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科技史专家席泽宗:“康熙盛世”是中国科学衰落之始
——与席泽宗院士的电话谈
作者: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FANGLIZHI
文章来源:《争鸣》杂志
老友席泽宗院士八秩在望。今年本有可能同他在柏林见面,因MG11大会邀请他做超新星1006千年回顾的报告。泽宗兄以他的“古超新星新表”(1955)在学界驰名半世。可惜,泽宗兄患眼疾,不能成行。八月,他来美治疗,住在Colorado州 Denver市, 距Tucson一小时飞程。我给他安排了两场在亚利桑那大学的讲学活动。但我不敢一个人接待他,一定要他的子女陪伴(八十不留饭之谓也!)。他子女太忙。讲学只得作罢,又不能见。好在,泽宗兄耳尚聪,不见面亦可纵论古今。以下就是三个月间,2006年8-11月,多次电话往来的一个记录。略去有关时事和往事的点评,只记席教授的科学史,特别是中国科学史的精论。
F(FANGLIZHI):我看了你关于康熙的文章,你的结论是中国的科学直到清初康熙一朝才真正开始衰落。
X(席泽宗):对。
F:那就是说,直到明末中国的科学并不明显地落后于西方(欧州)。
X:对。
F:有什麽证据?
X:实证方法论的发展是一个标志。西方在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1)倡导“观察和实验”的科学方法论之后,开始发展出基于实证方法的现代科学。明末的中国,也有了实证方法的萌芽。徐光启(1562-1633)就是一个代表,他的主张: “深伦理,明著教,精择人,审造器,随时测验,追合于天”。可比培根。当时中国也的确出了一批世界水平的成果,如朱戴堉的《律学新说》,程大位的《算法统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等。
F:培根之后,西方的科学,即现代科学有飞速发展。你是不是认为,如果照明末的状况维持下去,中国的科学有可能不会落后而是跟上现代科学发展的浪潮?
X:是。实际上,当时的西来的科学文献已很多,现在还有上千册存在北京的北堂里。当时的一个困难是,中国学者大都不懂拉丁文(现在懂拉丁文的也不多),限制了交流。不过语言限制是一时的,不是决定性的。
F:我记得,明末学者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已经谈到伽利略。可见,尽管有文字壁垒,西方科学还是传了进来。
X:是。方以智在“物理小识”引用了《尚书纬.考灵曜》中的一段话:“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于舟中,闭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这说明方以智很懂得伽利略对相对性(今天的教科书中称为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的论证。不过,方以智反对基督神学。明末有一批学者同方以智一样,反对传教士的科学。其实,在十七世纪欧洲,也有大量学者(并非都是神学家)不接受伽利略的科学。伽利略写《两个世界体系的对话》,就是为了赢得这场辩论。所以,明末方以智等对西方科学的反对态度,同康熙的“窒塞民智”不一样。
F:如此说来,如果方以智等也有机会加入那场对话和辩论,中国的科学可能早就同“世界接轨”了。在清帝中,康熙似乎是最爱好自然科学的。他请传教士教他西方科学。他对算学和天学都有相当的了解。你说他是“窒塞民智”,何以为据?
X:康熙“窒塞民智”一说,最早是梁启超提出来的,后来邵力子也论证过。确实,康熙学过算学和天学。不过,他的目的不是倡导科学,相反是为了堵塞现代科学在汉民族中的传播和发展。证据之一就是他请传教士的目的。明末的士大夫和学者可以同西方传教士自发地交流,万历和崇祯皇帝基本不管。而据传教士张诚(J. F. Gerbillon)的日记,康熙不准传教士在有汉人和蒙人的衙门里翻译任何科学文献。自康熙一百五十年以降,清廷的钦天监一直由西来的传教士担任监正或监副,从没有汉人和蒙人。康熙请传教士监理钦天监,目的不是开启中西交流,相反是为了“窒塞” 中西科学技术交流。
F:据我所知,就在康熙年代,伦敦有了皇家学会,巴黎有了皇家科学院,柏林也有了科学院。它们对欧洲的科学发展是一大推力。
X:是。康熙同法王路易十四和俄国的彼得大帝在同一时代。传教士也向康熙介绍过路易十四创建的“格物穷理院”(Académie? des Sciences)和“天文宫”(Observatoire de Paris)。
F:创建科学院似乎是那个时代的帝王的一个时髦。据传康熙在上朝的时候还发表过他的数学论文,康熙是不是也有意要创建大清科学院?
