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满清经常把一些犯罪之人流放到宁古塔
也是自己所谓龙兴之地?
是不是也让这些有文化的人在自己老家普及文化知识?
有没有一些文献记载 流放宁古塔之人的之后记载
百度百科查了一段
清代,不少文人学子因文字狱或科场案被流放宁古塔。他们当中有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大文豪金圣叹的家属,思想家吕留良的家属,安徽方拱乾、方孝标家庭,浙江扬越、杨宾父子,著名诗人吴兆骞,佛学家函可,文人张缙彦等等。当他们历经了人生的浩劫,生活进入常态,文化意识顽强复苏之后,这片相对蛮荒的土地便有了人文的色彩和真理的力量。佛学家函可传授佛法,教授农耕和商贾;杨越传播耕作技术,并教人改“掘地为屋”为“破木为屋”;方拱乾著《宁古塔志》;吴振臣著《宁古塔纪略》;张缙彦著《宁古塔山水记》;杨宾著《柳边纪略》。而早在南宋时期,具有“宋代苏武”之称的南宋名臣洪皓,在出使东北,被金人扣留的时候,已经在晒干的桦树皮上默写出《四书》,教村人子弟。在宁古塔众多的流人中,文学造诣最高,名气最大的是吴兆骞。他五十四年的生命中,在宁古塔生活了二十二年,宁古塔这个“塞外绝域”的山山水水,风土民情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记忆中,凝固于他的笔端,他将自己戍居塞外的不同思绪,写成著名诗词集《秋笳集》和《归来草堂尺牍》流传于后世,让今天的人们有幸了解三百多年前的东北和宁古塔。
宁安市政协主席关治平,在《流人吴兆骞与“秋笳集”》一文中写道:流人到宁古塔各旗,都分给住房、耕牛和土地。宁古塔的官吏及当地百姓十分敬重这些读书人,高看一眼。流人在宁古塔,虽是刑余之人,尚且自由,从大将军到副都统、协领、佐领大都与交结为友好,而文人们还可经常相聚。吴兆骞虽有文才在身,但不会耕作,又无生存之道,初到之时意气消沉。后来,吴兆骞就利用自己的长处开馆授徒。他的文采被官方和同去的流人所看重,第一个教的是宁古塔第一个流人陈嘉猷的长子陈光召,他也是吴兆骞最钟爱的弟子。后来,巴海将军专门聘吴兆骞为书记兼家庭教师,教授他两个儿子额生、尹生读书。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流放在宁古塔的文人,时而相聚饮酒赋诗,时而又寻密探幽,登临山水。他们都撰有宁古塔的记述,以山川风土人情为最多,还为宁古塔的名胜命名。吴兆骞、张缙彦在新城西门外的鸡陵山下发现了著名的泉水,称之为北国名泉。张缙彦为之命名“泼雪泉”,并请来石匠帅奋于此泉附近悬崖的石壁上勒石。游西山,探访东山白石崖,到东京城(渤海上京城)去寻访古迹。寄情于山水之间,是流人的苦中之乐,形成了文武相融的和谐时代。吴兆骞等一批著名流人在宁古塔,受到了宁古塔将军巴海、副都统安珠瑚、萨布素等人的优待。
--
FROM 101.224.50.*
这是为何
【 在 hanweiyizhao 的大作中提到: 】
: 乾隆之后,就都去新疆了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6s Plus」
--
FROM 140.207.23.*
我所感兴趣是这些很多能人被流放到之后 对当地的文化知识是否造成了正向影响呢?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扯淡,按这个逻辑沙俄把政治犯送到西伯利亚也是为了开发?明显就是为了隔绝他们和外部的联系。
--
FROM 101.2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