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啥左宗棠一看就是牛人
是的,他的传世著作还是颇多的。再加上他跟人一起完成的东西。
【 在 oldg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贺长龄好像挺有名,应该还有不少著作传世
--
FROM 114.246.107.*
嗯,实际上,湘军几个核心人物及相关的,曾左胡江等人,都是该学中人。本身向林推荐的左的,就是胡。
【 在 jeedy 的大作中提到: 】
: 涨知识了
--
FROM 114.246.107.*
这两观点靠谱
一方面人才没有人引荐的,肯定没有人知道
这种成了牛人的,除了本身牛,还有人引荐才成
就像战国那些去秦国之类国家混的人才,都是有牛人引荐的
发信人: wclhc (五处梁海潮),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为啥左宗棠一看就是牛人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Jan 15 14:41:40 2022), 站内
就跟我在厕所看到的都是去撒尿拉屎的一样。
落魄的时候没人答理的,大概率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你把因果搞反了。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十九世纪初,有一个学派,在乾嘉考据之风兴起的背景之下,走向其反面,注重天文地理技术等实学,这就是经世致用学派。其渊源可以至少上溯到明清之际。在嘉道年,这一学派在湖湘非常兴盛,这也成为了后来湘军兴起的学术背景。
: 而左宗棠,在这个学术圈子里,颇有名气。比如他曾经师从何熙龄,而何熙龄之兄贺长龄曾经主政多地,他曾托魏源著有《皇朝经世文编》,是经世学派的代表作之一。他们兄弟俩是湖南善化人。同样的,陶澍也是这个学术圈子里的人。在京城来说,曾国藩及其老乡唐鉴好友倭仁也是这一学派中人。再有,林则徐与这一学派也多有联系,与魏源也是好友。所以在其最后的岁月里,路过湖南,才在人介绍下认识了左宗棠,进而把新疆相关的材料交给了左。实际上,湘军几个核心人物及相关的,曾左胡江等人,都是该学中人。本身向林推荐的左的,就是胡。
: 在这个大背景下,陶澍之托也就不显得突兀了。且这一学术氛围,也是之后湘军能在乱世中兴起的一个思想准备。
: ...................
--
FROM 111.199.184.*
一般来说有才能的人还是能看出一点端倪的,但牛到哪个程度,可能说不准。
至于落魄收到礼遇方面……你可以认为礼遇了很多落魄的人,多数礼遇都打水漂,个别成功了会被记住,未必就是看人非常准。
【 在 jeedy (大家好)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事人遇到他,就知道他是大牛人。
: 他落魄的时候,遇到林则徐,陶彭等,受到超过他身份的礼遇。包括肃顺都为他奔走。
--
FROM 115.195.64.237
确实如此。
左宗棠能够在40岁中年之后迅速获得重用并成为封疆大吏,本质上还是咸丰皇帝有识人之明。
1.林则徐病死前给咸丰皇帝上的遗折里强烈推荐左宗棠,这是咸丰第一次知道左宗棠的名字;
2.湖南巡抚骆秉章及前任张亮基都向咸丰皇帝推荐过幕僚左宗棠;
3.清廷要求中央各部院京官推荐人才,左宗棠又名列其中;
4.因樊燮案,官文、胡林翼、曾国藩等几派势力卷入,从湖广到京城,肃顺、潘祖荫等多个重量人物为左宗棠说话。
在林则徐、胡林翼、曾国藩、肃顺等多个重臣反复推荐下,咸丰皇帝心里已基本确定左宗棠是人才,下定决心重用左宗棠,授三品太常寺卿帮办江南军务,相当于湘军副帅,地位仅次于曾国藩,比李鸿章地位高得多,这时候李鸿章还只是曾国藩的一个幕僚。有了皇帝的正式旨意,曾国藩也顺水推舟,让左宗棠自领一军彻底单飞,从此之后鱼入大海、潜龙升天,左宗棠后面的人生就直接开挂了。。。
【 在 shazhula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两观点靠谱
: 一方面人才没有人引荐的,肯定没有人知道
: 这种成了牛人的,除了本身牛,还有人引荐才成
: ...................
