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东西汉感觉就是两个朝代啊
那么问题来了,生老三的时候怎么知道不会生老四了?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有三个的分为“孟仲季”,有四个才称为“伯仲叔季”
:
--
FROM 101.88.154.*
别称或者称呼,又不是父母当时取的名字。
就三娃,有娃出名了,就按3个的说法称呼
有4娃,有娃出名了,就按4个的说法称呼
【 在 Madle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么问题来了,生老三的时候怎么知道不会生老四了?
:
--
FROM 106.120.182.*
明30%,清4%?
这你也信
【 在 stillingxcr 的大作中提到: 】
: 权贵阶层可能制度差不多,民间差异很大吧。
: 我记得明成化识字率是30%,清朝1904年识字率是4%,大部分人是文盲。
: 但也有可能是鸦片战争导致的,清顺治到道光可能和明朝很相似。
: ...................
--
FROM 219.237.184.*
从血缘上,不是两个朝代。
从实质上,
认亲并得到了全国的认可,这很重要,那么正统性就有了,算成一个朝代的实质就用了。
各种管理方式,制度等等也有很大继承性,所以,还算是一个朝代。
【 在 wyid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秀完全是另外白手起家的,他跟西汉皇帝好像关系不是那么密切吧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YA-AL10」
--
FROM 210.13.72.*
季主要是取其最晚、最后的意思,并不是因为第三。
无论孟仲季还是伯仲叔季,季都是最后。
【 在 liyiyouwa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蜀汉叫季汉,而不是叔汉
: 发自「今日水木 on SM-N9860」
--
FROM 113.111.8.*
季 后面还可以有 少
【 在 Eldo 的大作中提到: 】
: 季主要是取其最晚、最后的意思,并不是因为第三。
: 无论孟仲季还是伯仲叔季,季都是最后。
--
FROM 159.226.181.*
我不太相信乾隆年间识字率15%-30%,这个数字在中古时代太惊人了,以清朝的教育普及度和农村人口占比,不太可能达到这么高吧
【 在 stillingxc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看的可能是鸦片战争后下降的,乾隆年间可能还有15-30%。
: 但清灭亡统计就是4%(这个数字是比较真实的)晚清就是中华文明最惨的时候。
: 比如从1895年后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期间,全国的平均识字率一直在下降。在清廷筹备立宪的日程表上,原定于1916年必须使全国识字率达到总人口的5%,以此为实行宪政的国民程度基础。
--
FROM 103.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