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根据李白的诗能否证明,中国人在唐代就知道月亮本身不发光
西汉中国人就知道日食是月亮挡日了,东汉张衡就知道月食成因是太阳光被挡住了,后世只是在争论到底是地球挡光还是别的什么东西。你太小瞧中国古人了,还真以为迷信什么天狗食日吗。
【 在 negate 的大作中提到: 】
: 而是反射光?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
--
FROM 223.104.38.*
是啊。不过我有个疑惑,魏晋科学家已经正确认识到黄道、白道,黄道白道倾角,五行星运转的周期。这比托勒密体系还靠近真实,为什么没有明确提出天体模型,还是说已经提出但是失传了。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祖冲之已经会算有月食了
--
FROM 223.104.38.*
不就是割圆术吗。这里面对当时的难点在开根号吧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估计是失传了
: 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方法就失传了
--
FROM 223.104.38.*
理论上来说,近似计算根号的原理就是泰勒展开。如果缀术是这方面的,那真是已经接近近代数学的水平了。
毕竟欧洲人用极数算圆周率,到17世纪也就水平一般。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名字留下来了,缀术,内容不知道了
--
FROM 223.104.38.*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半覆地上,半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天转如车毂之运也”
浑天说歧义在这一句。从第一句他的比喻里来看,他认为地是个天包裹的球体,后面这句却又有歧义。
假如地球的观念被中国普遍接受,古代中国科学家可能立刻就能想到引力的假设了。因为球体的上下是反直觉的。这种假设配合圆周运动的研究,就能继续启蒙出对天体运动的真知。
我相信如果张衡明确了地球的观念,以刘徽、祖冲之的聪明应该能悟出天体运动的真相,可惜好像就差一层窗户纸。这一点古地中海周边的文明是通过航海时对海平线上的桅杆的观察启示出来的。
【 在 ssava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 浑天仪就是天体模型啊。
: 当时有两派学说,一派是浑天说,一派是盖天说。盖天说认为天似穹盖,天体在盖上运行,到了西边就从地下返回东边,如此往复。甚至有说天圆地方的。
: ...................
--
FROM 223.1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