X:你指的康熙的数学论文可能是《御制三角形推算法论》。不过,没有记录显示康熙对建立科学院感兴趣。路易十四访问过他的“格物穷理院”,没有发表论文。他建“格物穷理院”目的是倡导法兰西的科学研究精神,培养人才。康熙的政策则是巩固“御制”,遏制汉民族的科学研究精神。在清初,还有“南王(锡阐)北薛(凤祚)”等精通数学,天文的非“御制”人材。那是明朝学界的残留。后来,就彻底没有了。
F:没有人材。似乎也没有“审造器”。如果去参观过北京的古观象台和南京收藏的古天文仪器。就会发现,大清朝的观象台竟然还没有一架天文望远镜。清朝的天文学家竟然还不知道造望远镜?
X:当然知道。徐光启在1629年就建议制造天文望远镜,那是在伽利略天文望远镜之后二十年,这是很快的了。康熙也知道望远镜。北京的故宫中就有上百架望远镜,多为康乾“盛世”所收藏。但是,康熙防备望远镜的扩散。康熙命令传教士不要去做望远镜。望远镜只能是御用,所以,观象台上反而没有望远镜。清宫中的御用的天文仪器比天文观象台上的仪器多得多。整个清朝发表星表都是没有望远镜的实测数据为根据的。那还能不落后?康熙是怕仪器一经拿出宫外,就会有汉人复制,改进,满族统治集团就不能垄断了。
F:还有没有其他的垄断证据?
X:代数。不像算术,代数要靠一套符号。符号就是代数的语言。1712年耶稣会士傅圣泽写了一篇《阿尔热巴拉(代数)新法》向康熙介绍符号代数。康熙看不懂,他说此新法“可笑”。他下令不准代数新法传播。所以,直到1859年代数符号法才开始在中国流传,那已是150年之后的事了,早已不再是新法。
F:“可笑”一说,是典型的不懂装懂的心理表现。这不奇怪。1949年初,在北京,我初三,被叫去给一个文化补习班上初中代数(当时有很多文化补习班)。当我用符号讲a=-(-a)时, 班上年龄大的人都不明白,年轻的则易于接受。1712年康熙已经58岁,弄不懂代数符号法,情有可原。不过,我记得康熙还很爱说别人不懂科学。
X:1689年,康熙在南京要捉弄(贬低)大臣李光地。康熙事先问耶稣会士南极老人星出地平几度。见到李光地上朝后,康熙考问他:“可识老人星?” 李光地无以对。康熙得意了:“老人星在北京自然看不见,在南京就看得见。到了你的老家闽广,连南极星也看得见。” 康熙得意忘了形,在闽广,南极星是看不见的。梁任公(梁启超)说,康熙的科学是用来打击他人(李光地随后被降级)的一个工具,一点不错。
F:从代数符号到南极星,证明康熙对近代科学所知也有限,是不是同传教士有关系?
X:有关系。康熙只向传教士学西来的科学,并没有真正开启中西学术交流的大门。中西交流在当时已经没有技术上的困难。亚欧水上交通已很发达。前面说过,西方科学文献在明代就能及时地送到中国。当时有些欧洲学者还很希望他们的研究成果能得到中国学者的响应。开普勒的Tabulae Rudolphinae于1627年一出版,他立即寄到中国一本。传教士对中西学术交流有很大贡献。有些耶稣会士的确是一流的学者。尽管如此,他们也受到罗马教廷的影响。譬如,他们对哥白尼的日心说一直态度暧昧,可能并不只是学术上的原因。
F:你在文章一开始引用胡适的话说,明末还是可以的,但清代以降,中西“双方(科学)相差,真不可以道里计”。你能不能更定量地说一说,康熙一朝,中国的科学到底衰落了多少“道里”?
