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国史大纲--咸丰遗诏:无论何人,克南京封郡王
清朝大大小小的衙门,不管满人水平多拉
都得安排足够的满人位置,而且都是满人官职高,汉人低
更不用说是军政大臣了
偶尔有几个官员真信了满汉一体上奏折的
都被干掉了
直到后期,农民起义多了压不住了,才有少量汉人混出头
【 在 oldgeng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史大纲 钱穆
: 清中叶以下之变乱
: 三、湘淮军与咸同中兴
: ...................
--
FROM 183.25.120.*
太平天国以后汉人的地方势力已经尾大不掉
八旗军又拉跨
清朝已经搞不定了
根本不存在敢不敢接的问题了
【 在 oldgeng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倒是做个姿态啊。
: 姿态都没做
: 就说别人不敢接。。。
: ...................
--
FROM 183.25.120.*
确实没有天花板---溥仪
【 在 oldgeng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别人不接受推辞
是一回事
但食言而肥
是另一回事。
郭子仪平安史之乱,唐封汾阳郡王,荣宠百年
怎么大清就封王必死?
难道真是因为大清容不得汉人封王?
这还叫大清对汉人没有天花板?
【 在 fanjiyo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假如有那样遗诏
: 姿态做了
: 但任何混官场的都明白,那不过是皇帝做姿态,真干成,谁也不会去接,必然推辞,请封个随大流正常的荣誉封号
: ...................
--
FROM 183.25.120.*
二、六部权力格局
清廷不仅在中枢机构重用旗人,部院下属各衙门,这种情况也普遍存在。六部设立后,“顺治五年以前无汉尚书缺,四年以前,都察院止有满人为承政,后始以汉人为左都御史,所用多为贰臣。” 晚清思想家赵翼批评道:“一部有满、汉两尚书、四侍郎,凡核议之事,宜允当矣。然往往势力较重者一人主之,则其余皆相随画诺,不复可否。” 顺治五年以后,虽旗人、汉人均能充任尚书之职,但是,“向来各部事皆满尚书为政,侍郎皆不能有异词”。
六部官员成分情况,仅从《清朝通志》一书中所记载就可以看得非常明显。笔贴式一职,在任何部门均无汉人,完全由旗人担任。吏部中官职,一些汉人可以充任上至尚书、侍郎,下至郎中、员外郎等官。但是,其他部门的基层官员基本上被旗人垄断。 光绪朝,祭酒盛昱曾言:“八旗之人不及汉人什百分之一,八旗之京官乃多于汉人数倍。”
有清一代,理藩院始终没有汉人在其中任过职。乾隆皇帝认为:“本朝军务,例属之满洲大臣
者,非谓汉人即当优游局外也。第以满洲大臣,夙娴军旅,远胜汉人。国家因能授任,期于公事有济。” 所以,边疆地区大吏和各地驻防八旗的官员如将军、副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均由旗人独揽,只有到了清末才有为数极少的汉人充任。还有一些清廷认为重要省份的总督、巡抚均定为旗缺。
【 在 oldgeng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不知道相关机构沟通,也会有文书材料吧?
你说清末笔记书信这么发达,
大清派人来和曾国藩沟通,曾国藩推辞不要王爵这种高风亮节的事,怎么会没人知道?
曾国藩想造反的笔记书信记载却留下一堆?
莫非大清又搞蚊子狱给删光了?
【 在 fanjiyo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授衔难道是耄去跟每个元帅将军亲自沟通???
: 当然是有关机构派官员负责沟通
:
--
FROM 183.31.30.*
三、掌印权
“首崇满洲”的原则,更能从“掌印权”中反映出来。各部院的掌印官,除了吏部和刑部之外,其
余部院掌印权皆在旗人之手。“京堂皆一满一汉,印归满官。如遣祀郊庙,俱满官,他不得预。”
【 在 oldgeng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不知道相关机构沟通,也会有文书材料吧?
: 你说清末笔记书信这么发达,
: 大清派人来和曾国藩沟通,曾国藩推辞不要王爵这种高风亮节的事,怎么会没人知道?
: ...................
