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韩国发现1500年前王陵为中国工匠所建
- 韓聯社近日報道,韓國國立扶余文物研究所表示,去年(2021年)在忠清南道公州武寧王陵附近出土的墓磚,確認是由中國古代工匠制造。武寧王陵建於百濟時期,距今約有1500年歷史。
 
 研究所表示,相關磚塊位於陵墓入口處,有蓮花紋,側面刻七個漢字——「造此是建業人也」。建業是南京的古稱。研究所強調,這意味著造磚工匠來自中國。
 
 韓國公州教育大學教授李炳鎬(音譯)表示,從墓磚上發現「建業」可見,當時百濟和中國有過交流。而從字體來看,可能系中國人刻寫。但建業人是參與磚石建造,還是參與整個石墓建造,尚難下結論。
 
 武寧王陵,正式名稱為公州宋山里7號墳,位於韓國忠清南道公州市,是百濟第25代王武寧王及其王妃的合葬墓,於1971年被發現。由於發掘的時候發現墓誌銘:「寧東大將軍百濟斯麻王、年六十二歲、癸卯年五月丙戌朔七日壬辰崩到」,參照史料,判定此墳為百濟第25代國王武寧王的墳墓。
 
 武寧王陵為磚室墳,棺材是用日本出產的日本金松製作的。此墳內出土有金製冠飾、貼有金箔枕頭、金細工製品、來自中國南北朝時期的銅鏡及陶瓷器等等三千餘件華麗的文物。
 --
 FROM 116.233.72.*
 
- 坦赞铁路不知道枕木下有没有刻字
 
 
 【 在 RuralHunter (渔父) 的大作中提到: 】
 : 韓聯社近日報道,韓國國立扶余文物研究所表示,去年(2021年)在忠清南道公州武寧王陵附近出土的墓磚,確認是由中國古代工匠制造。武寧王陵建於百濟時期,距今約有1500年歷史。
 :   研究所表示,相關磚塊位於陵墓入口處,有蓮花紋,側面刻七個漢字——「造此是建業人也」。建業是南京的古稱。研究所強調,這意味著造磚工匠來自中國。
 :   韓國公州教育大學教授李炳鎬(音譯)表示,從墓磚上發現「建業」可見,當時百濟和中國有過交流。而從字體來看,可能系中國人刻寫。但建業人是參與磚石建造,還是參與整個石墓建造,尚難下結論。
 : ...................
 --
 FROM 77.21.147.*
 
- 《梁書·諸夷·百濟》:「中大通六年、大同七年,累遣使獻方物;幷請《涅盤》等經義、《毛詩》博士,幷工匠、畫師等,敕並給之。」  
 
 【 在 RuralHunter (渔父) 的大作中提到: 】
 :  韓聯社近日報道,韓國國立扶余文物研究所表示,去年(2021年)在忠清南道公州武寧王陵附近出土的墓磚,確認是由中國古代工匠制造。武寧王陵建於百濟時期,距今約有1500年歷史。
 :
 :    研究所表示,相關磚塊位於陵墓入口處,有蓮花紋,側面刻七個漢字——「造此是建業人也」。建業是南京的古稱。研究所強調,這意味著造磚工匠來自中國。
 :
 --
 FROM 121.35.183.*
 
- 完蛋,会不会因此认定1500年前就开始统治中国了?
 
 【 在 RuralHunter (渔父) 的大作中提到: 】
 : 韓聯社近日報道,韓國國立扶余文物研究所表示,去年(2021年)在忠清南道公州武寧王陵附近出土的墓磚,確認是由中國古代工匠制造。武寧王陵建於百濟時期,距今約有1500年歷史。
 :   研究所表示,相關磚塊位於陵墓入口處,有蓮花紋,側面刻七個漢字——「造此是建業人也」。建業是南京的古稱。研究所強調,這意味著造磚工匠來自中國。
 :   韓國公州教育大學教授李炳鎬(音譯)表示,從墓磚上發現「建業」可見,當時百濟和中國有過交流。而從字體來看,可能系中國人刻寫。但建業人是參與磚石建造,還是參與整個石墓建造,尚難下結論。
 : ...................
 --
 FROM 111.30.223.*
 
- 侯景之乱后造的话,倍增伤感
 --
 FROM 222.1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