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古代的六百里、八百里加急一般都不达标吧?
自己用键盘实操也没啥,
真要混到国师地位的是不可能的。
【 在 FreshSun 的大作中提到: 】
: 水木敌情实操能力如此不堪,如果还老以国师自居,则国之大不幸矣
--
FROM 101.6.130.*
因为这段台词到现在还经常被拿来嘲笑纸上作业者。
【 在 emeraldluna (emeraldluna) 的大作中提到: 】
: 鸡冻了,现在还有人记得高山下的花环啊!
: 来自 LYA-AL00
--
FROM 110.186.70.*
刚试了高德地图,楼主采用的距离应该是涿州到西安的高速公路里程,水平之高让人瞠目结舌
【 在 peterga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里统计的距离,是现在地图上的直线距离还是道路距离?这两者差距可远了。
: 而且现在的工程能力可以翻山修路,当年人力或马力翻山的难度,很可能选择更远距离的绕路。
--
FROM 117.136.0.*
这还没考虑到开国日久官道由于疏于管理出现的各种塌方凹陷,哪怕是今天xxx国道一旦遇到暴雨地震山崩都可能造成道路中断,何况是古代,如果在维修中出现贪污现象,这种注水维护遇到紧急情况就得露底。
【 在 xwnf (xwnf)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哪有高速?很多官道都不是直的,而且路况很不好。
--
修改:bhima FROM 110.186.70.*
FROM 110.186.70.*
你现在开车高速公里每小时跑的相当于那时候的三到五倍,而且马还得一个劲儿跑,再加上水路山路土匪截道啥的就更慢了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两天忽然想到古装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加急传送,动不动就六百里或八百里加急,想知道到底是多快。于是简单查了一下,安史之乱发生地为当时的范阳,即今天的河北涿州,消息用了6天传到华清池李隆基那里,涿州到西安约2000里(即使以唐朝1里相对于现在的450多米计算也只有2220多里),所以平均每天走了不到400里;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年羹尧带着胤禛赈灾的奏折从当时的扬州到北京,大约走了1500里,用了5天4夜,也就是每天大约300里。叛乱这种事事关王朝安危,消息传送员肯定会尽力跑;给康熙报喜讯这种美差大概率可以助力自己的仕途,所以年羹尧虽然没有提到六百里或八百里加急,但自己一定会全力以赴。但二者都远没有达到日行六百里或八百里,看来古代的虚标也很常见
:
: --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36.112.195.*
下一个烽火台不会跟的。你打第一个烽火台的时候第二个烽火台那么近,啥都知道。
而第三个烽火台不看到第二个也不会跟,光你点第一个有啥用?
【 在 ZFS 的大作中提到: 】
: 叛军怎么不假装传个烽火,反正这东西也没有加密
--
修改:jieda FROM 114.249.197.*
FROM 114.249.197.*
脚臭居然不配图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两天忽然想到古装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加急传送,动不动就六百里或八百里加急,想知道到底是多快。于是简单查了一下,安史之乱发生地为当时的范阳,即今天的河北涿州,消息用了6天传到华清池李隆基那里,涿州到西安约2000里(即使以唐朝1里相对于现在的450多米计算也只有2220多里),所以平均每天走了不到400里;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年羹尧带着胤禛赈灾的奏折从当时的扬州到北京,大约走了1500里,用了5天4夜,也就是每天大约300里。叛乱这种事事关王朝安危,消息传送员肯定会尽力跑;给康熙报喜讯这种美差大概率可以助力自己的仕途,所以年羹尧虽然没有提到六百里或八百里加急,但自己一定会全力以赴。但二者都远没有达到日行六百里或八百里,看来古代的虚标也很常见
--
FROM 223.104.42.*
叛军如果让俘虏继续点平安火,然后奔袭长安,是不是就成功了?
【 在 hanweiyizh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紧急的事情靠烽火传递更快,就是信息量不够丰富。西汉从敦煌烽燧传信号到长安只需要60小时。安史之乱,叛军中午攻克潼关,当天傍晚,长安未观测到平安火,玄宗就知道潼关出事儿了。
--
FROM 223.104.3.*
真尼玛秀,古代有高速公路,有隧道吗?路全是翻山越岭,也就是现在的县道乡道的水平,还没有水泥,就是土路。晴天全是土,雨天满是泥。
实际距离比你用地图傻看出来的高速公路远多了。
--
FROM 111.197.251.*
精准到小数点后两位?这次靠谱了!
【 在 FreshS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刚试了高德地图,楼主采用的距离应该是涿州到西安的高速公路里程,水平之高让人瞠目结舌
--
FROM 64.10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