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李广的战绩并不突出为何在历史上如此出名?
最大的原因在于他姓李
是唐朝李氏名义上的祖先
而唐朝是诗词最发达的朝代
所以唐朝的诗词都在吹李广
其实是拍皇上的马屁
后人受唐诗的影响
也就开始吹李广了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初听说李广来自“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那时其实是在对他了解不够多的情况下预先埋下了同情的情绪,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看《汉武大帝》。后来看了一些基于史料的分析,看到一种推断:李广最擅长对付匈奴的中小规模打秋风,胜率很高,所以李广能够得到“飞将军”的称号(“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但是牵涉到万人及以上的大战役,要么战败被俘,要么“军亡导,或失道”,说他统帅大军的能力欠缺不为过。
: 但是李广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一点不在军功远胜的卫青、霍去病之下,很大一部分原因应该是中国文人和普通百姓对失势英雄的推崇,项羽、关羽也是典型的例子。其中,尤以失势文人为甚,这个群体爱用历史上与自己有类似遭遇的人物自比,来表达对失势的愤懑,而这部分文人的文采很多都相当了得,其中不乏千古流传的名篇,比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就来自王勃的《滕王阁序》,伴随着篇章本身的广泛流传,李广的声名也随之在百姓心目中种下烙印。
--
FROM 60.247.96.*
光看司马怎么写没用
要看历史事件
李广被抓之后匈奴人疏于防范让他逃走
如果他真的有那么大的威慑力
匈奴怎么可能不全力防备
霍去病去受降
匈奴几万人哗变
他带着几个亲卫过去
就把匈奴人给震慑住了
几万人都服服帖帖的
这是何等的威慑力
【 在 folivor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所谓敌人的说法也是司马迁说得,我倒是觉得匈奴人更应该经常提起卫霍,而不是李广。
--
FROM 60.247.96.*
他如果在匈奴心中真的这么厉害
对方不会针对他专门检验几次
就算受伤了也不会放松防备的
说白了还是在匈奴心目中地位不够重
他才有逃跑的可乘之机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明受伤躺着了
: 你以为能逃?
: 甚至可能周围人以为他都死了
--
FROM 60.24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