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为啥明军在八旗兵面前是渣渣?
伏击了脱离大部队的侦查人员,和打败还有一定距离吧?
能和后金军主力正面硬刚的只有袁部
其他的小规模,都难确定是打得谁
当然李晋王表现已经很好了
毕竟大凌河之战时,明军四千被皇太极两百就干翻了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李定国的兵可以打败八旗军?
: 因为李定国军队是二级明军,八旗军是一级八旗。
: 我同意打怪升级理论
--
FROM 42.80.175.*
胡扯八扯
打仗是个细致活
白起关心的是啥?士兵吃的是牛肉还是羊肉
出奇制胜啥的都是敌人犯错,正常还是拼系列
--
FROM 42.80.175.*
差不多了吧,伏击需要敌人犯错
正面硬刚,李晋王就没啥让人眼前一亮的战绩了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他部队连伏击都不会吧?
: 伏击很明显也属于高级战术了吧?
: 这就是一级兵和二级兵的区别了吧?
: ...................
--
FROM 42.80.175.*
明察于秋毫之末,而不见颛顼
战略目标实现了吗?
明末能力挽狂澜的只有袁一人,其他都是“胜仗无数,毙敌几亿,最后转战火星”。。。。
某人那么牛逼,是被陨石砸死了?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切,真的”纵敌逃跑“就不是犯错了?
: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164871: (伪硬核向)以八旗阵亡将领为依据点评明末英豪(1)
--
FROM 36.106.98.*
战绩不说战略目标,你确定你不是在搞笑?
没有目标,说啥战绩?所以说你明察于秋毫之末而不见颛顼,看来说的太深奥了,你没看懂吧?
还有啥还有?明粉坚持永历三百年我也没兴趣,清粉愿意从努尔哈赤起兵算我也没兴趣
知道哪一年发生了啥不就完了?挣这玩意满足脆弱的自尊心,有意思么?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哎呦,又转进到战略目标了,不提战绩了。
: 还有李定国抗清是算明末还是清初呢
--
FROM 42.80.172.*
袁低估了自己,高估了自己人
他死后,还真没人了
【 在 cjohn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
--
FROM 42.80.172.*
版主明示,必当铭记于心
【 在 whiho 的大作中提到: 】
: 擦,什么颛顼,舆薪
:
--
FROM 42.80.172.*
还不是因为你转的那篇文章,非要黑一把袁督师?
你们愿意夸李定国,自己夸就是,李定国也有可夸之处
非要黑袁?
要是你把他文章里关于李定国的部分粘过来,我才懒得说别的
八期入关后,逐渐堕落;李时期,正是满清领导精英丧尽,后续乏力的时候。拿袁时期和李比较,刻舟求剑了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咦?前面不是饶有兴致的谈衡州大捷么,怎么突然变脸切入到宏大战略目标了。
: 是是是,您就知道过了几年您长了几岁,至于您自个儿的身体变化您是不关心的
--
FROM 221.238.245.*
腐化堕落是一部分,生活水平提高是一部分,地理不熟是一部分,统帅部一部分内斗,一部分搞政治去了也是一部分,轻敌是一部分
饶是如此,满清重视起来的地方,还是可以取胜的
所以袁面对的八旗兵是怎么样的,就可想而知了;袁手下,三员大将,不到两万精锐骑兵,被自己人坑死大将一员,不对四千;主力进城修正一下,不让,还能抗住后金军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顿兵南京城下日久,郑的军纪已经松弛,很多战兵都被派去捕鱼了;更要命的是,郑军随军携带家眷,也没有严格执行士兵和家属分别扎营的纪律。这样的不败才奇怪。镇江大捷时,锐气尚在的郑军才是正常水平。
: 八旗兵入关后战力已急剧下降,这是共识。
:
--
FROM 202.113.19.*
宁远、宁锦、北京三战也是以少对多,不都实现了战略目的?
还是看指挥官
【 在 Gary1981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满清定鼎中原的三大关键战役全部都是以多打少、以众击寡。
: 1、萨尔浒战役,双方兵力对比:大明略占上风(总兵力多20%)但分兵三路,局部全是八旗大军占优;
: 2、松锦战役,双方兵力对比:皇太极倾巢而出(总兵力多20%),明军少于清军,总体也是以多打少;
: ...................
--
FROM 202.1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