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谁能严肃地讲一讲当年南韩为什么干北朝鲜?
肯定是事发有因的
毕竟谁也不想打仗
国内似乎在逃避这段历史
--
FROM 223.104.67.*
什么叫谁也不想打仗
直到今天,韩国也没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还是主张整个半岛的主权
中学时见过几个美国的韩裔,人家对自己国家这样的状态也不满意
【 在 tp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肯定是事发有因的
: 毕竟谁也不想打仗
: 国内似乎在逃避这段历史
--
FROM 219.236.127.253
本质是阶级斗争,国家政权听谁的,干什么,对谁有利,对谁不利。
现在的韩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社会,人民裤腰带里面挤出来的军费,一大半给美帝无条件吃到肚子里了。
【 在 tpeng (深圳元帅(南山科技园招商)) 的大作中提到: 】
: 肯定是事发有因的
: 毕竟谁也不想打仗
: 国内似乎在逃避这段历史
: ...................
--
FROM 112.47.161.*
当年也是韩奸政权,北边好歹抗日的
韩国政府一堆韩奸投日的,比如朴槿惠的爹朴正熙,地道韩奸出身
【 在 zszqzzzf (炼狱天使——反者道之动)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质是阶级斗争,国家政权听谁的,干什么,对谁有利,对谁不利。
: 现在的韩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社会,人民裤腰带里面挤出来的军费,一大半给美帝无条件吃到肚子里了。
--
FROM 219.236.127.253
其实南棒清洗的很彻底,连果脯级别的金九都给干掉了,李承晚不挑起战争恐怕撑不住了,他其实比任何人都渴望打起来。很多人觉得北方强,但这是49年苏联见半岛进行统一选举无望后才发生的,北方都是些没有根基的游击队出身,南方都是正牌皇军(不是伪军,朝鲜不是皇军国内军就是关东军)出身的。这一方面导致,在49年前,军事上南方明显强于北方,南方军官没有例外都是皇军军官,人才有优势,组织现成,人口多,军队多。另一方面,这些人只能支持李承晚,其他不管左右都是要清算他们的(标准的朝奸)。在全半岛统一选举下,他们必然被清算,所以要单独建国,挑起战争,依靠美军北上统一,才是唯一出路。正好,李承晚也是这思路。从现有资料看,苏军决定撤军后,大力援助下,北方军事上才有改善,但是两点跟不上,指挥官和有战斗力的士兵,指挥官可以靠苏军顾问,士兵最后靠四野两分建制师,和后来朝鲜族士兵,分两批补充,大概四万多人,这样才在苏军提供重武器,苏军顾问指挥,战斗力士兵上改善,有了优势。美军一开始怕南方挑起大战,拖自己下水,在重武器尤其是装甲部队方面不愿提供太多,这才导致此消彼长,战争爆发后南方一溃千里。但人民军在突破阶段后,由于苏军顾问严格不许过38线,后面的战斗打的极差,只是追击击溃,没有什么歼灭性战果,被仁川一波流带走了大部分主力,基本就废了,靠自己根本恢复不了战力了。
【 在 tp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肯定是事发有因的
: 毕竟谁也不想打仗
: 国内似乎在逃避这段历史
--
FROM 219.237.202.*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南北双方都是这样想的啊
【 在 tp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肯定是事发有因的
: 毕竟谁也不想打仗
: 国内似乎在逃避这段历史
--
FROM 111.207.156.53
到底是谁先打谁?
【 在 tp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肯定是事发有因的
: 毕竟谁也不想打仗
: 国内似乎在逃避这段历史
--
FROM 58.246.57.*
本来美苏在雅尔塔说好,战后朝鲜半岛先由美苏中英联合托管,产生政权后独立。但战后美苏斗争激烈,半岛南北方也是在此背景下斗得很激烈,怎么也没法搞定半岛的政权,而且沿三八线冲突不断。
金日成和李承晚都想把对方干死,统一半岛,但被美苏各自压制。后来苏联转而同意了金日成武统的要求,并给予大力支持,于是战争爆发。
【 在 tp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肯定是事发有因的
: 毕竟谁也不想打仗
: 国内似乎在逃避这段历史
--
FROM 120.244.226.*
那到底是谁先开火的?南还是北?
【 在 chenq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来美苏在雅尔塔说好,战后朝鲜半岛先由美苏中英联合托管,产生政权后独立。但战后美苏斗争激烈,半岛南北方也是在此背景下斗得很激烈,怎么也没法搞定半岛的政权,而且沿三八线冲突不断。
: 金日成和李承晚都想把对方干死,统一半岛,但被美苏各自压制。后来苏联转而同意了金日成武统的要求,并给予大力支持,于是战争爆发。
:
--
修改:tpeng FROM 223.104.67.*
FROM 223.104.67.*
当年战事是谁先挑起来的?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什么叫谁也不想打仗
: 直到今天,韩国也没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 还是主张整个半岛的主权
: ...................
--
FROM 223.1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