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清代八旗耗费一览
和现在老干部、干休所差别不大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知乎:李梦阳
: 会筹旗人疏通劝惩四条疏:
: 祖时,定甲八万,甲受银若干两,米若干石。至圣祖时,乃增为十二万甲,一甲之丁,至今而为数十丁数百丁者比比。于是一甲之粮,昔足以赡十家者,必不足以赡数十家数百家势也。甲不能遍及,而徒使之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不兵不民,而环聚于京师数百里之内。于是其生日蹙,而无可为计,非旗人之愚不能为生也。虽有干木陶朱之智,不能为生也。岂惟旗人不能自为计,虽尧舜之仁,不能为之计也。
: ...................
--
FROM 59.109.216.*
太花钱了~
--
FROM 111.17.30.*
明朝万历年间,一年财政收入400万白银,乾隆年间,朝政收入一年大约8千万。
明朝典型通货通缩,从朱元璋开始就存在这个问题。美洲大发现,问题开始严重。明朝白银是主要流通货币,朝廷铸钱少得可怜,明朝270年,铜钱铸造仅相当于宋朝3年铸钱量。一开始还好点,美洲大发现,通货通缩问题突然严重。
中国瓷器,丝绸在欧洲大受欢迎,世界白银贸易四分之一被吸到明朝,白银大量涌入明朝,朝廷又不大量铸钱,导致通货通缩。
明朝从永乐开始,皇帝,后妃,设皇庄,成化时期,土地问题开始严重,(皇亲国戚,鹰犬家奴,皇子公主增多)诸王,公主,外戚,宦官等等家奴,锦衣卫等等鹰犬,开始大量占有土地,除非有赵奢这样的税务官,否则,谁敢去收税。这帮人不但占土地,开皇店,卖盐引,做垄断生意,都是巨富。
皇子在封地,开皇店,垄断盐业,都是巨富,明朝末年,李自成打开封,周王拿出150万白银,当做军饷,招募敢死队,当时朝廷一年收入,不过400万白银。
军队设置军屯卫所,用来养兵,自给自足结果呢,士兵穷得吃不饱饭,
土地是有数的,外戚是增长的,外戚外戚之间,为了土地,火拼,鹰犬家奴之间,为了土地,也没闲着。
清朝八旗兵民合一,每个旗人一出生,每月2两白银,,大米没记错的话200斤,工资。
皇子截止到康熙朝,他们结交大臣,派白手套之类的帮他们弄钱,每个人都不差钱。
雍正开始,皇子不准结交大臣,从那时起,皇子就靠工资活着,每个都苦哈哈的,钱不够用,皇帝只能赏个当铺,贴补家用。
皇子都苦,公主更别提了,从乾隆和敬和孝开始,一直到清末寿臧,每个公主钱不够用,入不敷出,只能靠皇帝贴补,皇帝只能赏个当铺,贴补家用。
皇子公主都这样,外戚就别提了,乾隆继后娘家侄子那肯苏袭爵承恩公,自己又是一等侍卫,乾隆22年向内务府广储司借了6千两白银,修祖坟,从每年承恩公俸禄里扣还,一直扣到乾隆44年那肯苏去世,还没还完,内务府奏报乾隆,乾隆批示;不用还了。
孝全爹早逝,大哥早逝,侄子袭爵三等公外加一等男,生前借内务府3千两修祖坟,每月从俸禄里扣还,侄子道光末年扔下两个年幼的儿子,去世。
1851年,咸丰外婆托本旗旗主待递奏折,意思就是,我是寡妇,我的儿媳妇是寡妇,我的孙媳妇是寡妇,我们家三代寡妇外加两个年幼曾孙,家徒四壁,没能力继续偿还3千两白银债务,咸丰批示;等这两个孩子及岁,带领引见,袭爵之后,继续偿还,还完为止。
慈安哥哥袭爵,是杭州将军,去世后儿子袭爵,每年靠着年底3千两白银赏赐过日子,慈安去世后,3千两不赏了,一到雨季房屋漏雨,院里积水,都没钱修。
慈禧娘家也穷,慈禧不但不帮衬,反而竟赏赐一些不实用的东西,打赏太监,每个太监至少10两白银,只好去当铺典当,用来赏银。
看看明朝外戚,周老爹穷的叮当响,女儿当了17年皇后,李自成从周老爹手里,搜刮出57万白银。
--
修改:yushan11 FROM 223.72.77.*
FROM 223.72.77.*
总的蛋糕就那么多,拿了大头给王爷们,剩下的哪里出?只能是加重其他农民的负担
你只看明初,不看明末,添了辽饷、剿饷、练饷,三饷加起来比正赋还多。
农民常常是倾家荡产,也交不完这些“皇粮国税”。最终导致流民起义推翻明王朝。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王爷只能收取国家规定的那部分,
: 汉初是15税一,
: 明初是30税一吧。
: ....................