--
修改:Gary1981 FROM 124.127.42.*
FROM 124.127.42.*
用现在的眼光看他的确牛。或者换句话说。用汉族的眼光看很牛。他是明清之际的杂学集大成者之一。
【 在 jeedy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事人遇到他,就知道他是大牛人。
: 他落魄的时候,遇到林则徐,陶彭等,受到超过他身份的礼遇。包括肃顺都为他奔走。
--
FROM 1.196.171.*
但是这只能说明左宗棠的文化功底不错,远胜过他的举人功名。至于他为什么打仗厉害,除了上阵砍人不会,其他跟打仗有关的运筹帷幄、组织后勤、攻心等等,都比曾李明显强出一截,只能类比太祖,他就是天生会这个。剿灭太平军其实不算什么,真正牛逼的是横扫回区和新疆。换各位迪庆,甚至是普通将领,不要说带六万人去新疆打仗,就算带他们去旅游,管吃管住三年都弄不了。比如杨岳斌何许人也,去了陕甘,有整个湘系集团鼎力支持,照样灰头土脸干不下去。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十九世纪初,有一个学派,在乾嘉考据之风兴起的背景之下,走向其反面,注重天文地理技术等实学,这就是经世致用学派。其渊源可以至少上溯到明清之际。在嘉道年,这一学派在湖湘非常兴盛,这也成为了后来湘军兴起的学术背景。
: 而左宗棠,在这个学术圈子里,颇有名气。比如他曾经师从何熙龄,而何熙龄之兄贺长龄曾经主政多地,他曾托魏源著有《皇朝经世文编》,是经世学派的代表作之一。他们兄弟俩是湖南善化人。同样的,陶澍也是这个学术圈子里的人。在京城来说,曾国藩及其老乡唐鉴好友倭仁也是这一学派中人。再有,林则徐与这一学派也多有联系,与魏源也是好友。所以在其最后的岁月里,路过湖南,才在人介绍下认识了左宗棠,进而把新疆相关的材料交给了左。实际上,湘军几个核心人物及相关的,曾左胡江等人,都是该学中人。本身向林推荐的左的,就是胡。
: 在这个大背景下,陶澍之托也就不显得突兀了。且这一学术氛围,也是之后湘军能在乱世中兴起的一个思想准备。
: ...................
--
修改:tdyytd FROM 207.6.11.*
FROM 207.6.11.*
这不是一事儿。楼主问的不是“左为啥牛”,而是在问“在左寒微时,别人是咋就能知道他牛的”。。。
【 在 tdyyt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这只能说明左宗棠的文化功底不错,远胜过他的举人功名。至于他为什么打仗厉害,除了上阵砍人不会,其他跟打仗有关的运筹帷幄、组织后勤、攻心等等,都比曾李明显强出一截,只能类比太祖,他就是天生会这个。剿灭太平军其实不算什么,真正牛逼的是横扫回区和新疆。换各位迪庆,甚至是普通将领,不要说带六万人去新疆打仗,就算带他们去旅游,管吃管住三年都弄不了。比如杨岳斌何许人也,去了陕甘,有整个湘系集团鼎力支持,照样灰头土脸干不下去。
--
修改:molar FROM 210.12.245.*
FROM 210.12.245.*
上班一个圈子混的,大家都知道哪些同事在某个领域牛逼,哪些人能冲,工作中没遇到问题还好,遇到搞不定问题肯定想到这些人
【 在 jeedy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事人遇到他,就知道他是大牛人。
: 他落魄的时候,遇到林则徐,陶彭等,受到超过他身份的礼遇。包括肃顺都为他奔走。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7 Plus」
--
FROM 117.136.8.*
按我的人生经验,答案也可能在长相上
有的人的确一看就不是一般人
【 在 molar (molar,嗯。molar,哦?molar,噢!)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不是一事儿。楼主问的不是“左为啥牛”,而是在问“在左寒微时,别人是咋就能知道他牛的”。。。
--
FROM 36.1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