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春秋时期就懂得这个了,很牛啊
几千年的统治之道,未必有变化
【 在 lu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月,郑人铸刑书。叔向使诒子产书曰:“始吾有虞于子,今则已矣。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犹不可禁御,是故闲之以义,纠之以政,行之以礼,守之以信,奉之以仁,制为禄位以劝其从,严断刑罚以威其淫。惧其未也,故诲之以忠,耸之以行,教之以务,使之以和,临之以敬,涖之以强,断之以刚。犹求圣哲之上,明察之官,忠信之长,慈惠之师,民于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祸乱。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矣。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之兴,皆叔世也。今吾子相郑国,作封洫,立谤政,制参辟,铸刑书,将以靖民,不亦难乎?《诗》曰:‘仪式刑文王之德,日靖四方。’又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如是,何辟之有?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肸闻之,国将亡,必多制,其此之谓乎!”复书曰:“若吾子之言。侨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既不承命,敢忘大惠?”
: 这是时人攻击子产铸刑书的言论。西方汉么拉比法典比子产早1000多年
: 没想到今天还有人有这种思想。果然是民智未开
: ...................
--
FROM 118.197.27.*
统治之道
你不懂
【 在 Simu1ink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应该明确
: 否则潜规则盛行,增加内耗
: 现代文明社会下的法治的确应如你所述
: ...................
--
FROM 118.197.27.*
差不多
枪杆子里出政权
【 在 AP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啥狗屁道理?法律不公布,就是我是王,老子说啥就是啥?
: [upload=1][/upload]
--
FROM 118.197.27.*
最高人民法院算老几?
院长离常委差好远
【 在 bulletproof 的大作中提到: 】
: 解释权归最高人民法院?
--
FROM 118.197.27.*
你看鑫,日子过得很好
【 在 ztysy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玩意适用于帝王集权统治,个人意识比较强,但并不利于现代社会管理
: 都社会主义社会了,一堆人封建遗老还抱着这种集权管制思路,国家还有个鸡毛的前途。历史大趋势是从奴隶、封建向现代发展总看得到吧
: 另外,这个套路,对权力的平稳交接危害极大,当权者被反噬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是注定被抛弃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 ...................
--
FROM 118.197.27.*
法治?
对统治者来说,那不太好,束缚手脚
【 在 dingo2003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不仅仅是罪犯,而是所有人都有这个需求。
: 公民的什么行为会触犯法律,行为会有什么法律结果,必须是确定,这是法治的基础
: 有句话叫三年不亏。
--
FROM 118.197.27.*
那是明面上的
就好比说让公仆为人民服务
【 在 bayernfans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错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可比春秋时期早多了,三代时期就是这样,属于保守守旧派的做法。而春秋战国时期法制的进步,就是以子产、法家为首的一帮人打破“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守旧做法,公开律条,推进社会进步。
: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属于被批判、被否定的反动落后典型,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的破烂,而不是被从垃圾堆里翻出来当作宝贝。
--
FROM 118.197.27.*
历史倒退不倒退又没标准答案
统治者更爽是实实在在的
【 在 AP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不原始社会比谁拳头大么,历史的倒退而已,牛个屁的牛,楼主真是无病呻吟,往地上吐一把痰蹲下端详,结果来一群人围观一起端详,无聊。
--
FROM 118.197.27.*
表面的法律和实际法律的差距,阁下知道多少?
真正的法律对你公开吗?
【 在 APC 的大作中提到: 】
: 显然有答案,从过去进化到现在,法律公开都上千年了,你要装看不到?
:
--
FROM 118.197.27.*
对那边不了解
你听说过内部文件不?
【 在 APC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米帝公开的那些法律一定不是实际的法律,你就是这个意思对吧。
:
--
FROM 118.19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