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诸葛亮出师表的疑问
感觉出师表有点居高临下的意思,像“训孩子”似的。
每个皇帝都认为自己在“亲贤臣“、“远小人”,关键是如何分别贤臣和小人。
【 在 amazing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出师表中强调亲贤臣,选小人,却没有说出识别贤臣,识别小人的理论,而是举例说明,难说没有个人好恶在里面呀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灌水」
--
FROM 115.47.127.*
赞同。
【 在 bhq0919 的大作中提到: 】
: 诸葛北伐其实和桓温,刘裕没啥不同,都是为了保兵权,立权威。
: 但是诸葛在掌握绝对权力之后没有走出篡位那一步,所以是千古圣人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灌水」
--
FROM 115.47.127.*
死后立马被分权,还是挺说明问题的。所以说刘禅不傻。“乐不思蜀”是为了自保。
【 在 wclq 的大作中提到: 】
: 什么叫难说,就是当“亚父”,过爹训儿子的瘾呢。这种人不通过搞北伐抓紧兵权,分
: 分钟给弄死。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灌水」
--
FROM 61.148.245.*
张居正确实挺成功,皇帝唯命是从,大臣马首是瞻,百姓安居乐业,自己纸醉金迷。
其实张应该更进一步,果断力排众议拥立朱常洵为太子,这样不但可迎合万历皇帝,更可以拥立之功,保后世腾达。
【 在 amazingdog 的大作中提到: 】
:
: 皇帝的需求还是很多元的呀,最后这两种人评价权掌握在谁手里就争的头破血流,说到底都想占据道德高地,要单论享受,有的大臣比皇帝更过,譬如张居正和万历就是例子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灌水」
--
FROM 61.148.245.*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朱常洵(1586年2月22日-1641年3月2日)
: 张居正(1525年5月26日-1582年7月9日)
: 张居正死的时候,朱常洵的一半dna还没形成呢
哈哈,我说的呢,还以为张首辅错过一个亿呢。
万历这么高寿啊。
--
FROM 221.223.198.*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朱常洵(1586年2月22日-1641年3月2日)
: 张居正(1525年5月26日-1582年7月9日)
: 张居正死的时候,朱常洵的一半dna还没形成呢
咱们大胆估计一下,如果那时朱常洵出生了,而且万历想立他为太子,张居正会不会支持?
--
FROM 221.223.198.*
是不是明朝第一长寿的了?
万历还不错,和嘉靖差不多,在明朝能算中等偏上吧?和洪武、永乐、仁宣比差点,但比别的都强吧?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位四十八年,活了五十八
: 还行
: --
: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 越吵的凶的人潜意识里是对自己的观点持怀疑态度的,希望依靠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并说服自己。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灌水」
--
FROM 115.47.127.*
万历在张居正在世时也挺认可这种操作的,国泰民安,后面怎么清算那么激烈啊。
按说张居正除了吃点好的、穿点好的、用点好的之外,也没别的缺点啊。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 张居正走之前的操作,太子他直接定了,不需要万历费心
: --
: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 越吵的凶的人潜意识里是对自己的观点持怀疑态度的,希望依靠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并说服自己。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灌水」
--
FROM 115.47.127.*
如果有那种“误差修复反馈”机制就好了,能让皇帝操作接近完美。
【 在 zzyzhur 的大作中提到: 】
:
: 皇帝打仗赢了,国家治好了,那就是“亲贤臣,远小人”
: 反之,则是“亲小人,远贤臣”
: --
: 发自xsmth (iOS版)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灌水」
--
FROM 115.4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