--
FROM 146.151.118.*
以为高薪养一堆打手就能维W的,基本就是智商小学水平,历史课还不及格的档次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知乎:李梦阳
: 会筹旗人疏通劝惩四条疏:
: 祖时,定甲八万,甲受银若干两,米若干石。至圣祖时,乃增为十二万甲,一甲之丁,至今而为数十丁数百丁者比比。于是一甲之粮,昔足以赡十家者,必不足以赡数十家数百家势也。甲不能遍及,而徒使之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不兵不民,而环聚于京师数百里之内。于是其生日蹙,而无可为计,非旗人之愚不能为生也。虽有干木陶朱之智,不能为生也。岂惟旗人不能自为计,虽尧舜之仁,不能为之计也。
: ...................
--
FROM 114.84.209.*
赞
【 在 yushan11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朝万历年间,一年财政收入400万白银,乾隆年间,朝政收入一年大约8千万。
:
: 明朝典型通货通缩,从朱元璋开始就存在这个问题。美洲大发现,问题开始严重。明朝白银是主要流通货币,朝廷铸钱少得可怜,明朝270年,铜钱铸造仅相当于宋朝3年铸钱量。一开始还好点,美洲大发现,通货通缩问题突然严重。
: ...................
--
FROM 222.128.117.*
八旗打准格尔打沙俄打中亚打缅甸开疆辟土
明朝宗室有啥功绩?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知乎:李梦阳
: 会筹旗人疏通劝惩四条疏:
: 祖时,定甲八万,甲受银若干两,米若干石。至圣祖时,乃增为十二万甲,一甲之丁,至今而为数十丁数百丁者比比。于是一甲之粮,昔足以赡十家者,必不足以赡数十家数百家势也。甲不能遍及,而徒使之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不兵不民,而环聚于京师数百里之内。于是其生日蹙,而无可为计,非旗人之愚不能为生也。虽有干木陶朱之智,不能为生也。岂惟旗人不能自为计,虽尧舜之仁,不能为之计也。
: ...................
--
FROM 222.128.117.*
挂名王府,国家就收不到税了
【 在 stochasys 的大作中提到: 】
: 八旗兵是兵,虽然后来战斗力渣,但也是兵。明朝的宗室除了俸禄,占地更是疯狂。比如,蜀王到了万历年间,成都府11个州县的良田沃土,蜀王府竟然独占了70%!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M2012K11AC」
--
FROM 223.104.39.*
明朝财政收入少,并不是通缩。
明朝是一次分配比较发达,二次分配(财政)盘子小。
比如士绅(科举中进士、举人的)免税免疫,地方集资办学,读书领廪粮等等。
明清之际,经济并无显著进步。之所以清代岁入高,不过是把明代大量一次分配内容都给划到二次分配(财政)里了。明清岁入的差值,实际上就是明代一次分配的总量。
【 在 yushan11 (灵珊)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朝万历年间,一年财政收入400万白银,乾隆年间,朝政收入一年大约8千万。
: 明朝典型通货通缩,从朱元璋开始就存在这个问题。美洲大发现,问题开始严重。明朝白银是主要流通货币,朝廷铸钱少得可怜,明朝270年,铜钱铸造仅相当于宋朝3年铸钱量。一开始还好点,美洲大发现,通货通缩问题突然严重。
: 中国瓷器,丝绸在欧洲大受欢迎,世界白银贸易四分之一被吸到明朝,白银大量涌入明朝,朝廷又不大量铸钱,导致通货通缩。
: ...................
--
FROM 61.48.215.*
@whiho 举报
“中国人凭什么再养几十万特权刽子手”
这是不是历史虚无?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少偷换概念了。明宗室天下养是什么时候?万历年间明宗室数量开始成为问题(大概涨到10万人以上),这时离明朝建立200多年了,这属于王朝末期病。后面明朝自食其果,让人民推翻。
: 结果来了满清攫取了革命果实,一开国就几十万特权阶级。哪个封建王朝一开国就几十万皇族??你能想象洪武年间朱元璋让全国姓朱的都搞特权?拿八旗问题这种民族问题,跟皇族问题这种阶级矛盾问题,混为一谈,纯粹是别有用心。
: 由大顺到满清,本来已经即将缓和的阶级矛盾,又被反动势力绞杀。中国人凭什么再养几十万特权刽子手?
--
FROM 222.12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