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每个朝代总结一个最显著特色符号事件
确实,要从巧合角度讲的确是这样的。
【 在 whiho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是巧合了
: 巧合到这种程度,基本可以说是百口莫辩了
发自「今日水木 on LDN-AL00」
--
FROM 117.136.38.*
提不提长城,那些历史都在那里.蒙古国也已经独立好多年了.
长城是中国团结形成的象征,而不是分裂的话柄.
西窜的匈奴去了中亚和欧洲,融入中国的是内附到长城之内的南匈奴.
融入中国的是一同抗战的内蒙古,而不是归附俄国的外蒙古.
【 在 sailorm 的大作中提到: 】
: 长城起源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秦朝为了抵御匈奴把他连了起来,但实际上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长城,是明朝为了抵御蒙古人重新翻修再造的。
: 中华文明讲究的是文化民族,而不是现后来西方兴起的撕裂化碎片化的民族,我不推荐长城,并不是长城不好,而是不想在现代这种西方文化强势的背景里,大力提倡容易给西方制造中国中原地区和满蒙各族自古分裂的话柄
: 中华文明能亘古不变延续几千年不断根,这在人类文明里面独一份,我们有我们的缺点,也有很多优点,现在不是以前落后挨打需要一切西化以洋为美的年代了,中华文明里面可以说的东西太多
: ...................
--
修改:pingguofei FROM 124.200.108.*
FROM 124.200.108.*
那我换个说法,你现在能看到的长城,都是明长城。跟秦没什么关系。
【 在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提不提长城,那些历史都在那里.蒙古国也已经独立好多年了.
: 长城是中国团结形成的象征,而不是分裂的话柄.
: 西窜的匈奴去了匈奴,融入中国的是内附到长城之内的南匈奴.
: 融入中国的是一同抗战的内蒙古,而不是归附俄国的外蒙古.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DN-AL00」
--
FROM 117.136.38.*
换个说法,应该是: 你现在在北京能看到的长城,大多都是明长城;秦长城在阴山山脉一带/在长白山区,虽历经沧桑,但依然清晰可见.
长城不是边界,不是裂痕,而是内部团结一致对外的防御工事,即便到了1960年代,对苏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布局还是主要依托阴山山脉,再一次呼应了秦汉长城.
【 在 sailorm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我换个说法,你现在能看到的长城,都是明长城。跟秦没什么关系。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DN-AL00」
--
修改:pingguofei FROM 124.200.108.*
FROM 124.200.108.*
唐不仅仅是诗歌吧?那时候真的是世人向往,可惜没持续多久
宋工商业高度发达,明禁海还强化了户口,有点农奴特征了
【 在 qius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种总结发布在国际媒介,面向全世界受众
:
: 秦,始建完整长城
: 汉,?汉族?
#发自zSMTH@MI Note 3
--
FROM 106.121.140.*
汉:封狼居胥
唐:丝绸之路
【 在 qius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总结发布在国际媒介,面向全世界受众
: 秦,始建完整长城
: 汉,?汉族?
: ...................
--
FROM 106.122.2.*
秦 书同文车同轨
汉 丝绸之路
晋 书圣王羲之
隋 千古大运河
唐 盛唐诗歌
宋 宋词
元 元曲
明 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
清 千年未有之变局(无论疆域、文字、思想、社会变革)
应符合所说的社会文化要素
【 在 qiushou (必填)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为每个朝代总结一个最显著特色符号事件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Jan 1 22:18:10 2022), 站内
:
: 这种总结发布在国际媒介,面向全世界受众
:
: 秦,始建完整长城
: 汉,?汉族?
: 晋,三国归晋
: 隋,大运河
: 唐,诗歌繁荣
: 宋,?
: 元,蒙古帝国,有史以来最大帝国
: 明,?
: 清,京剧
:
: 大家帮忙参谋参谋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223.104.40.*]
--
FROM 202.120.235.*
建议你直接就问如果印这种T恤,那么印一个朝代名,后面跟什么,类似秦—万里长城,汉—丝绸之路,清—京剧。。。。
你现在这种问法,大家肯定觉得有更合适的,但是如果印T恤的话,写一个“秦—郡县制”确实不如万里长城正常。。。。
【 在 qius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大环境下,中外关系确实敏感
: 我想做的事情,类似于印T恤,在上面写一个秦字,再写几行万里长城什么的,受众就是老百姓。
: 我认为长城能帮助大家理解秦,就印个长城,你认为同文共轨更具特征,也没错。
: ...................
--
FROM 120.246.124.*
秦:一
汉:儒
晋:谈
唐:诗
宋:词
元:大
明:民
清:奴
感觉没有一个是能让外国人轻易理解的。
其实很简单,两个办法,一,贴人物。二,贴东西
秦:秦始皇,兵马俑
汉:董仲舒,汉服(马王堆辛追夫人汉服)
晋:王羲之,字帖
唐:李白,昭陵壁画
宋:苏轼,清明上河图(如果是讲给中国人听,我会推荐岳飞,秦桧跪像)
元:忽必烈,地图
明:郑和,宝船
清:慈禧,颐和园
【 在 qius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总结发布在国际媒介,面向全世界受众
: 秦,始建完整长城
: 汉,?汉族?
: ...................
--
FROM 112.80.24.*
T恤是个比较类似的比方,不是真的
输出物品是图、文结合的画面
【 在 ibriano 的大作中提到: 】
: 建议你直接就问如果印这种T恤,那么印一个朝代名,后面跟什么,类似秦—万里长城,汉—丝绸之路,清—京剧。。。。
: 你现在这种问法,大家肯定觉得有更合适的,但是如果印T恤的话,写一个“秦—郡县制”确实不如万里长城正常。。。。
:
: ...................
--
FROM 39.15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