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看到个满清军事技战术进步的说法,真假未知
真正恐怖的,是鞑子的战术进步速度。
由于在萨尔浒之战吃过暗亏,努尔哈赤随即采用盾车。
以重步兵推动盾车,两辆盾车合起来,可掩护二三十个步兵前进,让大明边军的车营火器完全抓瞎。
反观明军这边,战术一成不变,还是采用对付蒙古骑兵的车营火器战法。
于是就出现这种战争场面——
明军垒好战车,士兵躲在战车后面,弓兵射箭、鸟铳兵放枪,近战步兵予以保护,骑兵躲在阵中做预备队,或者骑兵游弋到侧翼伺机出战。这种战法,压制了蒙古骑兵上百年。
鞑子则以重步兵在前,推动盾车掩护大部队前进。明军的弓箭、子弹,大都被盾车挡住。躲在盾车之后的鞑子弓箭手,拉近距离对明军进行抛射。当步兵推开沿途障碍物后,鞑子骑兵突然冲出,对着明军进行移动骑射,射溃之后就立即追杀。
大凌河之战便是如此,鞑子骑兵连射两轮,配合弓箭手的齐射,明军就直接崩溃了(明军士气其实也不错,硬扛鞑子骑兵的第一轮射击,第二轮实在扛不住才溃退)。
那个时期的鞑子,主力部队兵员配备为:20%盾车重甲步兵,30%锁甲弓手,40%轻甲骑兵,10%铁甲骑兵。
之后,鞑子又配置了火器部队,比大凌河之战时更难对付! 完全就是战术碾压,鞑子不断改良战术,明军却一成不变。
--
FROM 120.85.149.*
纯粹想象
--
FROM 114.246.101.*
满清战术有一条,
等明军火枪齐射烟雾弥漫的时候冲锋。
【 在 alanju (alanju)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正恐怖的,是鞑子的战术进步速度。
: 由于在萨尔浒之战吃过暗亏,努尔哈赤随即采用盾车。
: 以重步兵推动盾车,两辆盾车合起来,可掩护二三十个步兵前进,让大明边军的车营火器完全抓瞎。
: ...................
--
FROM 139.159.150.*
明清之胜败,看看双方皇帝就知道了,一个腐败透顶、一个励精图治,大明从不缺乏能干的忠臣、能打的武将,输在皇帝和制度
--
FROM 121.8.216.*
关键是个人能力强吧,就像维京攻击西欧一样,只要个人猛,啥战术都不需要。看记录满人往往直入汉人队伍如入无人之境,随意砍杀,估计汉人农民没见过这架势,都懵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1
【 在 alanju 的大作中提到: 】
真正恐怖的,是鞑子的战术进步速度。
由于在萨尔浒之战吃过暗亏,努尔哈赤随即采用盾车。
以重步兵推动盾车,两辆盾车合起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1
--
FROM 101.80.127.*
满清类似当年成吉思汗崛起
以战养战,专门打仗的军队,每打一仗就经验值见长
而大明这边纯官僚混日子,亡了就亡了,死皇帝老儿,自己死不死得看水温
--
FROM 101.24.103.*
大凌河之战的时候,
祖大寿派了一个高手,在敌后传递消息。
被满清特务头子,带了100个大内高手埋伏抓住了,可惜可惜。
【 在 jiangtony (jiangtony)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键是个人能力强吧,就像维京攻击西欧一样,只要个人猛,啥战术都不需要。看记录满人往往直入汉人队伍如入无人之境,随意砍杀,估计汉人农民没见过这架势,都懵了。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1
: 真正恐怖的,是鞑子的战术进步速度。
: ...................
--
FROM 139.15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