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科举之前通向权力顶峰的只有联姻一条路吧
普通人实现阶层跨越原本就是很难的事,想抵达权力顶峰就更难了,历史上提供的途径少之又少
【 在 tcwyzhf (整天瞎想的青椒一枚)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到一张北周到唐皇室的关系谱,真是错综复杂、眼花缭乱。贵族与贵族的联姻是保证家族不衰的重要手段,那么对于出身寒微又生在太平年间的人来说,要想达到权力顶峰,与贵族甚至皇族通婚才能达到门槛,之后的路虽然未卜,但至少有个机会了。科举给了普通人登堂入室的另一条路,以前一直对科举制嗤之以鼻,殊不知这已经是封建时代最公平的社会阶层流动之道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
--
FROM 219.237.184.*
这些不都是和我说的进宫当太监类似?
汉武帝他妈出身厉害,先祖是项羽封的一路诸侯
卫子夫是公主的人
细想都不是普通人
【 在 wanllow (wow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汉武帝他妈出身寒微
: 卫子夫原来是个舞女
: 何进原来也是屠狗之辈
: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222.129.5.*
真知灼见,不错的观点。
【 在 usz 的大作中提到: 】
: 科举的出现,也不是为了给普通人上升通道,而是为了防止关系网做大导致灭国的。
:
: 从汉武帝的举孝廉开始,武帝理想是孝廉实际执行就是关系网互吹互推,但是汉也是因此形成的关系网灭亡的,举荐制推举出很多门阀,四世三公。比如董卓,袁绍,豪门望族互通有无,政治经济一体化运作,割据一方。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
FROM 223.104.41.*
坑王贴的图太差劲了,草稿本一样
【 在 photohawk 的大作中提到: 】
: 刚发现,这又是坑王的主贴,哈哈
: 【 在 tcwyzhf (整天瞎想的青椒一枚) 的大作中提到: 】
: : 看到一张北周到唐皇室的关系谱,真是错综复杂、眼花缭乱。贵族与贵族的联姻是保证家族不衰的重要手段,那么对于出身寒微又生在太平年间的人来说,要想达到权力顶峰,与贵族甚至皇族通婚才能达到门槛,之后的路虽然未卜,但至少有个机会了。科举给了普通人登堂入室的另一
: ...................
--来自微水木3.5.11@N8P
--
FROM 211.138.116.*
历史虚无,有些人活着,却死在了几千年前。东尸笑贫何时休?哈哈
--
FROM 120.244.162.*
立国之初是有机会的,但最多百年。差序格局决定的,和科举还是举荐无关。每次一定时间段战乱后,下层丢的是命,上层丢的是贵,但下层人是韭菜,所以还有机会补位,虽然说起来很残酷。
--
FROM 1.80.219.*
宋氏家族多头下注,偏偏杀出一个程咬金
【 在 photohawk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一直到民国,那些教育、文化、艺术、科学、政治界的名人,也基本上都是姻亲
: 【 在 tcwyzhf (整天瞎想的青椒一枚) 的大作中提到: 】
: : 看到一张北周到唐皇室的关系谱,真是错综复杂、眼花缭乱。贵族与贵族的联姻是保证家族不衰的重要手段,那么对于出身寒微又生在太平年间的人来说,要想达到权力顶峰,与贵族甚至皇族通婚才能达到门槛,之后的路虽然未卜,但至少有个机会了。科举给了普通人登堂入室的另一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发自zSMTH@V2148A
--
FROM 114.100.138.*
朱八八
【 在 Simu1ink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国领袖一般也不是出自寒门
:
: 【 在 ericzeng (我也不想颓废)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8」
--
FROM 111.201.129.*
民国就不是正经朝代
【 在 Craptop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席妥妥的民国高级干部,媳妇是民国高级知识分子的女儿
: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大元帅是唯一没在前朝做官出身的皇帝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8」
--
FROM 111.201.129.*
所以二代瞧不起你们是应该的,人家祖上流过血出过汗。
现在的影视节目也在给你们讲述这个道理,比如祁同伟那就是底层,和二代比较,天然就是官场乐色。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到一张北周到唐皇室的关系谱,真是错综复杂、眼花缭乱。贵族与贵族的联姻是保证家族不衰的重要手段,那么对于出身寒微又生在太平年间的人来说,要想达到权力顶峰,与贵族甚至皇族通婚才能达到门槛,之后的路虽然未卜,但至少有个机会了。科举给了普通人登堂入室的另一条路,以前一直对科举制嗤之以鼻,殊不知这已经是封建时代最公平的社会阶层流动之道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FROM 47.1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