--
FROM 183.31.30.*
顺治十年二月,詹事府少詹事李呈祥上奏陈议:“部院衙门,应裁去满官,专任汉人。”顺治帝就此疏对大学士洪承畴、范文程、额色黑、宁完我、陈名夏等曰:“李呈祥此疏,大不合理。夙昔满臣赞理庶政,并畋猎行阵之劳,是用得邀天眷,大业克成。彼时可曾咨尔汉臣而为之乎?朕不分满汉,一体眷遇,尔汉官奈何反生异意?若以理言首崇满洲,固所宜也。想尔等多系明季之臣,故有此妄言尔。” 刑部判呈祥乱政之罪,应斩首。顺治帝免死罪,流徙于盛京达八年之久。
顺治十一年,给事中李裀直言逃人法之弊时,认为大清有“东人”、“旧人”、“汉人”之分。“皇上为中国主,其视天下皆为一家。必别为之名曰‘东人’,又曰‘旧人’,已歧而二之矣。”从律法角度而言,李裀无罪。但他道出“首崇满洲”之实,让统治者颜面尽失,一开始被定为死罪。最后,“上命免杖,安置尚阳堡”。
顺治十二年御史张嘉请求清廷停止设置满洲官差,被降级调任。
雍正朝,汉人大宗中举人,后入翰林院,官至御史,曾奏言抨击朝廷,“满洲官督抚者过多”。因“条陈失指”之罪,“罢归”。
乾隆帝多次重申:我朝的定制,“内阁系满洲大学士领班”。“各部院带领人员引见,朕降满洲旨意处居多。昔皇祖时,凡遇满洲尚书出差,俱系满洲侍郎领进。班第现已出差,今日兵部引见人员,著照旧例,令舒赫德居首领进。嗣后,即照此遵行。” 先朝老臣张廷玉如此有威望,也只能委居于满洲大学士讷亲、鄂尔泰等人之后。
杭世骏对“首崇满洲”之制,颇为不满,曾公开批判道:“意见不可先设,畛域不可太分。满洲才贤虽多,较之汉人,仅什之三四。天下巡抚,尚满汉参半,总督则汉人无一焉,何内满而外汉也?三江两浙,天下人才渊薮。边隅之士,间出者无几。今则果于用边省之人,不计其才,不计其操履,不计其资俸。而十年不调者,皆江浙之人,岂非有意见畛域。”
乾隆帝看完杭世骏的奏折大为震怒。但是,杭世骏道出了有目共睹的政治话题,高宗又碍于“满汉一体”的政治口号不便严办。只好不给任何罪名,将他革职赶回老家杭州。 乾隆三十年,高宗南巡,特地召见杭世骏,问其以何为生?杭世骏曰:买破铜烂铁。乾隆帝大笑,手书“买卖破铜烂铁”六个字侮辱之。八年之后,高宗再次南巡,还装着关心样子问道:杭世骏还没有死么? 由此可见,乾隆帝对当年杭世骏之折是多么耿耿于怀!
【 在 SaintShaka (天舞宝轮)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掌印权
: “首崇满洲”的原则,更能从“掌印权”中反映出来。各部院的掌印官,除了吏部和刑部之外,其
: 余部院掌印权皆在旗人之手。“京堂皆一满一汉,印归满官。如遣祀郊庙,俱满官,他不得预。”
: ...................
--
FROM 183.31.30.*
顺治表演得太逼真
陈名夏大意了
【 在 oldgeng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陈名夏之死,也是因为想满汉一家。
: 结果就被杀了。
--
FROM 183.31.30.*
我就喜欢看你无脑洗地的样子
【 在 fanjiyouyi (fanjiyo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清朝政坛实行双轨制这没啥疑问
: 管理者,统治阶级重用自己人,这也是人性普遍的必然,跟民族无关
: 关键是满与非满都可以在各等级官员分布,一等大臣也可以有非满人士任职。这点你们无可辩驳。蒙元能达到这个高度吗,远远达不到
: ...................
--
FROM 183.25.120.*
大清祖制也不会让汉人掌管军事大权
无奈太平天国以后已经没办法了
所以曾国藩怎么会怕封王。。。
应该是大清敢封他就敢接才是
再到后来汉人总督们玩东南互保,大清连个屁都没放
【 在 oldgeng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清祖制割让领土么?
: 大清祖制搞租界?
: 大清祖制洋人见官大三级?
: ...................
--
FROM 183.2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