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李广的战绩并不突出为何在历史上如此出名?
战术层面不错
战略层面一塌糊涂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初听说李广来自“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那时其实是在对他了解不够多的情况下预先埋下了同情的情绪,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看《汉武大帝》。后来看了一些基于史料的分析,看到一种推断:李广最擅长对付匈奴的中小规模打秋风,胜率很高,所以李广能够得到“飞将军”的称号(“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但是牵涉到万人及以上的大战役,要么战败被俘,要么“军亡导,或失道”,说他统帅大军的能力欠缺不为过。
: 但是李广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一点不在军功远胜的卫青、霍去病之下,很大一部分原因应该是中国文人和普通百姓对失势英雄的推崇,项羽、关羽也是典型的例子。其中,尤以失势文人为甚,这个群体爱用历史上与自己有类似遭遇的人物自比,来表达对失势的愤懑,而这部分文人的文采很多都相当了得,其中不乏千古流传的名篇,比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就来自王勃的《滕王阁序》,伴随着篇章本身的广泛流传,李广的声名也随之在百姓心目中种下烙印。
--
FROM 171.113.252.*
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李广指挥过啥威震天下的战役?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羽就镇守一个荆州
: 李广镇守过6 7个边郡
: 一个郡,真可能比荆州大
--
FROM 171.113.252.*
敌人不敢来 李广是怎么被俘的...
【 在 defeatyou (lance~天地一沙鷗) 的大作中提到: 】
: 敌人不敢来,如何战啊
: 所以古人说,上医治未病啊
: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
--
FROM 171.113.252.*
问题是雁门之战 定襄之战 右北平之战 漠北之战
四次参与的战役 李广一次被俘逃回
一次无功而返 一次全军覆没 一次迷路...
历史上哪里能说明他的胜利呢?
【 在 defeatyou (lance~天地一沙鷗)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不读史书的?
: 不是汉武帝兵分四路出击的?
: 匈奴以为李广是主力,都来围攻,所以全军覆没被俘虏了
: ...................
--
FROM 171.113.252.*
所以他也升官了
但是远不足以封侯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和我说的不矛盾啊
: 李广做了6 7任边郡郡守,匈奴不敢来犯
--
FROM 111.181.20.*
人品这块
李广有啥资格嘲笑霍去病?
第一件,李广曾诱降陇西羌族叛军,然后把降卒800余人全部杀死。杀俘虏自古是犯忌讳的,有“杀降不祥”之说,而且在当时认为是战争罪行。李广不能封侯也被当时著名的相士王朔认为是上天对他杀降的惩罚。
第二件,李广曾经公报私仇,杀掉了一个与他有过节的军官。李广战败丢官后,有次打猎经过南山,耽误了返回的时辰。按照规定,入夜后要封关不许通行,于是把守霸陵的校尉禁止他通过。李广要求通过,并称自己是飞将军。亭尉对答:“现任的将军都不能通过,何况是以前的?”李广因此记恨在心,后来任右北平太守时,以人事调度的名义将霸陵尉招至自己辖内借机杀死。
【 在 llei03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广有国士之风,太史公的点评是“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卫霍是皇亲国戚,虽然战功卓绝,但人品一般,尤其是霍去病,不爱惜士卒,还因私怨杀了李广的儿子。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2」
--
FROM 171.113.252.*
显然有影响
无论是白起 曹操还是常遇春
评价都受到影响
常遇春就远不如徐达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霍去病也未必不杀
: 常遇春就喜欢杀俘啥的
: 也没影响对他的评价啊
--
FROM 171.11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