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张廷玉这项能力是不是历代罕有?
【 在 wclq 的大作中提到: 】
: 东部发达地区县委书记以上实权干部的秘书都有这个本事。首先,不是天生的。其次,
: 人相处久了,事做多了,会发现很多都是模板化的,也没那么难。
: 我一个小学同学就有这个本事,从中专毕业不久就一直跟一个领导。结果领导在常务副
: ...................
秘书就是干这活的
一个好用的笔杆子是稀缺资源
--
FROM 112.14.68.*
中专和留美博士比了。。。
说明很成功
【 在 wclq 的大作中提到: 】
: 东部发达地区县委书记以上实权干部的秘书都有这个本事。首先,不是天生的。其次,
: 人相处久了,事做多了,会发现很多都是模板化的,也没那么难。
:
: 我一个小学同学就有这个本事,从中专毕业不久就一直跟一个领导。结果领导在常务副
: 市长任上折了,本来要接班的结果冷处理扔到外地政协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HLK-AL10」
--
FROM 223.104.191.*
都是套路。写多了而已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有这么一段应该是符合历史记载的:就是张廷玉可以一边听皇帝口述圣旨,一边奋笔疾书,皇帝说完了,他也就写完了。
:
: 当时就很感慨,能得重用的一定都要有过人之处,上述情节无疑说明了张廷玉的才思敏捷、记忆力超强。这是圣旨,不是口语化的表达就可以。首先,必须专注力集中,可以迅速记下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Mi 10」
--
FROM 124.64.17.*
省级以上单位的办公厅文字岗位,基本上都有这水平的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有这么一段应该是符合历史记载的:就是张廷玉可以一边听皇帝口述圣旨,一边奋笔疾书,皇帝说完了,他也就写完了。
: 当时就很感慨,能得重用的一定都要有过人之处,上述情节无疑说明了张廷玉的才思敏捷、记忆力超强。这是圣旨,不是口语化的表达就可以。首先,必须专注力集中,可以迅速记下皇帝说的话。其次,把口语化转化为得体的语言体现出来。最后,不能有错别字。雍正时期,张廷玉一天拟旨十多次,几乎没有出错。这项能力即使放到整个古代中国史是不是也是罕见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M+ Pro我心爱的小电驴」
--
FROM 113.67.11.*
张廷玉厉害是肯定的,否则就成不了三朝不倒翁,关键就是厉害到什么程度,能不能让版友们信服
--
FROM 101.88.224.*
一天十几次,那张廷玉几乎干不了自己的工作了吧。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凡有诏旨,则命廷玉入内,口授大意,或于御前伏地以书,或隔帘授几,稿就即呈御览,每日不下十数次
: ————还要伏地以书难度翻倍
--
FROM 202.122.36.*
军机处不就干这个的
【 在 MyNameIs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天十几次,那张廷玉几乎干不了自己的工作了吧。
--
FROM 223.104.3.*
是的
类似迪庆在特快对骂
根本不需要用大脑考虑那个手指按哪个键
【 在 dexterhl (dexterhl) 的大作中提到: 】
都做到这位置了,天天和皇帝在一起,张肯定对很多事情都有预判,有准备,而且了解雍正的喜好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有这么一段应该是符合历史记载的:就是张廷玉可以一边听皇帝口述圣旨,一边奋笔疾书,皇帝说完了,他也就写完了。
:
: 当时就很感慨,能得重用的一定都要有过人之处,上述情节无疑说明了张廷玉的才思敏捷、记忆力超强。这是圣旨,不是口语化的表达就可以。首先,必须专注力集中,可以迅速记下皇帝说的话。其次,把口语化转化为得体的语言体现出来。最后,不能有错别字。雍正时期,张廷玉一天拟旨十多次,几乎没有出错。这项能力即使放到整个古代中国史是不是也是罕见的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101.85.7.*
写小说就这样啊
【 在 axuan20 (卡布奇诺) 的大作中提到: 】
电视剧都是加工的,要想解惑,建议多找些正史资料
导演和编剧都承认,电视剧里好多都是糅合很多人很多事的,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有这么一段应该是符合历史记载的:就是张廷玉可以一边听皇帝口述圣旨,一边奋笔疾书,皇帝说完了,他也就写完了。
:
: 当时就很感慨,能得重用的一定都要有过人之处,上述情节无疑说明了张廷玉的才思敏捷、记忆力超强。这是圣旨,不是口语化的表达就可以。首先,必须专注力集中,可以迅速记下皇帝说的话。其次,把口语化转化为得体的语言体现出来。最后,不能有错别字。雍正时期,张廷玉一天拟旨十多次,几乎没有出错。这项能力即使放到整个古代中国史是不是也是罕见的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
--
FROM 101.85.7.*
估计只有重要的他来写
【 在 MyNameIs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天十几次,那张廷玉几乎干不了自己的工作了吧。
--
FROM 114.2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