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跪坐
我依稀记得我们淄博的确管那种矮个交叉折叠凳叫杌子
问了问旁边济宁的,说不知道有这么叫的
【 在 lvarez (a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扎,或者板凳、杌扎这些原型都一样,2600年前发源于齐国故都,以其工艺独特、外形美观、坚固耐用、携带方便而著称。马扎也称马闸、交杌或交椅,其模样同我们今天见到的小凳子相似,“杌”就是凳子。都不是从西域传入的胡床概念范畴。
--
FROM 210.12.196.*
好像凳子来源还有不是交叉折叠的一种,也是最早汉代笔画就有,细腰圆形,但不确定是不是用来坐的,可能是用来蹬的,原画是有小孩在上面翻跟头。但南北朝的壁画中就有坐姿细腰圆凳。而类似现代的结构的方凳(结构基本一样),是隋代张盛墓出土两件瓷凳模型,凳面长方形,中间有两个小方孔(《考古》,1959年10期),凳腿与凳面同宽,和现代的石凳差不多。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实物凳子资料。这些都跟引入椅子没有关联。
【 在 whih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依稀记得我们淄博的确管那种矮个交叉折叠凳叫杌子
: 问了问旁边济宁的,说不知道有这么叫的
:
--
FROM 114.254.0.*
一则笔记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启,犹跽(ji4),跪姿而背直,臀贴于足跟曰席地,臀不着足跟为跪,跪而背直曰跽
【 在 zhjwzachary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现代人坐在凳子上,双脚垂直下来的坐法,实际上是从南北朝以后才传入,因此也叫“胡坐”。在唐代正规礼仪仍然以“正坐”为主,但社会上已经开始风行起了“胡坐”,到了宋朝,正坐被胡坐所取代,但在重大礼仪场合依然使用正坐。
: 正坐虽然早已被历史所取代,然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气质仍然是有一定意义的。正坐讲究的是心性内涵以及通过坐姿达到一种修身养性,修炼自身气质,内外调合,和气护身,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的目的。寻求的是一种内心与身体的和谐统一,更是一种哲理的升华。坐在地上,能感觉出是一种对自然精神的亲近与追求。因而有些人才说,是更能体现华夏文化,精神境界的最佳外在表现。更能代表华夏原道精神。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3
--
FROM 218.22.25.60
wu子,就是凳子,没有靠背的椅子
河北方言
【 在 whih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依稀记得我们淄博的确管那种矮个交叉折叠凳叫杌子
: 问了问旁边济宁的,说不知道有这么叫的
:
--
FROM 111.200.53.178
擦,破案了,我小时候在河北住过4年,可能确实是河北话不是山东话
【 在 appleling (真水无香) 的大作中提到: 】
: wu子,就是凳子,没有靠背的椅子
: 河北方言
--
FROM 210.12.196.*
应该齐方言片区(济南都市区?)都这么叫。济南东营也这么说。
但是临淄往东和临淄往西方言差距比较大。潍坊话和淄博话很多名词就叫法不同发音也差距大了
而且你说的交叉折叠的一般叫交槎(jiao四声cha轻声)。兀自,兀栅是四个腿的小矮凳子。半大高的没后背的椅子。
【 在 whih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依稀记得我们淄博的确管那种矮个交叉折叠凳叫杌子
: 问了问旁边济宁的,说不知道有这么叫的
:
--
修改:oldgeng FROM 58.240.118.*
FROM 112.80.193.*
确实河北方言,
x型的叫马扎,
四个腿的矮的叫板凳,凳子,高的叫杌子,
山东西北部也这么说,
【 在 whiho 的大作中提到: 】
: 擦,破案了,我小时候在河北住过4年,可能确实是河北话不是山东话
:
--
FROM 111.1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