X:康熙在晚年(1713-1722)主编了100卷的《律历渊源》。其中《数理精蕴》53卷,他自认为是,也曾被誉为是当年的数学百科全书。十六世纪中叶以后,欧洲的数学进展主要有,代数符号(1580),对数(1614),计算尺(1620),解析几何(1620),加法机(1642),微积分(1665)。其中最重要的是解析几何和微积分。无此二者,很难明白和应用牛顿力学。然而,“数学百科全书” 《数理精蕴》中竟然完全没有解析几何和微积分。编撰者可能根本不知道有这两门新发展的数学。明末1630年的“崇祯历书”虽也落后西方。但还远没有落后到全然不知最新重要发展的地步。
F:我离开中国快十七年,对“最新重要发展”也陌生。到是常听说有“康熙大帝”之类显灵于视频之中。你对这位视频“康熙大帝”,有何评价?
X:哈哈…哈哈…不值一谈,不值一谈。清末以来中国的屡败于西方,主要原因并不是我们传统的文化或者制度有大的问题。而在于满清王朝的性质是一个外来的异族政权,满洲统治民族私心自用,为了防汉制汉,千方百计地遏制中国自己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对汉族人民百般压制,满汉相猜,上下离心,导致康熙以后中国科学技术迅速落后于西方,大大的延误了中国社会走上工业化进程的时间,在清末仍不得不屡败于西方列强。从康熙的 “窒塞民智”到 “窒塞民智”的再显灵,呜呼!
后记:席泽宗院士的答话,没有字字经他本人审阅(眼疾,难阅读)。如有误,我负责。席院士的更详尽的论证可见他的 “论康熙科学政策的失误”等论文(《古新星新表和科学史探索》,2002)。
11/23/2006, 美感恩节,Tucson
席泽宗(1927.6.9-2008.12.27)山西省垣曲县人,中科院院士、天文学家和天文学史专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已被8种世界名人录列传。在国际天文学界,他的名字总是与超新星联系在一起。他对古代新星和超新星爆发纪录的证认及整理工作,长期受到国际上的高度重视,蜚声于天文学和科学史两界。他长期从事天文学史的研究,涉足于天文学思想、星图星表、宇宙理论、外国天文学史等许多重大方面。数十年来席泽宗还为中国的科技史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贡献了自己的精力和才智,是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
FROM 120.244.164.*
老文了,重新发一遍,本版需要这样的清流。
其实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科技史界的结论早就下了,而且很正确。席泽宗做过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科技史方面的权威专家。可以说,但凡通看了古今中外的科技发展,并且进行过辩证思考,对于自恨族的叙事都是不屑一顾的。席老这话是10几年前说的,这十几年来,中国科技发展可以说是爆发式增长,足以告慰先辈。这个时代,更不该再有什么自恨族叙事
【 在 tianc03 的大作中提到: 】
: ——与席泽宗院士的电话谈
: 作者: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FANGLIZHI
: 文章来源:《争鸣》杂志
: ...................
--
修改:tianc03 FROM 120.244.164.*
FROM 120.244.164.*
反正我看了是相见恨晚,席老早就去世多年。那个时代我也不太清楚这些细节
【 在 zszqzzzf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致说得对,本文没有特别的硬伤。
:
--
FROM 120.244.164.*
天工开物的重要性你太轻视了,手工业生产力提升,产业技术改进的需求才会冒出来,搞理论的人才会多起来。
中国宋元以前的数学成就就不说了,你所谓的西方在整个中世纪都没有数学(别说古希腊的那些东西,那不是西方)。光说17世纪王锡阐、薛凤祚、梅文鼎这些人,假如能有传承的话,到19世纪未必会落伍。明朝灭亡时正值伽利略的学说传入前夜,而众所周知18世纪欧洲的数学物理面临过发展瓶颈。
比较一下中日的近代启蒙脉络,更能发现,两者本质分化是由于满清实施的反动文化政策
【 在 darley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才是核心
: 中国古代科研最核心部分的数学研究是远远落后于西方的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FROM 120.244.164.*
就算古希腊有先进之处,古希腊跟现在所谓的“西方人”有什么关系,古希腊和现代西方的祖宗是敌人。日耳曼人只不过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站在古希腊肩膀上而已。人类社会本来就是互相学习促进的,希腊人能有这些成就跟西亚、埃及的古代文明积累也有关系
【 在 slowslink 的大作中提到: 】
: 建议读一读吴国盛老师的文章。
: 实际上任何愿意公平的比较中西的科学发展,都可以看出中国在古希腊时候就落后于西方了。
: 再怎么闭上眼,《几何原本》,《机械学》这样的著作,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家等等是否定不了的,
: ...................
