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古代的六百里、八百里加急一般都不达标吧?
古代驿站正常速度是一天一百五十里, 加急三百里
超过三百里的情况极少见, 六百里八百里啥的, 历史上恐怕总共没几次
【 在 tcwyzhf (整天瞎想的青椒一枚)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两天忽然想到古装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加急传送,动不动就六百里或八百里加急,想知道到底是多快。于是简单查了一下,安史之乱发生地为当时的范阳,即今天的河北涿州,消息用了6天传到华清池李隆基那里,涿州到西安约2000里(即使以唐朝1里相对于现在的450多米计算也只有2220多里),所以平均每天走了不到400里;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年羹尧带着胤禛赈灾的奏折从当时的扬州到北京,大约走了1500里,用了5天4夜,也就是每天大约300里。叛乱这种事事关王朝安危,消息传送员肯定会尽力跑;给康熙报喜讯这种美差大概率可以助力自己的仕途,所以年羹尧虽然没有提到六百里或八百里加急,但自己一定会全力以赴。但二者都远没有达到日行六百里或八百里,看来古代的虚标也很常见[upload=1][/upload]
--
FROM 67.21.85.*
我看到的说法是2500里
【 在 wuyonghai11 (肉番薯) 的大作中提到: 】
: 涿州到西安怎么2000里,1100还是走高速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ad Mini (5th generation)」
--
FROM 67.21.85.*
驿卒只需要认识他附近的几个驿站就行了, 再远的没必要, 换人就行
【 在 wildwood (新生)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有个疑问
那么远的距离,送信的人都认识路吗?
会不会迷路啊
【 在 tcwyzhf (整天瞎想的青椒一枚)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两天忽然想到古装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加急传送,动不动就六百里或八百里加急,想知道到底是多快。于是简单查了一下,安史之乱发生地为当时的范阳,即今天的河北涿州,消息用了6天传到华清池李隆基那里,涿州到西安约2000里(即使以唐朝1里相对于现在的450多米计算也只
--
FROM 67.21.85.*
普通人赶路, 一天五十里, 骑马更慢
因为马吃草用的时间太长了, 只省力, 不省时间
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里, 应该是一人两三匹马轮换才能做到
【 在 xianrena (一剑西来,天外飞仙) 的大作中提到: 】
正常一天旱路60里……水路才能100多里
就是军队的正常行军速度
【 在 tom6bj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代驿站正常速度是一天一百五十里, 加急三百里
: 超过三百里的情况极少见, 六百里八百里啥的, 历史上恐怕总共没几次
:
: ...................
--
FROM 98.1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