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西方能走出古典社会的两大工具
欧洲人能拿到科技的key ,主要还是因为大航海,而且光大航海不行,要远洋航行,发现新大陆,有足够的黄金、白银,高产作物和无主土地,产生了足够的物质积累,而且在对物质的积累和追逐中,必须发展对天文、地理的积累,所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候,甚至以为那是印度,那100年以后,伽利略已经发明天文望眼镜,看到了火星的卫星了。
科技有时候是突然跳跃的,而且正因为对资本强大的积累,高产作物和殖民地,可以转移剩余人口,才使得欧洲人走出了马尔萨斯陷阱,这非常重要,因为不能走出马尔萨斯陷阱,意味着社会不能形成稳态向上发展,从而最终产生了科技和资本的螺旋向上发展,而古希腊或者中世纪,罗马时期,欧洲人从来没有拥有这样的物质基础,去跳出马尔萨斯陷阱。
用什么自由、文化和意识来空泛的谈,如何解释中世纪欧洲的落后,封闭,宗教的残害,哪怕近代到布鲁诺,都还能被教廷烧死。又如何解释现代随着工业化的细分,以及殖民主义的没落后,英法的衰落,文化还是那个文化,甚至比以前更自由了。
中国实现工业化的前提除了有科技的key,因为工业化虽然可以学习,但很难跳跃,所以早期仍然发展程度是较低的。
首先要完成能吃饱饭的问题,以近代中国的人地资源,严重的农业内卷化和马尔萨斯陷阱,需要首先完成土地革命的分地,土地革命其实发生在很多地区和国家,包括从法国大革命开始,在法国发生,以及后来所有的东亚国家和地区也发生过。
当然如果有殖民地转移人口,可以像英帝那样,更快的实现农业资本主义,即农场主和雇农的大农场途径,从而实现最终三分之一人口能够养活全社会的路径,而中国的农业在近代恰好相反,是边际效率在不断降低——这给新中国在早期工业化带来了极大压力。
同时土地改革后,通过消除地主阶级和地租,不仅可以安抚农民,解决近代的粮食压力,对于政府进行资本积累,完成基础建设和工业化资本积累,也非常有必要。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俩能让欧洲进入近现代社会?别开玩笑了。欧洲近现代化的直接动力是科技革命,你要说科技革命的源泉是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key是科技而不是主义。中国只要学到了科技,就找到了突破农业社会瓶颈的钥匙,就能通过自己的积累和发展进入现代社会。
:
--
FROM 223.72.62.*
满遗不分满族、汉族,是专指那些看到说清朝政府,特别是晚清政府不好,就立刻跳脚,面对爱新觉罗家族,恨不得带入自己的头脑,并且一定要说中国文化不行,通过学习、借鉴和不断自己的创新,一定发展不起来的人。
比如新中国也是70年,新中国和西方的工业代差、资本积累代差更大,但是完成了从土地改革,社会基层建立,重工业和两弹一星的建立,承接世界最多的工业产品,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产值国家和最大的贸易体量国家。
比如同期的日本,从1850年代的黑船事件,过了70年,早就已经是工业化国家列强。
给满清从1840年到1912年,也是70多年时间,结果满清70年干了什么?马关条约赔偿,建立了现代日本海军,1万8千人的八国联军,丢盔弃甲,连自己首都都不要,巨额赔偿。
满遗特指那种连这种的清政府都不给批评,一批评就跳脚,说不是我大清的错,爱新觉罗家那可是人人都是伟大皇帝。
这种人不一定是满族,至少我生活中接触过的满族,从没有这样的,但可能是很多网络上的汉族——非常想做爱新觉罗家的遗老遗少。
【 在 klan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么说会被某些傻逼叫满遗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s Max」
--
FROM 223.72.62.*
对了,我还可以告诉你,对晚清自1840之后70多年的批评,批判,就存在在教育部颁发的初中、高中中学历史教程,如果你受过基本的义务教育,还上过高中的,相信当然会知道。
只有知识水平很低的人,才会用各种猥琐的形容词去形容别人,我从头到尾在攻击思想上的爱新觉罗的遗老遗少们,(注意:和爱新觉罗家有亲戚关系的,未必思想上一定如此),如果你不是,当然不会着急,如果你很着急,那当然就是了,我记得你说过你是汉族,你是不是爱新觉罗家的包衣奴才?、
中国人,当然都受过爱新觉罗家的压迫,这有什么奇怪的,满族人、汉族人都受过,所以我们才要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所以近代还有满族人参加同盟会。受过爱新觉罗家的压迫,批判帝制,尤其是晚清70年的表现,是一个受过真正自由主义教育,知道推翻帝制重要性的,有知识的人的基本素质。
我记得你,你不就是要我那个满族的师弟对爱新觉罗家感恩戴德,不要数典忘祖的吗?可惜我师弟很以祖上曾经参加过反清自豪。
你的这些言论,和我的这些言论都放在这里,欢迎大家参观
【 在 klans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学历史水平跟你说多又有什么用呢,别跟我聊经济政治,恶心
: 别人一直在讨论事,你一直在说人
: 你家是不是被爱新觉罗破坏过?
: ...................