--
FROM 120.244.164.*
我觉得人家科技史专家通学古今,对这事的评价比你专业。正如我前面指出的,你们总是犯几个错误。
一是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知之甚少,或者十分轻视。
二是西方中心论,就是把中国以外的人类文明成果都归于所谓“西方”,实际上,两河、埃及、古希腊的东西跟现代西方没有一丁点关系,西欧近代科技兴起恰恰是继承这些古代文明成就的结果,中国即使作为后起之秀学习借鉴其他文明成就,跟西欧也只是先后之别,没有本质区别。
三是对明清易代对中国科技文化的打击之深不够了解。
【 在 slowslink 的大作中提到: 】
: 1. 数学
: 2. 天文学
: 3. 地理学
: ...................
--
修改:tianc03 FROM 120.244.164.*
FROM 120.244.164.*
说了半天,也没明白你想说什么。希腊现在哪里去了?别告诉我现在西欧那帮日耳曼蛮子后代就是希腊。
东地中海地区是人类走出非洲第一站,古文明众多,产生出先进哲学也正常,古希腊人没有埃及、两河文明的滋养,也不可能有多少高度,再说你也吹过头了,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比刘徽更解决问题。我们中国不但自成一家,还善于学习借鉴先进哲学为己用啊。
【 在 slowslink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亚,埃及只是平庸文明,平均水平,中国也可以达到西亚,埃及的水平。
: 我想问你,古埃及三千年历史,写了几本书,除了一本亡灵书,没了.....出了几个哲学家思想家数学家科学家历史学家诗人文学家......西亚也是一样,这两个地方的历史都是希腊人记录,人们才知道清楚的......比起古希腊来,就好比英国人和印第安人一样,文明对应野蛮。这也是这么两个大地方,一碰到古希腊,就被希腊化了,被一个弹丸之地文化征服了,这种情况只有在后来殖民地才出现过,古希腊降维打击,领先太多。
: 看看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数学家科学家历史学家诗人文学家井喷一样,上百号人,著作上千。亚里士多德一个人就顶上十个诸子百家了,文明代差在这里摆着呢。
: ...................
--
FROM 120.244.164.*
各有所长吧,上面网友也列了中国的优势所在。古希腊人最厉害的就是那一套数理逻辑方法论,但是古代它也没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跟现代的西方更是没半毛钱关系,希腊地区到了东罗马后期还被蛮族灭国了,拿希腊来给现在所谓西方尬吹完全没有道理。
【 在 slowslink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就是说,你也承认中国古代已经落后于古希腊了,对不对。
: 要不然你这么拼命论述必须要借鉴人家如何如何,拜托,人家没借鉴你,发展的也很好。
:
--
FROM 120.244.164.*
刘徽、祖冲之是中华第一帝国时期科学巅峰代表人物,宋元四大家是第二帝国时期的代表人物。这些人成就都不比希腊差,只不过现代科学用的方法论是继承希腊那一套,轻视了古典中国的成就
【 在 zszqzzzf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领域,亚里斯多德是不配给刘徽提鞋的。欧几里德跟刘徽各有千秋。
: 亚里斯多德算哲学家,他的水平跟诸子百家之一可以比一比。
: 跟百家一起比,不太公平。
: ...................
--
修改:tianc03 FROM 120.244.164.*
FROM 120.244.164.*
那本高中历史教材说“西方文明”的定义了?
【 在 slowslink 的大作中提到: 】
: 回去看看你高中历史书,或者找一本西方文明的通识读本,看看是不是从古希腊讲起。西方文明就是这么定义的,为什么连九年义务制教育都要否定。
:
--
FROM 120.24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