
--
FROM 222.129.49.*
濊貊、沃沮的确应该算是广义的夫余系。高句丽灭过之后,今东北范围内的夫余系地界,基本为南下的靺鞨所有。那里的存留的夫余人也逐渐融入了靺鞨人中。
从考古来看,靺鞨人南下之前。沃沮与靺鞨的界限大体在今鸡西一线。沃沮一度还北上侵蚀靺鞨人的地盘儿。但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东北地区形势巨变,夫余系衰落,靺鞨人乘势南下。而这一趋势,之后还在不断上演。。。
不过那时候,广义上的东北,倒也不是“成了肃慎系民族的天下”,毕竟东胡系一直还在。这其实是回到了上古的状态。考古现实,在相当于中原的上古时代,广义东北的考古文化,可以以今哈尔滨-盘锦一线为界,分为东西两类。唐代之后又回到了这种状态。
【 在 Crusade 的大作中提到: 】
: 沃沮,秽陌,是不是都是扶余人?高句丽和百济灭亡后好像他们就彻底从历史上消失了。
: 东北彻底成了肃慎系民族的天下
--
修改:molar FROM 210.12.245.*
FROM 210.12.245.*
东胡除了慕容家在东北没混出啥名堂,都是西迁草原后才发迹的
看来打击高句丽最后还是让三韩通古斯等更偏远民族捡了便宜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濊貊、沃沮的确应该算是广义的夫余系。高句丽灭过之后,今东北范围内的夫余系地界,基本为南下的靺鞨所有。那里的存留的夫余人也逐渐融入了靺鞨人中。
:
: 从考古来看,靺鞨人南下之前。沃沮与靺鞨的界限大体在今鸡西一线。沃沮一度还北上侵蚀靺鞨人的地盘儿。但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东北地区形势巨变,夫余系衰落,靺鞨人乘势南下。而这一趋势,之后还在不断上演。。。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119.80.164.*
古代东北就像西域一样,很难说清楚到底哪个民族,西部来的很多民族会穿越蒙古高原,直达东北西部草原,要么经辽西进入中原,要么与东北中部的草原~森林交接地带讨生活。东北东部古代是大森林,养不了多少人的。通古斯和肃慎等都不算比例很高的民族。东北因为纬度比西域高,所以能活下来的民族更少,但更强悍。所以古代西胡比东胡人口多一个数量级,但对中国政治的影响远不如东胡。
【 在 Crusade 的大作中提到: 】
沃沮,秽陌,是不是都是扶余人?高句丽和百济灭亡后好像他们就彻底从历史上消失了。
东北彻底成了肃慎系民族的天下
--来自
--
FROM 112.65.61.*
【 在 Crusad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东胡除了慕容家在东北没混出啥名堂,都是西迁草原后才发迹的
东胡系从东胡时代开始,就是在草原上。除了慕容鲜卑之外,契丹人也起于广义东北。讨论“东北”的历史与民族,以广义东北(而不是今东三省)为范围比较合适。
: 看来打击高句丽最后还是让三韩通古斯等更偏远民族捡了便宜
从中原王朝的角度来说,要平衡边疆各势力总体是比较难的。虽为羁縻,但用力过猛的事儿时有发生。东亚中古国际秩序的建立,也需要一个过程。
而高句丽本身来说,其政治路线也颇有问题。它的后继者们就纷纷学乖了,学会了如何与大国相处。
--
FROM 210.1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