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用人工之智能读历史文献,是不是更有利?
能做到数字化,现在的ai翻译系统就是先数字化,再翻译。
【 在 Adelheid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献的数字化先做了再说
--
FROM 111.201.42.*
有文本情感分类系统
【 在 nij 的大作中提到: 】
: 语义识别现在还很初级,另外我觉得不该是不带感情,而是要识别出文献作者的感情,然后做过滤处理
--
FROM 111.201.42.*
按道理这些字体都可以通过训练识别。然后可以继续操作。
就看有没有人提供经费了。
【 在 nij 的大作中提到: 】
: 肯定没拿古文训练过,还得是看上去秉笔直书的历史文献
--
FROM 111.201.42.*
这个先建立词索引字典,再搞词嵌入,然后rnn等等,是
电脑那领域的技术。
准确率打个比方,和停车场摄像头对车牌的识别准确率差不多。
【 在 Adelheid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字化的时候能保证准确率么?
--
FROM 111.201.42.*
都是一样的,使用的同一种技术。别看手写体识别和印刷体标准体识别,看起来差很多,实际上用完全一样的技术,而且理论上识别率达不到100%,实际使用中准确率比人类肉眼高。
要是过去,用模式匹配之类的分析手写体费了牛劲了,现在一切变得简单的很。
古籍难点不在文字识别,对于现在人工智能来说,文字识别太简单了。难点在于语义分析,但是现在也用同一种技术进行分析。
【 在 Adelheid 的大作中提到: 】
: 车牌是标准字体,古籍数字化的难点在文字识别
--
修改:branco FROM 223.104.41.*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