--
FROM 223.72.62.*
批辛亥革命主要是网络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最近不是刚高规格的纪念了辛亥革命110周年?各种宣传。每个中国人只要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参加过高考,都知道辛亥革命的含义。网络嘛,啥人都有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一直觉得满遗、河殇都是一类,LX波和狼图腾就是一个调调,核心就是自恨,一个是面向历史,一个是面向当代。至于是什么民族不重要。历史上的卖国贼主要是汉人。
: 前些年的清史评价绝对是走歪了,搞的有的人连辛亥革命都敢批,对近代史颠倒黑白。还有的人本身PG就不在中国这边。
--
FROM 223.72.62.*
其实学术上不讲这个。
近代东、西方大分流,研究主要是问:欧洲人为什么突破了马尔萨斯陷阱,而其他国家没有。任何社会要发展,首先吃饱饭、稳定是第一要素——这个不仅非常好定义、而且很好理解,从数字、数据上也可以得到很多实证。
这样的研究汗牛充栋,大的国内已经翻译过来的比较有影响力著作:彭慕兰的《大分流》就是典型的研究思路,(彭慕兰是一个标准的美国白人,这只是他的起的中国名这么翻译,很多人看到中国人自己的研究第一直觉就是洗脑)、现在《大分流》已经出2了,仍然是加州大学学派的人,大分流主要就是围绕大航海后,各种物质条件的变化促使意识的变化而改变的。
不过大分流也有很多争议,当然学术本身就有争议,但是东、西方大分流的问题,现在在AER、JPE这种顶尖的全球经济学杂志,或者中国的《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都还在发表的,如果是关于近代的问题,马尔萨斯陷阱和农业内卷化问题如何突破,基本都是近现代历史研究的核心。
一个社会要从农业社会转入工业化发展,首先要吃饱饭,即少数人进行农业生产出来的粮食可以养活全社会的人,(这需要农业人口人均粮食产量发生边际效率递增),并且把剩余人口从农业分离。
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在不节育的情况下,人口增速也远超生产力增加和粮食增速的,同时封建社会存在土地兼并、统治阶级膨胀以及严重粮食分配不均,这加速人口、耕地、粮食危机,因此最后的结果就是残酷的战争消灭人口,剩余的人重新建设——形成一种周而复始的状态。
农业内卷化是上面边际效率递增的反向,表现为农业人口投入后的人均粮食生产的边际效率递减,这也是小农经济,不仅仅在中国,在更多的国家都存在的现象。
如果真的要问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
首先应该回答欧洲人为什么能突破马尔萨斯陷阱,其次要问欧洲国家中、英国在比如煤矿资源、地缘特征、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传统封建领主、地主实力对比,等其他状况和其他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差别。
【 在 dpblu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么多页了也没人解释一下什么是“古典社会”
: 是大家都听古典音乐的社会吗?
--
FROM 223.72.62.*
我不完全清楚那位层主的回复。
不过我猜他说的应该是蒙古铁骑后,战争和黑死病带来的欧洲人口巨量下跌,以及无主土地,从而使得剩余人口的民间资本留存上升,对大航海早期,缓解欧洲人口人地资源压力、资本留存带来的优点。——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其实还是挺多的
【 在 convolu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现在蒙古应该是世界霸主才对啊
: :
--
FROM 223.72.62.*
每个民族和文化,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有很多优点,值得借鉴,近代欧洲,更是给全世界提供了来自自然科学、社会制度等很多层面的冲击和引领。
我们应该善于学习、勤于交流,事实上,别说近代,在古代的时候,亚欧大陆的整个交流都是很频繁的。
同时,我也相信任何一个民族,并不仅仅是东亚国家,这点我和很多水木的网友不同,我相信非洲等很多地区的人民也是有发展机遇的。(关于非洲地缘、地理因素对其民族和文化的形成:《细菌、枪炮和钢铁》里面有更详细的描述)
事实上,现在中国在东非、中非的投资越来越多,通过技术转移和比较优势,在不少这些地区也形成了工业园区,都发展得非常不错。
【 在 xy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承认自己的落后就这么难吗
--
FROM 223.72.62.*
首先我本身就不是做经济史方向的,当然谈不上说什么创造;
第二,文献搜索和知识是基本准备,我感觉您才像从来没做过学术研究的,因为如果你做过学术研究就会知道,几乎所有的学术研究,都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稍微改进一小点。
尤其是社会科学。
我一看您的回复,就知道,您连基本的学术研究都没做过
【 在 xy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觉得你不太适合做研究
: 因为你没有自己的创见,或者不敢摆观点出来
: 都是在罗列别人的东西,或者说一些zz正确永远不会错的话
: ...................
--
FROM 223.72.62.*
我还可以告诉你,政治正确,恰好就是在西方经济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第一条,连这一条都做不到,还妄想在顶级刊物发表论文?
女性平权、种族平权和发展,弱势群体关怀,正是所有顶级刊物,尤其是英文刊物要求的基本条件
【 在 xy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觉得你不太适合做研究
: 因为你没有自己的创见,或者不敢摆观点出来
: 都是在罗列别人的东西,或者说一些zz正确永远不会错的话
: ...................
--
FROM 223.72.62.*
哈哈,那您谈谈您的观点,详细说说,你有什么见解,看看我能不能从您这学习一点,多刷一点 top,冲击JF ,AER
【 在 xy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哈,你看的很不准,无论是看人还是看历史
--
FROM 223.7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