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不用统一数字纪年
类似西元纪年一样,找个大家都认的事件或人,比如伏羲女娲、三皇五帝甚至是周王秦皇的诞辰,定个元年,然后几千年一直记下来;对于历史的学习、查找、认识等会方便很多吧。
至少,某个朝代从建/国开始元年,一直用数字顺序下来,生产生活中会方便很多吧。毕竟对老百姓来说,过几年一换年号reset一下,很多事发生后估计很快不知道多少年了。
还有,就是用天干地支那一套,特别是资治通鉴编年史,每章节都以一个类似“脑残文”一样的非常陌生的纪年体,不说老百姓看不懂,就是小皇子,要想学习历史,还得先学习好大一套的预备知识才能弄通不成?不是为了方便学习,倒是制造困难更不利于学习了
--
修改:charcoal FROM 121.229.124.*
FROM 121.229.124.*
那也烦啊;比如换年号狂魔——对了,就是女人才爱搞这些虚荣折腾人的东西,武则天22年换了18个年号。你让普通老百姓,脑子慢一点儿 的,可能都搞不清自己当下是几岁了。
【 在 hanweiyizh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多数老百姓活不过一个甲子,更不需要学习历史
--
FROM 121.229.124.*
天干地支这套要求太高了,要能灵活辨识运算,不要说说文盲(古代社会文盲率太高)、就是放到现在社会(9年义务教育)面上,让人掌握也挺难的。保不准连皇上自己都稀里糊涂、尤其是脑子迟钝点的如惠帝殇帝的那群。
不仅愚民、增大难度系数全社会遭殃
【 在 sleepless2 的大作中提到: 】
: 事事建立皇权。条条体现皇权。贵族是上天排在人间的管理者。但是这一套的骨子里。依然是农业社会和农业文明吧。
--
FROM 49.65.239.*
那用炎、黄帝呗?或者各代统治者都认的“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圣人诞辰。不挺好?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又不仅仅是计数一个功能,还有确立正统性及其延续的问题。
:
--
修改:charcoal FROM 49.65.239.*
FROM 49.65.239.*
还是差别好大的吧,古代普遍没受过教育的老百姓,碰到频繁改年号的皇帝,盘算某件事时间、甚至是自己岁数的时候,估计一团糟吧,不利于生产生活的。
不过想想也是,小时候见到的老人(20世纪上半段出生),经常搞不清自己具体出生年岁、即使生日哪天很清楚。草民如芥,就是让保留混沌糊涂的时间感、以及世界观比较好。
【 在 zdzaba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字纪年有个很麻烦的问题,就是元年是哪年
: 对于开国皇帝来说,元年自然是自己登基的那年,但是后面的皇帝也认为自己有必要是元年。所以一直就是这样
: 然后对老百姓来说,使用数字纪年和皇帝年号,差别不是太大,习惯而已。
--
FROM 49.65.239.*
网上查到的:
公元纪年是在相当于公元525年提出来的,到公元8世纪才开始在欧洲国家使用。8世纪英国历史学家比德(Bede)首先用公元纪年推算公元以前的年数,依次记为前1年、前2年、前3年、……这就是后人所沿用的历史纪年法。
差不多挺早的了,8世纪,罗马退场,北方蛮族建立国家正在黑暗中世纪,还没开化文明多少;盎撒都还没登英伦岛呢。
【 在 zszqzzzf 的大作中提到: 】
: 咳咳,西元纪年是公元1582年才开始的。
: 迄今,才不到500年,440年。
: 1644年明朝灭亡。
: ...................
--
修改:charcoal FROM 180.110.72.*
FROM 180.110.72.*
果然,年号是从开始大搞君权神授的汉武开始的,以前周、秦每个帝王只有纪年,没有年号。
一直到明清,才开始一任皇帝只搞一个年号了。估计朱元璋农民出身博得天下、我命由我不由天自信感很强,觉得没必要隔三差五向老天讨吉利改年号。。。。
【 在 sleepless2 的大作中提到: 】
: 贵族想体现神权。但是在中国。贵族们也知道神权并不是最高的权力。
--
FROM 180.110.72.*
嗯,是的。80年代农村里面,问多大了的时候,更常见以“属什么”来代替报具体岁数。
特别是一些上了岁数老人,对儿女亲朋、邻居街坊的属相都了如指掌,但具体哪年不太记;对早年自己经历的重大事件也是以很粗糙的大时间段描述,比如“(荒年)景上(1942)”、“合作社(50年代中)”“大伙上(58-60)”、“生产队(60-80)”,尺度上很有些年号感觉了。农业时代老百姓,生活生产都很粗糙,也用不到精细的时间。
在微观具体时间上也是一样粗糙:一个生产队估计只有队长家里有块表,普通社员敲钟上工,一天只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已。很难想像,这才是过了30、40年。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即使5、60岁的,在生活中,都有清晰、具体且精细的时间观了。
中国 底层 从毛细血管层面 真正全面进入现代化,还是改开之后,包括世界观、生活方式包括生产方式。当然,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也拜世界科技进步所赐,比如电视、手机。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记住属什么。一般错不了。
: 实在糊涂,加一点其他线索也就知道了。
: :
--
修改:charcoal FROM 180.110.72.*
FROM 180.110.72.*
从汉武到元,除了短命皇帝,基本上每任都好几个年号,什么生了皇子、哪个地方发现双穗麦、甚至做了个梦,一高兴就改
为什么从朱元璋开始,明、清两代,一朝皇帝就只用一个年号了?
觉得无聊了?太麻烦了?
【 在 Isay 的大作中提到: 】
: 皇上肯定不爽
:
--
FROM 49.65.131.*
改元时就可以修正误差了吗?调整多少,依据是啥?
【 在 matlab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代历法每年都会有很小的误差,年头多了以后误差逐渐累积,就会出现四时不正,根据天人感应的原理,就是统治者被天抛弃的征兆,王朝就需要改元,这就是改元的基本原理,后来有些皇帝不懂科学瞎胡搞,遇上点破事就改元,钦天监的科学家们也不敢吭声。
:
--
FROM 183.212.164.*