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为啥明军在八旗兵面前是渣渣?
能野战打八旗兵多的很
天启元年浑河之战
白杆兵对八旗兵
以少敌多,打死几千八旗兵
结果被投降的沈阳城上的辽军大炮轰成渣……
【 在 lazygam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八旗军一直打胜仗,打怪升级,打怪升级。
: 明军出了新手村就被灭,出了新手村就被灭,不断循环。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4,3」
--
FROM 101.87.108.*
首先这是天启元年的事
满清那时还没征服朝鲜蒙古
其次总兵力明军是多
但几万辽军躲在更远的地方随时准备跑路
沈阳城里面还有几万辽军已经投降了
本来沈阳投降后大家准备撤
但白杆兵和戚家军跑了几千里来援辽不肯走到沈阳城下又回去
硬要去收复沈阳城
最后只有白杆兵过了浑河
戚家军在南岸
所以才出现白杆兵以少打多
一对一白杆兵不输八旗
最后是被沈阳城头上投降的大炮轰死的
【 在 TEMPLATEcnt 的大作中提到: 】
: 书上记载的战例不可信,向这种记载说对抗了几万八旗,你可以理解成对抗几千,因为满八旗、蒙古八旗、汉八旗全算上直到入关也只有十几万。明朝人口超过满人百倍,从来就不可能派的兵比八旗少,明朝的将军们不是傻子,单兵战斗力打不过清军不是啥秘密,人数还少,那些将军们想送死吗?你当将军你会带一群战五渣出关去挑战人数比你多,两次征服朝鲜,三次征讨蒙古的军队吗?
:
: 【 在 Xaoyao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4,3」
--
FROM 101.87.110.*
是役,川浙明军英勇战斗,但由于汉奸的出卖以及辽东本地军阀及官僚的无耻,终于惨遭失败。而努尔哈赤虽然取胜,却损失了雅巴海、布哈、孙扎钦、巴彦、雅木布里、西尔泰、郎格、敦布达哈、木布、禄汪格等九员战将。尤其是红甲喇军、白旗军、连努尔哈赤最精锐的黄旗军都曾在坚强的川军面前败下阵来。八旗军多名将领甚至在激战中被明军活捉。根据《满文老档》之太祖卷19里的记录,努尔哈赤对浑河北岸八旗步兵败于川兵之事极为愤恨,进行追查,革去了参将拜音达里、游击伊郎阿之职。主要罪状是与川兵相遇时“不战而败走”,批评雅松“率吾常胜之军,望风而走,以失锐气”(见《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三)
“明之步兵,皆系精锐兵,骁勇善战,战之不退,我参将一人、游击二人被擒。”(见《满文老档》上,第117页)“川兵营甚坚”(清人谷应泰《明史记事本末》
“诸将奋勇迎击,败白标兵(即白旗),又败黄标兵(即黄旗),击斩落马者二三千人”(皆见:清人谷应泰《明史记事本末》)
后来的清人魏源也感慨其为:"是役,明以万余人当我数万众,虽力屈而覆,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
【 在 lazygam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白杆兵是以多打少。
: 后金少数白甲冲阵被白杆灭了。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4,3」
--
FROM 220.196.194.*
后金被俘有一个参将、两个游击
战死有名有姓的将领九个
怎么可能才被打死几十个人
后金军参领西佛先、佐领席尔泰、格朗先后阵亡,连后来的清朝史料也记载道:“明之步兵,皆系精锐兵,骁勇善战,战之不退,我参将一人、游击二人被擒。”“川兵营甚坚”……努尔哈赤见初战遇挫,急以“后军往助”。
(《清太祖实录》卷7),川兵也不畏生死寸土不让。据《全边略记》和《山中闻见录》的记载,川军连续击退八旗强劲的步骑猛攻,挟着攻占沈阳之胜利余威的八旗劲旅,竟在四川步兵抗击下“死于枪弩者数千人”,后继骑兵也被打得“纷纷坠马”。
【 在 lazygam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有几千,几十。
:
: 【 在 Xaoyao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4,3」
--
FROM 220.196.194.*
你说的跟我说的不矛盾
最开始是红巴牙喇兵打不过
努尔哈赤急以“后军往助”(《清太祖实录》卷7)
然后又“死于枪弩者数千人”,后继骑兵也被打得“纷纷坠马”——《全边略记》和《山中闻见录》
最后,“李永芳得中国炮手,亲释其缚,人赏千金,即用以攻川兵,无不立碎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补遗》)
【 在 lazygam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白甲杀进去了,被干了。
: ”不待绵甲,红巴牙喇兵至来即进击。”——— 满文老档。
: “红号把牙喇不待绵甲战车至即进战。”——— 太祖实录。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4,3」
--
FROM 220.19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